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9篇
  9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档案,既是文件的集中有效管理,也是一种信息的集成。档案管理也是一种信息工作的再创造。档案是对某一阶段工作及事件的详细记载与总结,对于今后各项事业的发展及查找有关情况,追索事物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农业科研档案对于某一单位科研发展及沿革等予以记载,意义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2.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方便、实用的电阻率成像方法。它将电剖面和电测深两者兼容,可一次完成纵向、横向二维测量过程,对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结构具有一定的成像功能。高密度电阻率法排列方式多种多样,探测精度高,获取的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是地下岩石电性分层及寻找岩溶裂隙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高密度电法的原理与野外工作方法,通过应用实例说明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岩溶发育程度勘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外源DNA导入西瓜对后代性状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瓠瓜的总DNA导入西瓜,D1代获得8株变异株(株系1-8),变异率为0.32%-1.77%,性状变异较小。但株系1的D2代性状变异特别大,有22.7%的果实皮包由深绿色变成白色或白皮绿网纹,接近供体皮包;果实形状有31.0%发生变异;种子的形状和色泽有33.3%发生变异;变异株咸株期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与受体不同,出现了供体植株的酶带;变异株部分染色体的臂长、臂比、带型与受体相比产生了明显变异。株系2-8的D2代性状变异较小。初步认为西瓜的性状变异是供体瓠瓜DNA导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农机化推广是农机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去,使之迅速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的形势下,农机推广部门必须研究农机具推广的新趋势、新特点,必须掌握新机具推广的新动向和主动权,及时准确地把农民渴望而又买不到的新机具提供给农民。推广农机具的目的就是让农民使用机具,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真正得到实惠、获得利益。因此,农机推广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新机具自身优势,促进新机具推广。…  相似文献   
85.
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准确的获得水稻种植面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RS-P 6卫星数据产品是近年来中等分辨率数据中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数据源之一,但是它在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方面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选取中国典型水稻种植区安徽省怀远县作为试验区,利用2005年6月24日和9月9日的两个水稻典型物候期的IRS-P 6卫星AW iFS数据对水稻种植面积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两期水稻提取结果进行分区提取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水稻种植面积。经过与IRS-P 6高分辨率L ISS-3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量结果总体像元精度为88.58%,区域总量一致性为97.63%,略低于高分辨率识别结果。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利用多时相的IRS-P 6卫星AW iFS数据分别分类后结果,进行分区提取的方法可以较精确的提取水稻的种植面积;2)水稻种植面积同样可以利用乳熟期的IRS-P 6卫星AW iFS单期影像较准确的获得;3)IRS-P 6卫星影像数据在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应用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6.
&&考察留史镇毛皮市场后对发展獭兔生产的思考@向前$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450002 @王双$郑州市智富职业专修学校  相似文献   
87.
秋水仙碱离体诱导薄皮甜瓜四倍体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甜瓜组培苗茎尖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最适处理时间以及离体茎尖的最佳苗龄。结果表明:以8d苗龄的茎尖,在含有0.1mg/L秋水仙碱和较低浓度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处理24-48h的诱导方法最有利于四倍体的产生,诱导染色体加倍的频率达30%~40%。变异株在田间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变宽加厚、茎增粗、节间变短、果皮变厚、种子变大增重的现象,显微镜观察变异后代根尖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条。  相似文献   
88.
调研报告旨在阐述通辽市嘎达苏种畜繁育中心对中国西门塔尔牛将近60年的育种历史及发展现状,以提高对纯繁西门塔尔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视度。此次调研采用查阅育种档案资料、实地调查、测量、数据整理的方法。嘎达苏为我国引进西门塔尔牛以及西门塔尔牛的中国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调研报告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史的各个阶段、主要性能指标及期间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9.
羊梨形虫病是由泰勒科和巴贝斯科各种梨形虫引起的,寄生在红血球中的一种原虫疾病,是由传播媒介-蜱虫吸血时传播,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1].我国北方地区一般4~10月份发病率较高,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羊只均可发病,但新购进的纯种比当地羊发病率高,呈地方流行或散发,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会导致发病羊生产能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有的严重的羊群发病率达90%,死亡率达60%以上,给养羊业造成极大损失,是近几年危害养羊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早在2012年我局对羊梨形虫病的致病机理、治疗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开始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羊梨形虫病,并于2013年选择了便于操作的120例患梨形虫病的羊只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临床治疗试验,通过疗效观察,其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羊梨形虫病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抗虫杂交棉是根据生产发展需要选育的优势杂交组合,为进一步选育适应长江流域生态气候特点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浙江省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亲本征集以及自有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