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3篇
  19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明确适合新疆滴灌玉米生产的磷肥品种。在2017~2020年连续进行了4年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了6个处理:磷酸脲(UP)、磷酸二氢钾(MKP)、聚磷酸铵溶液(APP)、磷酸二铵(DAP)、磷酸一铵(MAP)、不施磷肥(CK),各处理除CK以外氮、磷、钾投入量相同。试验在玉米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采集植物样品。结果表明:APP、UP、MAP较其他处理可显著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开花期叶面积指数(LAI),其中APP的株高和LAI最高(P<0.05);滴施磷肥能促进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增长和干物质转移,玉米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地上总生物量表现为APP>UP>MAP>MKP>DAP>CK;在玉米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上,APP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滴施APP、UP、MAP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滴施APP的玉米增产范围为19.1%~44.4%,UP增产范围为14.7%~39.6%,MAP在2020年相比CK增产率为18.7%;滴施磷肥能提高玉米经济效益,其中APP经济效益最高,较CK增加了4962元/hm2。综上所述,在新疆滴灌玉米的磷肥选择中,优先顺序应该是APP、UP、MAP、MKP、DAP。因此,在新疆滴灌玉米磷肥选择中,聚磷酸铵溶液是最优选择,其次是磷酸脲和磷酸一铵。  相似文献   
32.
利用中国臭氧FACE(free-air O3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臭氧浓度增高)试验平台,通过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脱氢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2009年和2010年两年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响应。结果发现,1.5倍环境臭氧浓度下(≈70 nmol/mol),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有上升趋势,土壤脱氢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碳源利用能力增强和数量的增加势必会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以致在大气臭氧浓度升高的一定阶段内可能会增大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33.
为全面系统了解林木腐烂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集和中国知网(CNKI)1990—2022年收录的林木腐烂病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作者共现、关键词聚类及突现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经筛选,共纳入WOS文献621篇、CNKI文献1886篇。国际上林木腐烂病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国家以中、美为主,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国内机构和学者非常活跃,合作较多,国家之间合作不足。目前较活跃的高频关键词聚类为taxonomy(分类)、antifungal activity(抗真菌活性)、mycovirus(真菌病毒)和病虫害等。国际上林木腐烂病研究热点及趋势在维度上不断发展,聚焦bark(树皮)、purification(纯化)、lectin(凝集素)、diversity(多样性)等热点问题,国内研究集中于福美砷、木质部、树势、桥接等传统角度,并逐渐关注孢子角、发病规律、抑菌活性等主题的中国国情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缓解干旱区日益突出的水碳矛盾,进而为其水碳资源综合管理提供有效的工具和决策支持.【方法】选取典型干旱区焉耆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WaSSI-C模型(water supply stress index-carbon model)的理论框架和运行机理,针对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环境特征,增加冰川融化计算模块,对WaSSI-C模型进行适用性改进.以2000~2009年作为率定期,2010~2015年作为验证期,对研究区实测径流、MODIS蒸散(ET)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决定系数(R~2)和效率系数(NS)评价模型的模拟精度,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研究区水碳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研究区率定期和验证期总径流对比验证的R~2分别为0.80和0.77,NS为0.77和0.69;ET对比验证R~2分别为0.82和0.79,NS为0.80和0.76;GEP对比验证R~2分别为0.88和0.84,NS分别为0.87和0.82;2)径流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ET和GEP均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结论】改进后的WaSSI-C模型在焉耆盆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且模拟结果显示焉耆盆地的水碳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5.
36.
从中南地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实际出发,将生态农业工程分成7种基本类型,统计分析了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工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南地区各试点县生态农业工程建设的平均项目数为9.5项,平均工程类型覆盖度为77.9%,农田种植业为主的工程所占的比重最大,乡镇企业工程所占比重最小。并以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工程所占的比重为聚类指标,将该地区11个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分为6种类别,进而分析了不同类别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区域分布特点,提出了各区域生态农业工程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37.
在调研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和湖北省洪湖市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水网平原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4种水网平原生态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探讨了其生态经济学意义,为该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寻求了有效效途径。  相似文献   
38.
近40 a来,中国畜禽养殖信息技术研究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定量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现状、热点与趋势,可为畜禽养殖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学科布局和未来规划等提供有益借鉴。以中国知网1980年1月—2022年2月收录的畜禽养殖信息技术领域科研文献为数据源,构建多条件组合专业检索式,获取有效文献1908篇,建立文献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 5.8.R3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文献分布时间和演化趋势分析显示中国畜禽养殖信息化研究大致经历了1980—2004年、2005—2013年以及2014年至今3个发展阶段。该领域发文最多的机构是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部分机构和研究者还有很大的交流合作空间。热点分析表明出现频次最多的3个关键词为物联网、畜牧业、信息化,关键词聚类揭示畜禽养殖信息化研究主要围绕信息技术、饲养标准、畜牧生产等16个主题6大方向开展。未来的研究中还要加强作者和各单位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39.
10月23日上午11时许,平度市店子镇某村驾驶员吴某驾驶一泰山—12拖拉机运送完砖块后返回家中。据目击者称,当其行至店盛路至本村路口时,左转弯行驶在本村道上,行至距店盛路不远处,与迎面而来的本村骑自行车的老人尹某相遇,  相似文献   
40.
湖北省京山县自1985年开始进行生态农业试验探索,起步较早,1994年被确定为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该县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单就生态农业经营类型而言,目前,已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格局和模式。一、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实力较强的企业为龙头,围绕一种重点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结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