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55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冠菌素对早稻和水稻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稻297和水稻越富种子为材料,用冠菌素浸种处理,研究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芽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芽生长具有双重性效应,低浓度的冠菌素(10^-8mol/L)可促进旱稻种子萌发和初生根及芽的生长,提高幼芽含水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高浓度的冠菌素(≥10^-5mol/L)则明显抑二者种子的萌发及幼芽的生长,旱稻和水稻对一定浓度冠菌素处理的反应效果有差异;冠菌素促进或抑制种子萌发可能与α-淀粉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2.
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冠菌素(COR)在干旱条件下对玉米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8d,与PEG处理相比,COR PEG处理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的株高、根长、根条数和根冠比;在正常情况下,COR能诱导茉莉酸甲酯(MeJA)的增加;干旱条件下COR处理的幼苗叶片和根中ABA和MeJA的同时显著升高;COR处理的玉米幼苗叶片和根中GA3含量在干旱第2天和第3天与MeJA含量同时显著增加;干旱胁迫第2天,COR处理中的IAA和ZR含量在叶片同时降低,而在根中则同时升高,至干旱第3天,其ZR含量在叶中降低,而在根中则增加.初步认为,干旱胁迫下,冠菌素可通过调节玉米幼苗体内的激素系统平衡以诱导其形态改变,并增强其抵抗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3.
棉籽包衣淀粉基缓释缩节安的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改性交联淀粉囊化的缩节安(SRD)对棉花种子进行包衣,研究其在水中和土壤中的释放特性。【方法】用水中溶出法、土壤恒温培养法、14C-DPC同位素标记法和生物试法测试。【结果】SRD在水中的释放动态为S形曲线,完全溶出的时间约为15 min,较对照(CK,缩节安直接拌种)延长10 min左右,在1.5、5和10 min的累积释放率分别相当于CK的40.3%、24.8%和64.0%。SRD在土壤中的释放动态为抛物线,这是释放和降解互相抵消后的结果,SRD累积释放率达到的最高值(此时释放与降解的速度相等)仅为CK的1/3左右,达到最高值的时间较CK推迟约10 d,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为50 d以上,较CK延长2倍多;14C-DPC同位素标记试验表明,种子表面的SRD在土壤中呈非匀速减少,且在70 d内的减少速度一直慢于CK,这使其棉花幼苗体内的14C放射性活度低于CK;SRD包衣种子在出苗后30 d内的株高一直高于CK,0~10 d的株高日增量大于CK,10~20 d与CK相当,20~30 d又大于CK。【结论】SRD具有缓释性能,且呈非匀速释放,这有利于延长缩节安的有效作用期、减少棉田用工、并提高棉花化控技术的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94.
DCPTA和DTA-6对大豆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叔胺类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高生物活性和低分子量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DCPTA和DTA-6是该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目前有关叔胺类活性物质的研究仅在生理效应上.未能揭示叔胺类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特别是对光合作用的调控,从而限制了叔胺类活性物质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大豆中黄13为材料,在温室和盆栽条件下,研究叶面喷施叔胺类活物质DCPTA和DTA-6对大豆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光合关键酶以及叶绿索荧光特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CPTA和DTA-6处理提高了大豆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索含量,降低了细胞间隙CO2浓度和叶绿索a/b值;提高了PEPC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了大豆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电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提高了大豆株高和生物量;DCPTA和DTA-6处理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 mg·L-1和10 mg·L-1.  相似文献   
95.
用不同浓度的冠菌素对旱稻297和水稻越富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幼苗的形态指标(干物重、株高、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及侧根发生量)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10^-5mol/L)的冠菌素处理后旱稻和水稻幼苗的株高、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较低浓度(10^-8-10^-7mol/L)的冠菌素处理却促进了旱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了根系活力。促进了干物质的积累,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侧根发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步认为用低浓度的冠菌素浸种培育健壮幼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以旱稻 297 和水稻越富幼苗为材料,在 20% PEG 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处理对叶片水分状况、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及内源激素(ABA、IAA 和GA3)含量的影响。干旱胁迫下,冠菌素处理可以维持旱稻 297(0.01 μmol/L)和越富(0.1 μmol/L)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促进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质膜透性,维持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同时,冠菌素(0.01 和0.1 μmol/L)处理明显促进旱稻 297 和越富幼苗叶片中ABA的积累,并改变了 IAA 和GA3 的浓度及比例。冠菌素处理能改善旱稻和水稻幼苗耐干旱胁迫的能力,最适浓度分别为0.01 μmol/L和0.1 μmol/L。  相似文献   
97.
作物化学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基础理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作物化学控制技术模式和技术原理等方面概述了作物化学控制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以期促进作物化学控制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并发挥这一应用学科在解决当前粮食安全等生产问题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SHK-6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生理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垦农5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对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同化物运输、抗氧化酶系统以及渗透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SHK-6显著提高干旱条件下叶片水势、Fv/Fm、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 同时也显著提高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但对叶片水势、Fv/Fm和叶绿  相似文献   
99.
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iPA-BSA为免疫抗原制备了兔抗血清,与其它iPA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低于5%,抗体-抗原亲和常数为6.26*10^6L.mol^-1。利用此抗体与生物素-亲和素标记系统建立了iPA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线性范围为0.8-1000ng.mL^-1。  相似文献   
100.
盐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不同盐浓度(0,50,100,200 mmol/L)条件下甘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甘草幼苗根长变化最小,株高、鲜重和干重呈下降趋势,但低盐浓度(50,100 mmol/L)之间差异不明显;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低盐浓度下显著上升,在高盐浓度(200 mmol/L)下显著下降;电导率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和CAT都随盐浓度升高而上升,而SOD和ASP在低盐浓度下上升,在高盐浓度下下降。甘草幼苗的耐盐上限为100~200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