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白菜根肿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种人工接种方法对大白菜根肿病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蘸根法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最高;菌土法随菌液浓度升高,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增加;浸芽法无论发病率还是病情指数均最低;注射法接种后50天调查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明显高于30天的调查结果。注射法在4种接种方法中操作最简单,适合育种中对大量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72.
地衣芽孢杆菌W10菌株具有较高的β-甘露聚糖酶活性。采用PCR技术从W10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 017 bp甘露聚糖酶基因manW10,其编码338个氨基酸。以pET-22b(+)为载体和pelB为信号肽,将manW10转入EscherichiacoliBL21(DE3)中进行表达,经IPTG诱导酶活性达19.73 U.mL-1。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较纯的β-甘露聚糖酶,其分子质量约为38 ku。  相似文献   
73.
二次枝梗分化期低温对双季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二次枝梗分化期遭遇低温对双季早稻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5、16、17、18、19、20、21℃等5个温度梯度,通过测定早稻发育期、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花粉育性和产量构成等要素,研究了低温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8℃以下低温处理导致早稻孕穗时间缩短、孕穗到抽穗始期之间的时间延长,而抽穗后的生育进程加快,大于19℃只有处理3 d以上生育进程才会较明显变化。15~18℃处理1~3 d均会降低水稻叶绿素含量,且处理时间越长影响越大。19℃处理4 d以上或者当温度大于20℃时处理5 d以上早稻叶绿素含量才会受到影响。18℃及以下低温处理均会导致花粉不育率增加,且处理温度越低或时间越长花粉育性受影响越大,而19℃以上温度处理对花粉育性无影响。15℃/3 d、17℃/3 d的低温处理均降低了水稻的光响应能力,19℃和21℃处理对水稻的光响应能力无明显影响。处理温度低于18℃时,处理1 d以上的处理就会对产量产生明显影响,而19℃和20℃处理4 d及以上,21℃处理5 d,才会对早稻产量产生较明显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74.
为探索头季稻不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7年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20、40、60 cm的留桩高度分别机械和人工收割头季稻。在再生稻的生长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生产管理,观测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状况,成熟时取样考种和收割测产。结果表明,相同的留桩高度无论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械收割,再生稻的生育期趋于一致;在留桩高度为20~40 cm,留桩高度低的再生稻比留桩高度高的再生稻生育期有偏迟的趋势;从不同头季稻的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可以看出,40 cm留桩高度的再生稻有较好的产量表现,其中人工收割留桩高度40 cm的再生稻产量最高,为4 881.5 kg/hm~2。  相似文献   
75.
农田土壤酸性、酸雨、空气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昌农田保护区2005~2006年土壤要素、酸雨pH值及空气SO2浓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土壤酸性、酸雨pH值、空气SO2三者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空气SO2浓度与酸雨酸性强度有极显著的负向关系;农田土壤pH值与同期的空气SO2、酸雨pH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认为,空气中SO2排放、酸雨是南昌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中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植物特有的IQ67结构域蛋白(SUN)家族成员是钙传感器的下游靶标,能够参与植物发育和基础防御反应。本研究通过黄瓜基因组新组装版本(v3.0),对黄瓜SUN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SUN基因家族包含29个成员,编码的蛋白均含有保守的IQ67结构域。黄瓜SUN家族成员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响应激素和胁迫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分析公共已发表的转录组数据,本研究发现SUN家族基因可能在黄瓜果实生长发育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SUN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对引进的11个黄心春结球白菜进行比较试种,通过对11个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及耐抽薹性、抗病性、丰产性的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极品旺春、寒冬、金峰的综合性状较优良,也适合出口加工基地种植.  相似文献   
78.
为了明确地衣芽孢杆菌W10及其抗菌蛋白对苹果贮藏期重要病害的防治作用,进行了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的抑制以及对轮纹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W10菌液、培养滤液、抗菌蛋白对2种病菌的形态、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都有明显的破坏或抑制作用,其中抗菌蛋白的作用最强,5倍稀释液可以完全抑制病菌菌丝生长,20倍液对病菌产孢或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100%。菌液、培养滤液与抗菌蛋白对病菌菌丝形态的破坏作用相似,都可以使菌丝细胞原生质收缩、肿大呈泡囊状、细胞壁破损导致原生质外泄,甚至菌丝断裂。W10细菌液或抗菌蛋白能够明显抑制果实病斑的扩展,用其浸果后接种病菌,贮藏90 d时,抗菌蛋白对轮纹病的防效仍达到50.0%,与多菌灵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9.
80.
早熟耐热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熟耐热大白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耐热8号净菜产量最高,而且高抗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生育期50~55d左右,适合当地夏季种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