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7篇
  12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中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104株VP6蛋白的全基因序列(HM234682)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以提取的GCRV-104核酸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VP6蛋白编码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含强启动子AOXⅠ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B上。重组酵母质粒pPICZB-VP6经SacⅠ线性化,电击转化到毕赤酵母KM71菌株中,Zeocin抗性平板上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转化子在30℃,0.5%(V/V)的甲醇添加量的条件下,连续诱导3 d,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GCRV-104 VP6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内表达,重组VP6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6 000,与天然VP6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并且可与鼠抗草鱼GCRV-104 VP6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42.
甜玉米小斑病O小种几个抗性因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Ⅳ,以8个超甜玉米亲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斑病O小种抗性因素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病级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T3>T7>T33>T4>T1>T8>T14>T5,病斑数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T3>T14>T7>T4>T8>T1>T33>T5,病斑长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T33>T8>T1>T5>T3>T7>T4>T14;同一性状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同性状间其配合力效应表现复杂,存在效应大小和正负作用方向的差异;小斑病病级、病斑数、病斑长度的广义遗传力均很高,病级、病斑数狭义遗传力均很低,病斑长度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为73.18%;病级、病斑数性状遗传主要由显性效应控制,病斑长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显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由加性效应控制。  相似文献   
43.
1个新棉花bHLH类基因GhbHLH13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已发现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Helix-Loop-Helix,bHLH)类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电子克隆方法得到1个新的棉花bHLH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反转录-PCR技术从陆地棉中分离出1个bHLH类转录因子基因,并命名为GhbHLH130。该基因包含1个55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84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表明GhbHLH130蛋白包含1个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保守结构域,属于bHLH转录因子家族。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hbHLH130基因的表达受干旱、高盐、低温以及外源脱落酸的显著诱导。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hbHLH130基因在细胞核内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GhbHLH130基因可能作为调控基因参与棉花的逆境应答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4.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盐分胁迫是滨海盐渍土上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研究不同功能性改良物料对消除和减轻这一障碍因子的作用,为改良盐渍化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青麦 6 号’为供试材料,在滨海盐渍土上进行田间试验,设置 7 个处理为空白对照(CK)、含钙物料的磷石膏(PG)和脱硫石膏(FGD)、调酸物料的硫酸亚铁(FS)、含碳材料的牛粪(M)以及含碳和调酸物料的腐植酸(HA)和糠醛渣(FRs),分析比较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施加改良剂降低了土壤表层 (0—20 cm) 的 pH 值,作为酸性材料的腐植酸、糠醛渣和硫酸亚铁效果明显,土壤的 pH 值较对照分别降低了 0.10、0.11 和 0.11;施改良剂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钠的吸附比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简称 SAR),磷石膏和脱硫石膏提供充足的钙离子用于置换土壤中交换性钠离子,明显降低了不同土层中的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 SAR 值,0—20 cm、20—40 cm 和 40—60 cm 土层中,磷石膏和脱硫石膏对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和 SAR 值的降低效果明显,其中施加磷石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15.5% 和 18.3% (0—20 cm)、28.2% 和 28.6% (20—40 cm)、36.5% 和 36.5% (40—60 cm),施加脱硫石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 24.9% 和 27.9% (0—20 cm)、27.6% 和 26.3% (20—40 cm)、24.5% 和 25.0% (40—60 cm);施加改良剂增加了小麦成熟期的穗数,其中磷石膏、脱硫石膏和糠醛渣改良效果显著,分别较对照增加 27.6%、24.5% 和 18.6%,并分别提高小麦的产量 26.7%、17.8% 和 17.8%。【结论】 酸性物料的糠醛渣、腐植酸和硫酸亚铁,可以明显降低土壤 pH 值和增加小麦苗期的茎蘖数量,综合考虑改良剂对土壤 pH、Na+ 含量、SAR 值和小麦群体数量的影响,含碳的调酸物料的糠醛渣效果较好;含钙物料的磷石膏和脱硫石膏,可以显著降低土壤 Na+ 含量以及 SAR 值,增加小麦成熟期穗数,提高小麦产量均具有显著的效果,磷石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液态甲醛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毒性和致突变作用,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液态甲醛腹腔染毒,7 d后测定睾丸脏器系数、精子数目、精子形态及精子畸形率及精子微核率。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2.0、20.0 mg/kg)甲醛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小鼠睾丸指数、精子数量明显降低,小鼠精子存活率、活动率都受到显著影响;中、高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液态甲醛对雄性小鼠的生殖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和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6.
杨蔚然  许雯婷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81-10984
[目的]优化派间杂种黑白杨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黑白杨3种不同基因型组培苗叶片及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及外植体状态对其生根、侧芽生长及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结果]1/2MS+IBA0.4mg/L+NAA0.1mg/L对黑白杨的4号基因型是最优的生根培养基;MS+6-BA0.8mg/L+NAA0.2mg/L是诱导黑白杨茎段侧芽生长的最优培养基;MS+6-BA1.0mg/L+NAA0.1mg/L是诱导黑白杨叶片再生不定芽生成的最适培养基。[结论]建立了完整的黑白杨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7.
研究隆朋麻醉对犬4种促炎因子(IL-1β、IL-2、IL-8及TNF-α)的影响。12只健康犬分别于麻醉前(0 h)、麻醉后0.5、2、8、24、48、72 h及120 h共8个时间点,空腹采5 mL血离心取血清,动态检测IL-1β、IL-2、IL-8及TNF-α水平。结果为:IL-1β组只有麻醉后2 h的血清中IL-1β浓度显著低于0 h对照值(P0.05),其他各组的IL-1β浓度虽低于与0 h对照值,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L-2在麻醉后出现下降趋势,在麻醉后48 h显著低于0 h对照值(P0.05),之后开始上升并于120 h基本恢复正常。IL-8组各时间点与0 h对照值比较皆差异不显著(P0.05)。TNF-α在麻醉后出现下降趋势,其中24、48 h与0 h对照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48 h后出现上升趋势,72 h与0 h对照值比较已差异不显著(P0.05),120 h基本回复正常。隆朋单一麻醉对犬4种细胞因子存在一定影响,各细胞因子在120 h后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利用北京爱地公司提供的泌乐多对怀孕母猪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泌乐多可有效改善母猪消化机能,避免便秘引起的乳汁差,显著提高母猪产活仔猪数、出生重及断奶重。  相似文献   
49.
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探究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实验设计如下:以大蒜鳞茎作为诱导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三因子三变量(秋水仙素浓度、光照处理时间、根尖长度)的多倍体诱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1%,全光照,根尖的长度为6mm范围时的诱导效果最佳。此研究结果可为在我国尚未被真正作为经济作物并形成相应产业得到开发的大蒜多倍体育种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实用借鉴。  相似文献   
50.
日光温室营造一个适应蔬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在一定限度内对温室内部的光、热、水和气都能起到调节作用,使之能在大多数气候条件下顺利生产新鲜蔬菜。但是外界的气象条件严重的影响着温室大棚的小气候及各种作物的生长,在很多情况下也会由于气候因素造成温室灾害,根据滕州市多年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对日光温室黄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