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4 毫秒
41.
近年来,山东省部分地区谷子线虫病频繁发生、危害严重。为明确山东省谷子线虫病的病原种类,2021—2022年从山东省收集谷穗样本9个,采用组织破碎-贝曼漏斗法分离获得线虫,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线虫种类。结果发现,从临沂、济宁、聊城、济南和潍坊的6个谷穗样本中分离到植物线虫,经形态学鉴定为同一物种,并对其为害症状和雌、雄虫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结合基于rDNA-ITS与28S D2/D3区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贝西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等生物学鉴定方法,最终将为害线虫鉴定为贝西滑刃线虫。鉴定结果为山东省谷子线虫病的发生、分布和危害状况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2.
小麦孢囊线虫病(CCN,Heterodera avenae)已成为山东省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研究CCN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研究了山东省17地市34个群体的r DNA-ITS区,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中10个地市的27个种群做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r DNA-ITS系统发育树中,山东省34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与H.pratensis、H.australis及中国H.avenae群体亲缘关系较近。3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1条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菏泽、潍坊、烟台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枣庄、威海、淄博、滨州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M antel检测和聚类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并无显著的相关性,AM OV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的遗传变异中17.7%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82.3%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H.avenae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群体间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土壤干旱对麦田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Ha)发生动态的影响,于2014年分别对灌溉和非灌溉小区定期取样,通过对土壤中线虫的分离和小麦根组织中线虫的镜检,确定灌溉和非灌溉小区中Ha各虫态的发生密度。结果表明,与非灌溉小区相比,灌溉小区土壤中2龄幼虫和白色雌虫以及根组织中2、3或4龄幼虫的群体密度在4—5月均明显较高;尤其在4月,灌溉小区2龄幼虫平均孵出量和侵入量分别为3.0条/100 g土壤和19.0条/10 g根,而非灌溉小区的分别仅为0.6条/100 g土壤和1.0条/10 g根。在小麦生长期,灌溉小区的Ha群体密度略有增长,繁殖系数为1.04,而非灌溉小区的显著下降,繁殖系数仅为0.09。研究表明,土壤严重干旱能抑制Ha 2龄幼虫的孵出和侵入,减少3、4龄幼虫和白色雌虫发生数量,导致繁殖系数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4.
蓝莓枝枯病拮抗细菌HMQAU140045的鉴定和抑真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蓝莓毛色二胞枝枯病菌假可可毛色二胞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为靶标菌,通过稀释平板法从山东青岛的蓝莓种植园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0株细菌,采用对峙平板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得到一株对靶标菌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菌株HMQAU140045,采用凹玻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株发酵滤液对靶标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50倍的发酵滤液的抑制率可达100%。离体枝条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不同组分对蓝莓毛色二胞枝枯病的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抑真菌谱广,对包括4种蓝莓枝枯病菌在内的15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以及gyrB的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试验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HMQAU140045具有较好的抑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4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星油藤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扦插生根具有繁殖系数高、生长周期短、遗传性状稳定、提早开花结实、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育苗。笔者以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比较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ABT1,IBA,IAA和GGR)、质量浓度(50,100,200,500 mg·L~(-1)和浸泡处理时间(0.5,1,2 h)对星油藤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IBA 100 mg·L~(-1)浸泡1 h,ABT1 100 mg·L~(-1)浸泡0.5 h和IBA 50 mg·L~(-1)浸泡1 h,插穗生根率依次为66.67%,63.33%和60.00%,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合;就成活率而言,经IBA 50 mg·L~(-1)浸泡1 h,IBA 100 mg·L~(-1)浸泡1 h和ABT1 50 mg·L~(-1)浸泡0.5 h处理的插穗成活率较好,依次为70.00%,66.67%和66.67%。综合考虑插穗的生根率、成活率及移栽后的生长状况,星油藤插穗生根以IBA 100 mg·L~(-1)浸泡1 h处理最适宜。  相似文献   
46.
构建科研教学共生体,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中科研与教学是紧密联系的互惠共生关系。通过构建科研与教学共生体运行机制,科研与教学就能共生结合、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在组建以学科教师及其学生为主导的科研与教学共生体的基础上,将科研活动中的科研问题、科研思路、科研方法、科研成果、科研心得与科研素养等有机结合渗透到教学过程,实现以科研促教学。同时,将教学活动中的备课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思路与灵感加工成科研创意,将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产生新观点或新假说修正成科研线索,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现象与受到的启发凝炼成研究课题,达到以教学促科研。  相似文献   
47.
刘涛  彭家昆  梁晨 《中国林业》2012,(12):49-49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危害桉属一些品种的致瘿害虫,在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严重危害巨园桉DH201等品种,致使受害植株产生虫瘿,嫩梢和枝叶出现畸形、弯曲、枯萎死亡,严重影响成林、成材,对速生桉的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但是对一些未能形成虫瘿的品种危害,尚未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巨尾桉广林9号(下称广九)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受林农欢迎的桉树无性系之一。它生长迅速、成材快,自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以来,由于林农未曾发现其形成虫瘿和出现其他受  相似文献   
48.
Cu、Mg离子对淡紫拟青霉和厚垣轮枝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淡紫拟青霉和厚垣轮枝菌是两种重要的根结线虫寄生真菌。铜和镁是土壤中两种重要的金属离子。试验研究了铜镁离子对上述两种真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Cu2+和Mg2+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淡紫拟青霉和厚垣轮枝菌的生长。抑制作用随Cu2+和Mg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土壤中的Cu2+和Mg2+对两种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和生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利用TEKSCAN的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对某子午线轮胎进行了接地性能试验,实时记录了轮胎在连续加载和卸载过程中接地印痕形状、接地系数、面积比、四角比等几何特征随载荷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了该轮胎接地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为轮胎接地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土壤真菌分离和计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分离土壤真菌的方法以及测定土壤真菌的间接计数法和直接计数法;介绍了常见的分离和计数培养基;评价了各种方法和培养基的优缺点;并着重讨论了各种分离和计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