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1篇
  68篇
综合类   120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乙烯利促进番茄成熟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株喷洒、涂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三种方式,研究比较了番茄不同的熟期、乙烯利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喷洒、涂抹方式的催红效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以果实转色期,浓度2000mg/kg,25-28℃条件下为宜。通过乙烯利处理,能促进茄红素形成,加快果实成熟,增加前期效益。  相似文献   
62.
 重点对国内外砂石、土层、秸秆、塑料薄膜、化学覆盖物等5种覆盖物的覆盖方式、覆盖技术及覆盖后对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增产效果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同时提出今后旱地覆盖栽培技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是:新型降解地膜的研制和应用;秸秆地膜组合覆盖方式与技术研究与推广;新型化学覆盖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3.
施肥对云南洱海流域蒜田土壤氨挥发和大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及施氮量对大蒜产量的影响以及蒜田的氨挥发排放特点,实现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的最小环境代价。  【方法】  田间试验在云南省大理市进行,试验设不施肥 (CK);常规施肥 (N、P2O5、K2O分别为675、180、150 kg/hm2,CF);减少20%的CF处理化肥用量 (N、P2O5、K2O分别为540、144、120 kg/hm2,T1);T2处理是将 T1 处理中的氮以有机肥替代;T3处理是将T1 处理中的磷以有机肥替代;T4处理是按有机肥当季矿化率 25% 折算,以有机肥替代 T1 处理中的氮投入; T5处理是按有机肥当季矿化率 25% 折算,以有机肥替代 T1 处理中的磷投入;T6处理是以控释肥替代 T1 处理中的化肥氮,共8个处理。T2和T4处理为单施有机肥,总氮投入量分别为540和2160 kg/hm2;T3和T5处理为有机无机肥配合,总氮投入量分别为540和1224 kg/hm2。每季大蒜施肥4次,每次施肥后,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吸收、分析田间氨挥发排放量,在收获期对大蒜进行测产。  【结果】  CF处理的大蒜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处理,除对照外,其他6个处理的大蒜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蒜田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每次施肥后的7 天内,整个生育期氨挥发速率峰值变化范围为2.21~9.83 kg/(hm2·d)。不同时期氨挥发累积排放量也存在差异,基肥期氨挥发损失量为4.93~27.77 kg/hm2,第1次追肥损失量为3.24~19.55 kg/hm2,第2次追肥损失量为2.80~18.57 kg/hm2,第3次追肥损失量为3.60~15.29 kg/hm2。CF、T1、T2、T3、T4、T5和T6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71.76、52.30、30.56、53.65、44.67、59.95和40.22 kg/hm2,氨挥发损失分别占施氮量的10.63%、9.48%、5.50%、9.72%、2.02%、4.80% 和7.30%。CF处理的氨挥发量和氨挥发损失比例明显高于其他6个处理;在其他6个处理中,氨挥发量的顺序为T2 < T4 ≈ T6 < T1 ≈ T3 < T5 (P < 0.05)。  【结论】  洱海地区常规施肥获得的大蒜产量显著高于减量和有机肥替代施肥模式,但其氨挥发量和损失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模式。T1~T6处理中,大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氨挥发量和损失率却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大也会显著增加氨挥发量和氮损失率,在高量有机肥中配合尿素显著增加了氨挥发量和氮素损失率。因此,氮素施用量决定着氨挥发损失量。综合考虑农学和环境效益,在洱海流域,减少常规氮肥用量的20%,并以有机肥氮替代全部化肥氮为适宜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4.
国内外城市再生水灌溉绿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归纳介绍了我国城市再生水灌溉绿地的科研进展、重点城市推广应用现状和趋势,国外城市再生水灌溉绿地系列标准和主要国家利用再生水进行城市绿化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65.
为探究大薸对奶牛场废水的净化效果,该研究选用温室模拟培养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大薸对奶牛场废水中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去除效果及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对于奶牛场3种实际废水(原水、厌氧池和氧化塘废水),大薸整体呈现良好的净化效果,废水中大部分ARGs的绝对丰度呈现正去除效果,在原水、氧化塘废水和低浓度厌氧池废水中,大薸处理后ARGs绝对丰度(lg值)分别下降0.25(ermA 和fexA)~3.66(blaOXA-1)、0.08(blaTEM-1)~3.51(strB)和0.09(fexA)~4.07(strB),而对高浓度厌氧池废水,则仅有9/16的ARGs呈现正去除。经过大薸处理后,不同废水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均升高,废水中优势菌种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相对丰度下降,而Bacteroidetes 和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上升,相较于无植物处理组中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大。RDA分析结果表明,优势菌属(Hydrogenophaga、Flavobacterium、Bacillus和Gemmobacter)结合环境因子对ARGs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77.67%和78.57%,网络分析结果亦表明,ARGs变化与微生物和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因此,大薸对ARGs的去除是通过微生物变化和环境因子改变等多种作用共同驱动的。研究结果可为畜禽污水中ARGs污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植物生态处理技术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猪粪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以天津市某猪场为例,连续4年开展猪粪中7种主要重金属的定位监测,分析猪粪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季节性和周年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猪粪中重金属种类以锌(Zn)、铜(Cu)、铬(Cr)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 192.37±153.33)、(188.67±40.53) mg·kg-1和(83.76±58.79) mg·kg-1,铅(Pb)、镉(Cd)、砷(As)和汞(Hg)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含量分别为(4.51±2.57)、(0.98±0.75)、(0.22±0.04) mg·kg-1和(0.021±0.004) mg·kg-1。猪粪中主要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Zn含量的年度差异在秋季最小、冬季最大;Cu含量年度差异在春季最小、夏季最大;Cr含量年度差异在秋季最小、夏季最大;Pb含量年度差异在冬季最小、夏季最大;Cd含量年度差异在夏季最小、秋季最大;不同季节As和Hg含量的年度差异均表现明显,且在冬季差异最大。研究表明,猪粪中重金属含量受季节、生长阶段、饲料配比以及防病抗病等因素的影响,应从源头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用量,确保猪粪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和粪肥的农田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67.
利用臭氧-紫外处理污泥,在杀菌的同时增加了污泥中作物可利用成分,从而提高水培效果。研究表明,与霍格兰营养液相比,污泥经过臭氧-紫外处理(0、0.5、1.0、1.5、2.0、2.5 h)后,污泥水培有利于提高大叶木耳菜中维生素C、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40 d收获时,三者最高可分别提高0.43 mg·100g-1、7.70 SPAD和5.35 mg·g-1;随臭氧-紫外处理污泥时间的延长,植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增加,与处理0 h组相比,处理2.5 h组在第40 d收获时两者分别提高7.90、6.71 g·株-1。第40 d收获时,除未经臭氧-紫外处理实验组大叶木耳菜中粪大肠菌群个数高出标准限量值,其他污泥处理组及霍格兰营养液处理(CK)组植株中粪大肠菌群个数均符合标准。综合考虑大叶木耳菜产量、品质、卫生学指标及污泥处理成本,臭氧-紫外联合处理0.5 h的污泥更适合水培大叶木耳菜。  相似文献   
68.
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中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是一条清洁高效的秸秆能源化利用途径。为了研究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的现状,笔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简述了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发酵原料的分布特征及特性、发酵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发酵工艺类型及特点、沼气利用状况等发展现状。同时,对比当前欧洲先进的沼气发酵工程特点、借鉴欧洲沼气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论述了中国秸秆沼气工程发展中现存的原料收集与处理、工程运行管理等问题,并对中国沼气工程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9.
皂角苷对几种生活污泥中Cu和Zn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皂角苷对污泥中Cu和Zn去除的机制,采用化学淋洗的方法研究皂角苷浓度(0~7%)、p H(2~6)、振荡时间(0~48h)、温度(10、25、40℃)和提取次数(1~4次)对四种生活污泥中Cu和Zn去除率的影响,分析去除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并监测去除过程中浸出液p H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次淋洗条件下,皂角苷对Cu的去除率大于Zn;皂角苷溶液的p H对Cu的去除没有显著影响,而Zn的去除率在p H下降到2时明显增加;Cu经过6~12 h的振荡就能达到最大去除,Zn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振荡(48 h)才能达到较好去除;提高振荡温度,Cu的去除率降低而Zn的增加;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Cu和Zn的去除率均增加,Cu的去除以第1次提取为主,Zn的4次提取均有较好效果,用3%的皂角苷溶液连续4次提取后,Cu和Zn的累积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32.61%和39.32%;增加振荡时间、提高振荡温度、增加提取次数以及降低皂角苷溶液p H均能降低浸出液的p H。经过3%的皂角苷溶液的提取,污泥中各形态Cu的含量均减少,其中66%以上的酸溶态被去除;而Zn的酸溶态含量减少不明显,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均有所降低,但以残渣态的减少为主。  相似文献   
70.
研究阐述了欧盟在畜禽养殖废弃物管理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和先进的生态补偿经验,结合中国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得出合理规划布局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尽快配套制定畜禽废弃物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宣传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启示,为中国构建完善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管理体系,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