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8篇
林业   9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扁桃流胶病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又名巴旦杏,是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大、用途广泛的新兴保健性干果[1-3].流胶病是扁桃的主要病害,在中国扁桃新发展区发生严重.扁桃流胶病为一种生理性病害,诱导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如害虫蛀食、排水不畅、积水受涝、修剪不当、综合管理不善,以及冻害、日灼等都是诱导此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42.
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经口LD50〉20 g/kg(试剂量/体质量)属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表明,无致突变作用;小鼠精子畸变实验表明,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实验结论:杜仲雄花茶对实验动物未见有毒副作用,作为食品(固体饮料)很安全.  相似文献   
43.
44.
45.
杜仲活性成分与药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杜红岩 《经济林研究》2003,21(2):58-61,82
本文介绍了杜仲皮、叶中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其它萜类、多糖类等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以及杜仲皮、叶的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阐述了杜仲叶功能食品及杜仲雄花茶的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46.
为了弄清不同变异类型杜仲叶片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同时为了给杜仲胶优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和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异类型杜仲叶片的形态特征和含胶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4个变异类型叶长存在显著差异,而叶宽、叶形指数、叶面积、单叶质量、叶片含胶率和单叶含胶量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含胶率和单叶含胶量都是浅纵裂型最高,深纵裂型最低.  相似文献   
47.
杜仲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杜仲是我国特产的经济林木,也是我省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由于长期采用种子繁殖,育苗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杜仲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曾有人对杜仲的无性繁殖进行过研究,但至今仍没有较大的突破。为此,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杜仲嫩枝扦插技  相似文献   
48.
 ‘味帝’是通过国家‘948’项目引进后筛选出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果实成熟期6月上旬至6月中旬。果肉鲜红, 质细, 汁多, 可食率高。风味独特, 极甜, 香气浓郁, 爽口, 品质佳。平均单果质量106 g, 最大15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 ~19%。丰产, 产量可达37.5 t/ hm2。  相似文献   
49.
杏李新品种‘恐龙蛋’是由李和杏通过复杂的杂交过程,即进行多代杂交后获得的果品种类。果实具特有的浓郁香味,含糖量高于杏或李,是市场前景较好的新型水果品种。作者2000年开始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的引种栽培与示范工作,从中优选并定名,该品种2003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50.
味馨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国家948项目引进筛选出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果实圆形或近圆形,平均单果重43.0 g,最大单果重68.0 g,果皮黄红色;离核,平均单仁重0.71 g;果肉橘黄色,香味浓,风味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0%~18.00%,果实在2~5℃可贮藏1个月,自花结实率极高,抗晚霜;在河南省,果实6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5天左右。2007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