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云南省的124个玉米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重关系最密切,其次是百粒重、行粒教、穗粗、株高、穗位高.但与穗行数关系疏远。穗重、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幅较大,具有较大选择空间,而穗住高和有效穗变幅较小,可选择的范围小。叶绿素含量与穗粗、稳重和百粒重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和矮壮素破除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水溶液处理不同休眠期的山药零余子,研究PP333和CCC打破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1~1 000 mg?L-1 PP333都不能打破刚收获的山药零余子的休眠。0.1~100 mg?L-1 PP333水培采后60 d的山药零余子,第30天时发芽率(41.3 %~61.8 %)显著高于对照,第45天时1、10 mg?L-1 PP333两个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92.5 %和97.5 %,显著高于0.1、100 mg?L-1 PP333处理和对照。10、100 mg?L-1 PP333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也能显著促进零余子发芽。0.1~1 000 mg?L-1 CCC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不能促进发芽。0.1 mg?L-1 CCC水培采后90 d的零余子,第30天时零余子的发芽率为60.0 %,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1~10 mg?L-1 PP333水培能显著打破采后60 d的零余子休眠,PP333的处理效果优于CCC。  相似文献   
13.
凤庆县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灰斑病是凤庆县近年突然暴发流行的一种玉米叶部病害。它一般减产5%~10%,高的可达50%以上,甚至引起部分田块绝产。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9月为盛发高峰期。降水量大、空气湿度高、气温较低,适合发病。云优21、海禾1号、海禾2号等玉米品种抗性较好,而农大3138、川农玉1号、临奥4号、豫玉22等一批当家良种高度感病。高肥栽培和土壤肥力高,离村庄较近、连作田块发病重。针对灰斑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高等农业院校特困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高等农业院校对特困生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出发,分析搞好特困生工作的必要性,提出目前特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肥料对冬马铃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马铃薯是目前云南省优势明显的品种,研究冬马铃薯光合特性是提高冬马铃薯种植产量的基础。通过冬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条件下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找到适宜有机肥料供应来促进冬马铃薯的高效生产、合理施用,高效利用工业废料磷尾矿资源。以10种不同类型有机肥、常规化肥和空白对照为处理测定了冬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T3和T8两种有机肥均能保证冬马铃薯有更好的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同时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6.
非洲狗尾草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定量研究优良牧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带的水土保持效应,于2001~2002年在云南昆明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草带(A)、迈洛克高羊茅草带(B)和无草带种植(C)三个处理,坡度在13.2~14°之间;每个处理上部等高种植9 m×2 m玉米,基部种植0.5 m宽的草带,底部设径流收集池。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的水土流失量为C>B>A,与对照C相比,处理A的年均径流量、侵蚀量分别减少75.9%、96.4%,处理B分别减少59.2%、88.2%;与B处理相比,处理A减少了40.9%、69.2%,说明结合农作物种植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草带,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水土流失方法,在云南及南方地区的坡耕地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推广人员是农业推广组织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文章针对我国农业推广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特征:农业推广工作具有公益性,是一种带有一定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工作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工作内容具有综合性,主要以个体的分散劳动为主,工作时间和空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农业推广工作效果具有综合性和迟滞性。  相似文献   
18.
剑川县玉米大斑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在剑川县是一种常发性病害.近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和品种的抗病性、耕作制度、田间管理、土壤状况及天气因素等密切相关.除保玉7号外,其他品种均较感病;施肥偏多、偏迟,植株较密,连作,排水不良和碱性土壤及8月中下旬多雨水等加重病情.建议采用抗病品种,推广轮作倒茬,间种,增施农家肥,做好病情预测预报,适时喷药控制田间发病中心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F2 代建立玉米灰斑病的分级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大白口蘑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果糖,最适氮源是酵母粉,最适温度28~32℃,最适pH4.0~5.0,最适培养基含水量60%。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20~28℃,最适昼夜温差6℃,空气相对湿度85%~90%时能正常形成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