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53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27篇
  48篇
综合类   41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821.
【目的】钙蛋白酶是宰后肌肉嫩化过程的主要贡献者,通过蛋白水解能力发挥其功能作用。钙蛋白酶,尤其是μ-钙蛋白酶(μ-calpain)的活性与宰后肌肉的嫩度密切相关。探究不同嫩度的羊肉中钙蛋白酶的差异,确定羊宰后肌肉中μ-钙蛋白酶的主要作用时间及其与嫩度的关系,为调控钙蛋白酶酶活进而调控嫩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乌珠穆沁大尾羊背最长肌为样品,通过测定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将样品进行高、低嫩度分组,分别测定嫩度差异样品在宰后成熟过程中p H、μ-钙蛋白酶大亚基存在状态,以及未自溶μ-/m-钙蛋白酶的含量随宰后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高、低嫩度组宰后p H的变化规律一致,宰后各时间点两组样品p H均差异不显著。μ-钙蛋白酶80 k Da大亚基在宰后逐渐降解,宰后30 min,高嫩度组μ-钙蛋白酶80 k Da大亚基含量显著高于低嫩度组;但高嫩度组μ-钙蛋白酶80 k Da大亚基在宰后48 h已基本完全降解,低嫩度组在宰后5 d才基本完全降解。未自溶μ-钙蛋白酶的含量逐渐下降,宰后30 min和2 h,高嫩度组未自溶μ-钙蛋白酶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嫩度组,宰后12 h、5 d和7 d,低嫩度组未自溶μ-钙蛋白酶的含量显著高于高嫩度组。宰后6 h,高嫩度组μ-钙蛋白酶出现明显的自溶和降解现象。【结论】与低嫩度组相比,高嫩度组宰后μ-钙蛋白酶的初始含量较高,但高嫩度组μ-钙蛋白酶自溶、失活的速率快,自溶及激活程度显著大于低嫩度组。表明宰后μ-钙蛋白酶的自溶及激活状态直接影响肌肉的嫩度。宰后24 h,尤其是12 h内,μ-钙蛋白酶的变化状态对羊肉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22.
检疫证明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健康、卫生状况做出鉴定的法定证明,是检疫合格的有效凭证.检疫证明的管理在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多年从事宰前检疫工作,发现买卖空白检疫证明、使用伪证、上下联填写不一致、不按规定标准收费等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23.
4个国外引进苹果专用授粉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4个国外引进苹果专用授粉品种为试材,对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授粉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Snowdrift和M.Mandchurica嫁接亲和性好,树冠紧凑,花粉萌发率、花粉产量高,对栽培品种授粉效果好,是适宜的专用授粉品种,M.Dolgo可作为备选品种,M.Hopa不太适应我国的环境条件,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824.
离子色谱法测定寄生后小菜蛾血淋巴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小菜蛾末龄幼虫、预蛹及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组氨酸、脯氨酸和丙氨酸是主要的种类.随着小菜蛾幼虫的生长,血淋巴中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发育到预蛹时,总量下降,表明虫体内氨基酸代谢途径因变态的即将发生而产生了变化.被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小菜蛾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导致多数氨基酸种类含量增加,表明该蜂有效地调节了寄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使之朝着有利于自身发育的方向发展.但是,当蜂幼虫完成在寄主体内的发育时,小菜蛾血淋巴中氨基酸总浓度明显下降,说明该蜂有效地获取了寄主中的氨基酸营养.对这些氨基酸种类的识别将可为今后该蜂大规模的的人工化培养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25.
须苞石竹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的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茎节、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和NAA,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以茎节和叶片为外植体,有利于须苞石竹的快速繁殖;初代培齐时,在MS+6-BA1mg/L+NAA0.4mg/L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继代培养时,在MS+6-BA1mg/L+NAA0.05mg/L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且明显高于其它配方;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1mg/LNAA。  相似文献   
826.
DX1B型竹根挖掘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竹根挖掘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针对竹林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DX1B型自动竹根挖掘机。该文阐述了该机器主要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和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与主要参数计算,并对刀筒及其内部的压力弹簧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对机器的强度进行验证。同时,对支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前四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进行机器的动态平稳性分析以便结构设计时避开共振频率激励。最后,制作小型的物理样机进行竹林间性能试验来验证竹根挖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样机的刀筒外径为40~120 mm,挖掘竹径为30~70 mm的竹根,最大挖掘深度为250 mm,大多数竹根挖掘到150~200 mm左右的深度时,就可将竹底部根须扭断从而将竹根带出,且竹根形状保持良好;当样机掘根的速度为2 mm/s左右时,工作机构的平稳性和效率最优,整个掘根工作过程一般需要2~5 min,竹根挖掘效率相对于手工挖掘提高60%以上。该机器可实现自动掘进挖根和自动取根的效果,还能实现自动排土、排根的功能,整个挖掘过程无需人与竹根或者土壤接触。该研究可为丘陵山区等复杂地况的竹根清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竹根挖掘机实现全自动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7.
关于科学开发利用黑龙江省草原资源的探讨李欣徐德军(黑龙江省畜牧局·哈尔滨·150040)草原同森林一样,是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好草原资源,对于涵养水土、调节气候、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8.
杏仁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公田  王梅  李欣  王惠 《落叶果树》2001,33(5):53-53
用树上喷药和地面喷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杏仁蜂试验。单纯树上喷 施5种杀虫剂防治效果62.6%和70.1%,而采用清除落地果和树上僵果,冬前果园深翻,谢花后地面喷200倍20%甲基异柳磷,成虫羽化盛期树上喷2500倍5%扫虱蚜或2000倍2.5%敌杀死,防治效果97.8%。  相似文献   
829.
1984年,山东省在南部沿海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对虾增殖放流,取得显著效果.回捕率达7%,增殖对虾产量1000吨以上. 山东省的对虾增殖工作,是在前两年对南部沿海的气象、水文、基础饵料、水化学等方面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830.
作者于1961~1962年,在河南省伏牛山南坡地区(主要是西峡县和内乡县),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揭示了野生中华猕猴桃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1)不同种的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的不同变种或类型;它们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不同;(2)不同地区或小区,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也不相同;(3)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维生素C含量有增加的趋势;(4)在发育过程中幼果的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大约40天后又逐渐下降;(5)中午采收的比早晚采收的维生素C的含量高;(6)果实在熟后2~6天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