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ILT)是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疾病.春秋交替季节多发,各日龄的鸡都可感染,以成年鸡多发. 病鸡表现呼吸困难并咳出血性渗出物.病变主要发生在喉头和气管部分,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 本病的特点是传播快、死亡率高.该病一旦发生,对养鸡业危害较重,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我国的一些地区已有此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因此,了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时的防制本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有利于夏玉米生长和氮素利用的适宜灌溉水溶解氧浓度,本试验以夏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地下滴灌供水方式,以地下水灌溉为对照,设置10(OA10)、20(OA20)和40(OA40) mg·L-1灌溉水溶解氧浓度3个增氧水平,研究不同增氧水平对盆栽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氧地下滴灌显著提高了土壤溶解氧浓度,与对照相比,OA40、OA20和OA10处理土壤溶解氧浓度平均提高14.83%、9.71%和8.00%,表现为作物生长增强,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相比,OA10处理的株高、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分别增加7.39%、16.30%和12.02%;OA40处理叶干质量和茎鲜质量分别增加15.82%和12.43%;OA10、OA20和OA40根系鲜质量分别增加60.00%、17.66%和52.98%,根系体积分别增加34.03%、14.56%和51.32%;OA10和OA20处理根系活力分别增加272.77%和64.44%;OA10和OA40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4.46%和21.8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10%和21.61%,百粒重分别增加17.53%和15.14%。OA10和OA40处理籽粒氮素吸收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3.90%和35.27%,OA10处理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和氮素吸收效率分别增加21.57%和33.33%。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增氧地下滴灌可显著提高作物根区溶解氧浓度,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以OA10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增氧灌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方夏玉米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提高夏玉米水肥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对滴灌施肥一体化高效调控与利用技术进行系统的探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漫灌(T1)相比,采用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T2和T3)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促进吐丝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显著增加穗粗和穗粒数,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玉米穗的秃顶长度,进而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与T1相比,T2和T3增产5.32%~6.1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10%~39.42%;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7.56%~35.29%、23.09%~30.30%、106.21%~121.51%。此外,采用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高夏玉米生产经济效益。与T1相比,T2和T3可有效降低投产比,收益率平均提高4.71个百分点。在化肥用量较常规灌溉模式减少20%条件下,采用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既能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又能提高经济效益,是适宜在潮土区推广的一种高效节本增收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强毒株感染时死亡率可高达60%-75%。本病除造成大批鸡死亡外,还使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损伤,发生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容易继发多种疫病,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对烤烟成熟期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田小区处理方式,分别设置常规施肥(CK)和750 kg/hm~2生物炭+常规施肥(T)2组试验,探究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促进烟株生长发育;与CK相比,生物炭处理后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增加,分别提高了1.82%、12.36%和64.5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分别降低了2.02%和9.00%;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烤烟根际土壤中优势细菌与土壤pH、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碳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Myxococcota和Desulfobacterota与土壤pH、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Bacterdidota与Patescibacteria与土壤pH、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物炭施用通过改善根系周围矿质营养和微生物群落进而提高烟叶质量。生物炭有利于成熟期土壤养分固持及根际促生细菌群落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对磷素响应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分析施磷后小麦群体发育状况、物质生产特性、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变化,探讨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郑麦7698、郑麦0856和郑麦0943)对磷素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施磷可促进郑麦0856分蘖,增加其成穗数。施磷还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优质小麦品种生育前期同化物积累量、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以郑麦0856增幅最大,其增产幅度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主要归因于成穗数的增加;磷素吸收效率于施磷条件下最高,郑麦0856的磷素农学利用率也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说明郑麦0856对磷素较为敏感。郑麦7698不施磷条件下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和经济系数均最高;其产量及各构成因子、磷素利用效率、磷素收获指数和磷肥生产效率无论是施磷还是不施磷条件下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初步认定其具有磷高效利用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控释尿素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改善水稻品质的作用机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1为对照(不施氮肥,CK),处理2为100%普通尿素,处理3为40%控释尿素+60%普通尿素,处理4为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处理5为100%控释尿素]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氮肥利用率以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水稻齐穗期和乳熟期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特别是乳熟期最为明显;总体能显著增强水稻齐穗期和乳熟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齐穗期至蜡熟期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其增强效果在齐穗期最为明显;能显著提高乳熟期和蜡熟期叶片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总体能显著增强水稻齐穗期至蜡熟期籽粒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6.0%~21.4%和30.7%~48.5%;并能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上述指标均以处理4增强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多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西20个气象观测站点1957—2001年的逐月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逐月、逐年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采用变差系数和年际极值比分析ET0的年际变化特征,应用累积滤波器法、Ken-dall秩次相关法、R/S分析法分析ET0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桂中ET0年际变化最剧烈,桂南ET0年际变化最小。岩溶发育地区的ET0的年际变化比非岩溶发育略显剧烈,但相差不大。20个站点中,5%站点的ET0呈显著上升趋势,95%站点的ET0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显著的站点占63.1%)。与1957—2001年相比,ET0呈上升趋势的站点由5%增加到未来的35%,且非岩溶地区ET0呈上升趋势的站点数大于岩溶地区。  相似文献   
19.
铜离子胁迫对葡萄汁中酿酒酵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铜离子胁迫对模拟葡萄汁培养基和真实酿酒葡萄汁培养基中酵母发酵行为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方法】以模拟葡萄汁和赤霞珠葡萄汁为发酵培养基,分别添加CuSO4以设置0.05 mmol?L-1和0.50 mmol?L-1两个不同的 Cu2+浓度,研究铜胁迫对两种培养基中酿酒酵母生长和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铜胁迫能够降低两种培养基中酵母的存活率。0.05 mmol?L-1 Cu2+严重抑制了模拟葡萄汁的发酵过程,其产生CO2和酒精的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6.47%和30.76%,残糖量显著增多。而0.05 mmol?L-1 Cu2+对赤霞珠葡萄汁发酵过程基本没有影响。0.50 mmol?L-1 Cu2+几乎完全抑制了模拟葡萄汁的发酵过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赤霞珠葡萄汁发酵过程中CO2、酒精的产量以及对还原糖的利用率,但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模拟葡萄汁发酵后发酵液中Cu2+浓度与发酵前无显著差异,赤霞珠葡萄汁发酵后发酵液中Cu2+浓度显著低于发酵前。【结论】铜胁迫不但影响酵母的存活率,而且可显著影响酵母对还原糖的利用性能,进而影响CO2和酒精的产量。酿酒酵母在赤霞珠葡萄汁中比模拟葡萄汁中能够耐受更高浓度的铜胁迫,原因之一可能在于赤霞珠葡萄汁中的皮渣能够通过吸附降低发酵液中Cu2+浓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有机酸对烤烟不同成熟度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探讨有机肥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品质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肥分解产物的几种代表产物——苹果酸、油酸和腐殖酸,对不同成熟度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熟采收时,有机酸对提高烟叶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苹果酸和油酸能显著提高烟叶中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过熟采收时,腐殖酸和油酸能提高烟叶中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同时能提高烟叶中糠醛、苯钾醛、茄酮、巨豆三烯酮和新植二烯等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其中,腐殖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