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A1Tx3197曾经是我国广泛应用的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生理小种分化,该不育系以及用其配制的杂交种逐渐失去了对高粱丝黑穗病菌的抗性。同时该不育系小花败育日渐严重,制种产量极低,甚至造成绝收。为了改良A1Tx3197的抗病性及抗败育性,本研究利用A2保持系在A1位点含有A1育性恢复基因MS1MS1和在A1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的特点,以不育系A1Tx3197为轮回亲本,以含有抗丝黑穗病、抗败育基因的BV4为供体,通过杂交和多代回交,得到含有双抗基因的A2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在该材料自交的同时,用其对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细胞核代换,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最终育成了抗丝黑穗病、抗败育的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Sx3197和保持系BSx3197(MS1MS1ms2ms2)。结果表明,新选育的不育系A2Sx3197在A1和A5细胞质背景下表现恢复,在A2、A3、A4、A6和9E细胞质背景下表现不育,丝黑穗平均发病率为0~0.8%,败育率为0~8.4%,抗丝黑穗病性、抗败育性明显优于被改良不育系,接近或达到抗原供体BV4水平;而在抽穗期、株高、穗长、穗宽、千粒重、穗粒重、粒色、壳色、穗形、穗型等主要性状方面与A1Tx3197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2083为试材,SSA-1为无融合生殖系对照,三尺三为有性系对照,采用去雄鉴定其自主结实率;杂交后代测验,鉴定其无融合生殖频率;以及与胚胎学鉴定方法相结合,对高粱兼性无融合生殖系208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83在与其他品种杂交形成真杂种的同时,也能自主结实,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性质;其自主结实率为10.48%,比  相似文献   
13.
摘要:晋草9号是以不育系A3SX1A为母本,恢复系SCR2-1为父本,于2011年组配而成的饲草高粱杂交种,两年全国鲜重平均亩产6818.2 kg,比对照皖草2号增产0.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55.2kg,比对照皖草2号增产8.1%。该杂交种具有茎叶木质素含量低,比对照皖草2号低5.16%,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等特点,是牛、羊、鱼的优质饲草,也是当前我国退耕还林的优势草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陕西省2015-2016年小麦区试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以陕西省各地采集的白粉菌混合菌系作菌源,分别在苗期采用人工接种、成株期诱发发病的方法对228份陕西省区试品种(系)和32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Pm4a、Pm4b、Pm13、Pm17、Pm18、Pm19、Pm21、Pm24、Pm30、Pm2+6、Pm2+Mld、Pm2+6+?、Pm5+6、Pm“XBD”基因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免疫或高抗;Pm3a、Pm3b、Pm6、Pm4+8、Pm4b+Mli、Pm4+2+?基因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较弱的抗性,其他基因对供试菌系没有抗病性.228份区试品种(系)中,大多数对白粉病表现为感病,仅有14份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抗病,33份仅在成株期表现抗病,分别占区试品种(系)总数的6.14%和14.47%.  相似文献   
15.
晋杂16(原名晋早94-2)是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研究员张福耀等选育的早熟、高产、多抗高粱新品种。1992年利用外引不育系黑龙11A为母本,本所自选抗旱、坚秆、早熟恢复系2691为父本组配而成。1998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在春播早熟区生育期132天左右,株高180cm左右,穗长24cm,穗粒重75.4g,千粒重26.5g,红粒黑壳,粉质,穗呈纺锤形,二、三级枝梗多,根系发达,茎秆粗壮。1996~1997年经所内抗性鉴定,高抗高粱丝黑穗病,并具有抗倒伏,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上的利用。【方法】① 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利用;② 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反应;③ 杂交种选育。【结果】以A3398为不育源,SX-1为基础材料,经连续八代回交转育,于1996年育成新型细胞质不育系A3SX-1A,该系具有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目前应用该系已育成3个杂交种,其中晋草1号已通过审定,在全国20余个省区大面积推广。【结论】A3细胞质在饲草高粱育种和生产中的成功利用,丰富了高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高粱杂交种类型和饲草新类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A3细胞质抗败育和中国高粱根茎长及亨加利高粱株高杂种优势强的特点,育成了抗败育、长根茎、抗旱耐深播A3 SX-1A。用该系与苏丹草杂交育成饲草高粱晋草1号,山西省区试结果表明:晋草1号在两年13个点次中全部增产,二次刈割平均产鲜草150792Kg/hm^2,比对照增产10.8%,该草长势强,根系发达,分蘖性好,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农田刈割草地的优良品种。晋草1号植株含粗蛋白15.29%(以干基计),粗脂肪2.96%,无氮抽出物32.29%。成熟期茎秆含糖20^0(BX)左右,是青刈、音贮饲兼牛、羊、鱼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9.
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与栽培技术在国外已较早地与粒用型玉米脱钩而独立存在。但在我国却是至今仍未完全独立地形成青贮玉米的种植与产业体系。文章根据作者的生产实践与综合前人研究,认识到我国青贮饲料玉米根据其用途的特殊性,青贮加工的特殊性,以及其生长发育与株型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青贮玉米在栽培技术上与粒用玉米具有诸多不同之处,针对性地运用这些技术差异,对提高饲料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技术可概括为:适时早播,适度密植,土壤消毒,化学除草,有机肥做底肥,重视拔节期(大喇叭口)的水肥管理,肥水齐攻,中耕培土防倒伏,根据产量峰值、生理熟性、营养指标、株体水分与绿色度适时收获,达到获得最大绿体生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粱产业机械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粱是人类栽培的重要谷物之一,分布很广,五大洲都有种植,全世界高粱的种植面积是除小麦、水稻、玉米外列第4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60年代农业生产就实现了机械化,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发展很不平衡,目前高粱生产还是主要靠人工完成。国际市场上,高粱需求量很大,国内酒用高粱需求量增加,高粱生产有着很好的前景。实现高粱机械化需要的2个条件是种子和农业机械。因此实现高粱机械化首先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粱品种,其次有适宜机械化高粱生产的农业机械,同时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认识到高粱产业的重要性和急迫感。从而推进高粱生产机械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