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优点 通风和保温本身就是很矛盾的问题,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养殖户常常为了保温而忽略通风,结果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多发。治疗呼吸道疾病是很棘手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呼吸道疾病会引起禽的气囊炎,而在饮水给药时,药物经过吸收进入血液,能够达到气囊的则很少。这是呼吸道疾病难以治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混菌固态发酵法降解菜籽粕中硫苷及中性洗涤纤维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米曲霉与绿色木霉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量40%,接种比例(米曲霉∶绿色木霉)1∶1,发酵时间96h,接种量30%和培养温度30℃。在此条件下硫苷的降解率达到90.71%,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达到20.65%。[结论]该研究可为固态发酵法生产高品质菜籽粕饲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3.
转基因植物疫苗与转基因植物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94.
95.
96.
<正> 1985年7~9月,新疆地区某鹿场哺乳仔鹿发生了一起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性较大、致死率很高的疾病。经动物接种及血清学检验,证明由O_(78)型大肠杆菌所致的急性败血性大肠杆菌病,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
<正> 自1983年开始,新疆塔里木垦区的绵羊发生一种以视觉扰乱,目盲,眼结膜角膜炎及并发胸膜肺炎和心包炎为特征的疾病,仅87、88的两年中,在1234只绵羊中共发病1222头,共死亡781头。我师35团曾邀请八一农学院邓普辉、邹万荣、何国协教授及胡仁山老师共同会诊,通过病原分离及防治的大量工作,逐一排除了绵羊的梅迪病、衣原体病、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传染性地方性肺炎,并经饲养和饲料调查及病羊血清β—胡萝卜素、维生素A测定与防治,确诊为维生素A缺  相似文献   
98.
FMDV结构基因P1的克隆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RT-PCR法获得阿克苏(Akesu/O/58)FMDV结构基因P1,将该基因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P1基因、Kozak序列等插入中间表达质粒pB in438,构建重组中间表达载体pB inP1。采用三亲融合法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 inFMDV-P1。结果表明:P1基因为2 208 bp。重组中间表达载体pB inP1经BamHⅠ/SalⅠ双酶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表明P1基因、Kozak序列等已插入pB inP1。在含50mg/L卡那霉素、25 mg/L链霉素和50 mg/L利福平的YEB培养基上筛选及对融合农杆菌质粒进行P1基因的PCR检测,证明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 inFMDV-P1构建正确。  相似文献   
99.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金宇集团内蒙古生物药厂分别按500 ID50、1000 ID50、1000 ID50攻毒剂量各进行3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Ⅰ)的PD50效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0ID50攻毒剂量组有2批疫苗达到了3 PD50,1 000 ID50攻毒剂量组有1批疫苗达到了3 PD50.  相似文献   
100.
漫岗黑土区坡耕地中雨季浅沟发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典型黑土区雨季的浅沟侵蚀非常严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分析坡耕地中浅沟的发育机制以及浅沟造成的实际水土流失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典型黑土区3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坡长小区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雨季浅沟的发育机理,结果表明:由微地形起伏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造成的一定范围内的水流汇集是漫岗黑土区发生浅沟侵蚀的主要原因,集水线处垄沟内的泥沙淤积使该处的水道连通是诱发浅沟侵蚀的直接原因;而只量算浅沟体积得到的侵蚀量并不能真实的反映浅沟侵蚀实际的破坏力,其汇水坡面上的侵蚀量也相当客观,甚至大于沟道的侵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