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87篇
  106篇
综合类   738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627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类感染布病后,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家畜感染则出现流产和不育,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早期出现结膜炎和体温升高等。妊娠母畜流产(多在妊娠2~8个月),多为死胎或弱仔。但大多数流产经两个月后可以再受孕。畜群中关节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不孕症增多。  相似文献   
992.
2008~2009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限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和穗粒数,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作物产量、吸氮量与施氮量均呈抛物线关系,施氮量超过N240 kg/hm2,产量和吸氮量随施氮量增加略有降低。小麦起身期后,0—100 cm土层都有硝态氮分布,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相同土层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硝态氮积累量随生育期推进而降低,N0和N120处理分别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后表现出氮素亏缺;成熟期,土壤表观盈余以残留为主,表观损失量占小部分。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而氮素残留率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N 180~220 kg/hm2水平可以达到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氮素残留率的较好结合,是限水灌溉下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993.
农田开放体系中调控臭氧浓度装置平台(O3-FACE)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昊冶  刘钢  韩勇  朱建国  小林和彦 《土壤》2010,42(5):833-841
本研究研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稻麦轮作的O3-FACE平台系统。平台主要由O3供应系统、O3释放系统以及平台监控系统3大部分组成;FACE圈O3目标浓度设定值为高于对照圈O3浓度50%;系统根据风向、风速、FACE圈内中心点O3浓度值等因素控制布气。平台运行3年以来,85%以上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15%之内;90%以上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20%之内。FACE圈内O3浓度分布基本随风向由边向中心逐步降低,作物生长季内圈内O3浓度分布与控制中心点的O3浓度相比,变幅小于±10%。在低风速条件下(风速0.3 m/s),80%布气时间内,平台控制区域O3浓度波动在控制目标值的±20%之内。  相似文献   
994.
氮肥投入水平对蔬菜地硝态氮淋洗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N条件下蔬菜地NO3--N淋洗浓度及淋洗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的传统施N处理(花椰菜为450kg/hm2,苋菜为100kg/hm2,菠菜为309kg/hm2)下蔬菜地NO3--N的淋洗浓度明显高于2个优化施N处理下蔬菜地的NO3--N淋洗浓度。在花椰菜、苋菜和菠菜生长期内,2个优化施N处理下蔬菜地NO3--N平均淋洗量分别是传统施N处理下蔬菜地NO3--N平均淋洗量的19%、18%、9%和13%、34%、21%。试验期间传统施N处理下蔬菜地NO3--N年季平均累积淋洗量约占年季平均施N量的一半,其中休闲期NO3--N平均累积淋洗量占年季平均累积施N量的20%;而其他2个优化施N处理NO3--N年季平均累积淋洗量是年季平均累积施N量的27%,休闲期NO3--N平均淋洗量占年季平均累积施N量的6%,而处理间蔬菜产量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旨在研究反-10,顺-12CLA对山羊乳脂合成抑制作用的效果及机制.选用4只安装永久性真胃瘘管和做了颈动脉游离的崂山奶山羊,4×4拉丁方设计,4个试验处理为真胃灌注0、2、4和8 g·d-1含有反-10,顺-12CLA的共轭亚油酸产品.结果表明:①真胃灌注CLA对奶山羊产奶量、采食量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CLA灌注水平为4和8 g·d-1时,奶山羊的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均显著降低(P<0.01),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乳蛋白产量变化不明显.CLA处理对乳糖、无脂固形物(SNF)含量和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CLA处理显著降低了游离脂肪酸(NEFA)的乳腺吸收率(P<0.05).乙酸乳腺吸收率随CLA灌注量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7).丁酸的乳腺吸收率有上升趋势(P=0.07).③真胃灌注CLA显著提高了乳脂中C16脂肪酸的总含量(P<0.05),对乳腺从头合成脂肪(C4-C14:1)的含量和血液吸收脂肪酸(C16以上)的含量无显著影响.随CLA添加量的升高,乳脂脂肪酸中顺-9,反-11CLA(P<0.01)、反-10,顺-12CLA(P<0.05)、顺-9,顺-11CLA(P<0.05)和反-9,反-11CLA(P<0.01)的含量逐渐升高.④真胃灌注CLA降低了C14:1、C16:1和>C16脂肪酸的产量(P<0.05),对C16:0脂肪酸的产量没有影响,但表观值随CLA灌注量的增加而降低(P=0.19).与对照组比较,8 g·d-1CLA灌注组的C4-C14:1、C16+C16:1和>C16脂肪酸的产量分别下降了42.68%、36.15%和55.59%.⑤与对照组相比,CLA真胃灌注升高了C14:0/C14:1(P<0.01)、C16:0/C16:1和反-11C18:1/顺-9,反-11CLA的比例(P<0.05),表明CLA真胃灌注降低了△9-脱饱和酶的活性.⑥对8 g·d-1CLA灌注组与对照组(活体采样)乳腺组织中乙酰CoA羧化酶mRNA表达量的分析表明,CLA真胃灌注降低了乙酰CoA羧化酶mRNA的表达水平(P<0.01).反-10,顺-12CLA既抑制血液NEFA用于乳脂合成,也抑制乳腺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相似文献   
996.
分析了牛宿草不转的病因,介绍了该病的3种病型,即过量进食型、胃肠积热型、脾胃虚弱型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998.
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比例控制电动机电流的方法,发现系统有振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电动机电流进行微分补偿的改进措施,设计了比例加微分控制电动机电流的方法。分析结果证实,所设计的比例加微分控制电动机电流具有良好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对电动助力转向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益生菌、益生素及合生剂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 益生菌益生菌的定义很多 ,其中较科学且应用最广的是Fuller(1 989)的定义 ,即益生菌是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活菌食品或饲料添加剂。益生菌是添加于人的食品或动物的饲料中并作用于消化道 ,能够提高人或动物健康水平的活菌制剂。它既可以是单一菌株 ,也可以是多种菌株的发酵产物。作为益生菌的细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对宿主有益 ;2 )无毒性作用和无致病作用 ;3)能在动物消化道存活 ;4)能适应胃酸和胆盐 ;5)能在消化道表面定植 ;6)能够产生有用的酶类和代谢物 ;7)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能保持活性 ;8)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 ;9)来…  相似文献   
1000.
山茶花性喜通风环境,适宜生长在半阴半阳、温暖湿润的地方。它的根系不甚发达,最怕炎热的夏季阳光直射。为此,要让山茶花安全越夏,就应该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