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4篇
  8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浅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总结了大学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内涵、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对项目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基地主导型、培训主导型和培育农协型五种大学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大学主导型科技推广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22.
携菌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田间评价了携带昆虫致病细菌的松毛虫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寄生能力与未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无显著差异。释放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的防治效果比单纯释放赤眼蜂的高,最高达15.21%,平均为13.95%;携带病原细菌的赤眼蜂在田间的寄主搜索和寄生活动有助于病原细菌在田间的扩散,从而提高残留玉米螟幼虫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23.
河南浚县种蜂场通过努力,继蜂蜜、蜂王浆出口之后,又上马了蜂花粉出口加工生产线。近日该厂与江苏、上海两家进出口公司签订了1999年出口100t蜂花粉的合同,从而结束了河南不出口蜂花粉的历史。浚县种蜂场始建于70年代,是集养蜂科研,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养蜂服务,产品加工出口为一体的全民企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达一定的加工规模,设有蜂蜜、王浆、蜂蜡等生产线,还开发有王浆冻干粉、蜂蛹、蜂胶、蜂花粉等系列蜂产品。近些年,由于该厂重视产品质量,稳固提高蜂产品的出口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1990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  相似文献   
324.
以某种型号的汽车冷却水泵为研究对象,观察耐久性试验时汽车水泵的失效现象,发现轴封处密封件因为水封出现干烧现象而损伤.为研究该汽车水泵失效原因,以时均N-S方程作为控制方程,采用SST k-ω双方程湍流模型及均相流空化模型对汽车水泵内空化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高速工况下,叶轮后盖板与机械密封之间出现了压力缺失,产生气体,导致橡胶件处水封流动不充分,发生空化现象.文中通过增加泵壳扰流筋及挡水环,改变叶轮平衡孔位置及平衡孔大小,并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优化结果表明:改变叶轮和泵壳模型,使得叶轮和密封件之间液体流动更加充分,改善了密封件处的空化性能,消除失效现象.研究成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5.
松毛虫赤眼蜂对三种农田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的安全性,室内评估了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3种药剂对其成蜂的急性毒力以及田间推荐使用剂量对赤眼蜂各发育阶段的间接影响,并模拟自然情况,测定了不同残留期的3种药剂对赤眼蜂存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C50进行评估,对松毛虫赤眼蜂毒力最高的为阿维菌素,其次是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毒力最小;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安全系数分别为0.017、0.066和69.175;在推荐使用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含有不同发育阶段赤眼蜂的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后,平均羽化率最高为90.43%,其次是高效氯氰菊酯为56.46%,阿维菌素仅为9.84%;接触0~7 d残留期阿维菌素的玉米叶片24 h,松毛虫赤眼蜂全部死亡,无米蛾卵被寄生,但接触3~7 d残留期氯虫苯甲酰胺的玉米叶片,赤眼蜂的死亡率和寄生米蛾卵数量与清水对照无明显差异.表明在实施释放赤眼蜂的害虫综合治理方案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阿维菌素,而氯虫苯甲酰胺对赤眼蜂风险性极低,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26.
测定了9种杀细菌剂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植霉素200mg/L比其它药剂种子处理效果要好,防效达到43.2%。温室苗期人工接种发病后喷药的结果表明:77%可杀得500倍液、细菌清200mg/L,农用链霉素300mg/L,新植霉素200mg/L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0%、71.4%、64.0%和79.9%,新植霉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27.
为探讨不同浓度Ca2+对马鹿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塔里木马鹿冻融精子为试验材料,将精子分别悬浮于含不同浓度Ca2+(0、1.1、2.2、3.5、5.0 mmol/L)的台氏液(sp-TALP液)中,在培养0、2、4 h时,采用金霉素(CTC)染色法评价精子获能状态,采用SDS-PAGE分离精子膜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1、2.2 mmol/L有利于精子活力的维持(P<0.05),精子获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浓度组(3.5、5.0 mmol/L;P<0.01),精子存活时间最长(P<0.01),但高浓度Ca2+(5.0 mmol/L)对精子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精子获能率极显著低于低浓度组(P<0.01),精子存活时间最短(P<0.01);另外,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精子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培养2、4 h时,1.1 mmol/L组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高浓度Ca2+(3.5、5.0 mmol/L)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所需的适宜Ca2+浓度为1.1 mmol/L,且获能过程中Ca2+的存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8.
【目的】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是目前生物防治中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种寄生性天敌。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其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论文旨在明确两种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功能反应及数值反应参数,为不同地理种群赤眼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松毛虫赤眼蜂黑龙江种群(TD-HLJ)和江苏种群(TD-JS),以米蛾卵为供试寄主,研究两个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功能反应与数值反应,并利用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控制作用指数(IIPC)对两个不同地理种群松毛虫赤眼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功能反应结果表明,TD-HLJ和TD-JS种群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TD-HLJ种群最大寄生量为186.78粒/d,比TD-JS的最大寄生量高75.68粒/d。数值反应研究表明,不同米蛾卵密度对松毛虫赤眼蜂TD-HLJ和TD-JS种群的寄生、发育及繁殖有显著影响,米蛾卵密度为1粒时是TD-HLJ和TD-JS种群羽化的临界值,米蛾卵密度为5和10粒时分别是TD-HLJ和TD-JS种群繁殖的临界值。采用I和IIPC分析松毛虫赤眼蜂的控制作用,TD-HLJ和TD-JS种群的I值均随着米蛾卵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对照TD-HLJ和TD-JS种群的I值分别为68.70和49.20,即TD-HLJ种群的下一代数量比TD-JS种群的数量多19.5倍;TD-HLJ和TD-JS种群的IIPC值均随着米蛾卵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随着卵密度的增加,TD-HLJ和TD-JS种群对寄主卵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小。【结论】综合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结果,松毛虫赤眼蜂TD-HLJ种群比TD-JS种群具有更好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329.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辣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方法]以从尼日利亚采收的传统印度辣木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培养温度、光照、种子脱壳、多菌灵处理等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污染率的影响,探讨辣木种子最佳萌发条件。[结果]20℃和40℃条件下浸种,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从第2天开始萌发,到第7天结束萌发,萌发率最高;在试验范围内浸种时间对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32℃条件下培养,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在第2天开始萌发,萌发率最高;多菌灵能够抑制种子的污染,但是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种子萌发率和污染率没有显著影响;全天光照和全天黑暗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种子剥壳后培养萌发早,出苗整齐,到第4天萌发率达到最大值。[结论]辣木种子最佳萌发的培养温度为32℃左右;选用1 000倍的多菌灵浸泡种子即可达到杀菌的目的;光照和有无种壳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30.
冷冻南极磷虾是南极磷虾船载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能够较好的保存热敏性活性物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冷冻南极磷虾的冻结、贮运、解冻及贮运期间温度波动等都会影响冷冻南极磷虾的品质和深加工利用。综述了冷冻南极磷虾加工技术、贮藏技术、品质评价、品质变化、解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其加工利用和品质的因素,分析了目前冷冻南极磷虾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冷冻南极磷虾的加工贮运、品质控制、后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