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77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研究探讨添加不同剂量玉米蛋白多肽对豁眼鹅血清中酶水平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高、中、低剂量添加玉米蛋白多肽日粮组以及对照组30、60 d时豁眼鹅血清中酶水平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短时间(30 d)添加玉米蛋白多肽可使血清GPT、GOT、HBDH、LDH、CK、CKMB、GSH-Px、GSH和维生素C水平升高;较长时间(60 d)添加,所有试验组血清中CK、CKMB、HBDH、GSH水平降低,低剂量组血清中GPT、GOT、LDH水平降低,GSH-Px水平表现为中、低剂量水平添加使其增加,高剂量使其降低,高、中、低剂量组血清维生素C含量均升高。本研究表明玉米蛋白多肽可以作为鹅或其他家禽的饲料添加剂,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增强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132.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课题组对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2005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连续3年测定了紫花苜蓿试验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地0~3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减小了0.026g/cm3,总孔隙度增加了1%,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了0.8g/kg,碱解氮的含量增加了33.69 mg/kg,速效磷的含量下降了6.94 mg/kg,速效钾的含量下降了121.04 mg/kg.有机质的增加以10~20cm土层最为明显,碱解氮的增加在0~10cm和10~20cm两个土层均较明显,速效磷的减少在0~10cm土层最大,速效钾的减少在各土层均较为明显.说明紫花苜蓿高产栽培中必须重视磷、钾肥的施用,特别是要提高追施钾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4.
以干旱敏感玉米自交系(S)为试材,设置0、5、10、15 mmol/L4个PEG - 6000浓度处理,从3叶期开始胁迫,15 d后测定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荧光参数等,分析PEG -6000处理后这些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EG - 6000处理下,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增加;Fv/F0、Fv/Fm、PI明显下降,Area逐渐增加,Pn与Fv、Fv/F0、Fv/Fm、PI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5.
低钾耐性玉米自交系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88份玉米自交系在低钾土壤上种植,研究其对低钾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玉米不同基因型对低钾胁迫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耐性系数和症状率为指标将供试玉米自交系划分为不耐低钾,中耐低钾和耐低钾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6.
低钾胁迫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在大田筛选的钾高效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和钾低效型品系铁95068-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大豆膜脂过氧化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钾浓度的降低,2个品种在各生育时期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有所增加,但沈农6号增加幅度不大,而铁95068-5则增幅较大。在每个生育时期,2个品种各保护酶活性均随着钾浓度的降低而增强,说明适度低钾胁迫会激发大豆的保护酶活性;不同钾浓度下,沈农6号和铁95068-5叶片SOD活性均随着大豆的生长发育逐渐下降;CAT和POD活性先逐渐增强,随后下降:2个品种CAT活性到开花盛期(R2)达到峰值,POD活性分别在鼓粒期(R6)和盛荚期(R4)达到峰值。沈农6号各生育时期SOD、CAT和POD活性均高于同期的铁95068-5,表明大豆钾效率的高低与其体内保护酶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7.
不同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低钾型品种沈农6和低钾敏感型品种铁丰31为材料,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低钾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学响应.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敏感型品种叶片叶面积较高钾处理显著降低,而比叶重显著升高,耐性品种2个指标在处理间没有明显变化;低钾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耐性品种表现更为突出.此外,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的淀粉含量降低,而敏感品种的淀粉含量显著升高;低钾条件下,耐性品种处理间的Ca2+-ATPase、Mg2+-ATPase活性没有显著下降,而敏感品种下降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8.
耐低钾玉米自交系主要根系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低钾敏感玉米自交系D937及其F1、F2、BC1,BC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天然低钾大田种植,对玉米耐低钾的主要根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总根长和根表面积的遗传率较高,其狭义遗传力分别为63.05%和44.47%,两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鼍性状.存在主效基因作用.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千重和根含钾量的遗传率均较低,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9.
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复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一些地区种植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资源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即上茬种植鲜食玉米,下茬种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筛选出垦粘1号为上茬鲜食玉米首选品种,郑单958为下茬青贮玉米首选品种。两茬可获得鲜穗16.34 t/hm2,鲜秸秆103.3 t/hm2。这种复种模式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饲草短缺的现实难题,是适应当前农业产前结构调整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0.
低钾胁迫对不同耐低钾玉米自交系钾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4个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在低钾和正常供钾处理下的钾素吸收和积累差异,结果表明:在低钾条件下,玉米对钾素的吸收缓慢.但耐低钾玉米自交系钾素吸收和积累量明显高于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玉米对钾告素的吸收和积累高峰在抽雄开花期,此时钾积累量为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2/3,但因品种类型和处理方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体内钾吸收和积累能力的差异显著,耐低钾玉米自交系的干物重增加相对稳定,在低钾胁迫下能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