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广西番石榴园桔小实蝇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广西南宁地区桔小实蝇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方法]在番石榴园采用定点系统调查法,以实蝇引诱剂为材料对桔小实蝇成虫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研究诱蝇剂、果实套袋、清园捡拾落果、适时喷药等方法对该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桔小实蝇在广西南宁有2个为害高峰期(5~6月、8~9月)。诱蝇剂诱杀雄虫、适时喷药、套袋、清园捡拾落果等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后,番石榴园的虫口密度大幅下降;2008年6月桔小实蝇为害高峰期,科研基地番石榴为害率仅为6.67%~7.33%,而对照区为90.53%~98.00%,防治效果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不仅初步挽回了番石榴产量的损失,也为在该地区制定防治桔小实蝇的整体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秀林  廖冬晴  杨秀英  林莲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222-3224,3228
在贫困地区的新开发蔗区中由于蔗农没有很好地掌握科学种蔗的知识,从种植到收获的各阶段中未能按照甘蔗生长的需要进行科学施肥,没有根据甘蔗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加上也没有认真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导致甘蔗产量偏低.糖厂及有关组织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在群众中做好技术的宣传普及与推广应用工作;选择好示范户,并做好...  相似文献   
13.
木薯是全球年产亿吨以上的七大作物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针对木薯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论述广西发展木薯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划分广西木薯生产的最适植区、适植区、零星种植区、不可植区。东起梧州,经藤县、桂平、上林、马山、到百色再折向桂西南的大新一线以南地区,为最适植区,该线以北至北起信都、向西经昭平、象州、鹿寨、柳城、宜山、环江、天峨、凤山、凌云、田林再折向北到广西与贵州边界的南盘江一线,为适植区;最适植区和适植区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70%以上,宜充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合理发展木薯产业,并抓好良种、高产配套技术、减少土壤冲刷等各个技术环节,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饲养和果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观察黑盾守瓜的生物学习性。结果表明,此虫每年发生一代,以当年羽化的成虫在龙眼树冠上越冬。成虫以为害春、夏梢为主,有多次交尾习性,寿命可长达19个月;卵产在2-10cm深的表土层中,每雌卵量可达964—1517粒,卵的孵化需要潮湿、黑暗的条件,历期6—8天;幼虫共5龄,分布于5-20cm深的土层中,为害龙眼的菌根,历期18—26天,高峰期为5-7月;蛹化于表土层中,历期7-11天。此虫主要分布在桂南、桂西南一带,并有逐步蔓延扩散的趋势。控制其发生的天敌主要有蚂蚁、步甲、泥蜂和一种霉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传统的经营方式下,我区的害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农民缺乏科学防虫技术;由于过分依赖化学防治而出现的“三R”问题;对害虫的防治指标研究不足等问题。论述了在“两个根本性转变”机制下害虫防治工作应贯彻IPM原则,推广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加强主要害虫的数量动态管理及经济阈值研究;实施生态农业开发,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Targioni)]是桃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广西南宁一年发生4代,以雌成虫越冬;2月下旬-3月初为第1代若虫孵化盛期,是化学防治最有利的时机。每雌平均产卵100粒左右,卵期6-10 d,雄蛹期(含前蛹)5-7 d,雌成虫寿命31-36 d,雄成虫寿命短,仅1-2 d。已知天敌有日本方头甲、细缘唇瓢虫、整胸寡节瓢虫、蚜小蜂、丽草蛉、捕食螨等,对该蚧虫起一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又名鸡矢果、芭乐、拔子,实生品种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引种我国台湾省培育的新品种,如新世纪番石榴、珍珠番石榴、水晶番石榴等。在我国热区,番石榴一般每年开两次花,人们把春季的花称正造  相似文献   
18.
澳洲瓢虫对吹绵蚧密度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瓢虫成虫随着吹绵蚁雌成虫、卵及若虫密度的增加,取食量也相反增加,每头瓢虫成虫对吹绵蚧上述各虫态的日均最高取食量分别为9.33头、407.33粒及11.67头;每头瓢虫的日均取食量Na与吹绵蚧的密度Nt之间的关系呈负加速曲线,其密度功能反应的数学模型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即分别为:Na=1.84Nt/(1+0.2096Nt);Na=5.092Nt/(1+0.0127Nt);Na=1.343Nt/(l+0.1253Nt)。  相似文献   
19.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筛选出无病虫害、周期长、叶600片以上、自种植到开花达12年以上的剑麻单株作为优良株系,利用其株芽苗作为良种提纯复壮的母株,经密植、疏植,待株苗抽出30张叶片后再用特制工具对母株苗进行钻心、纵切,促其抽生腋芽苗,最后取其腋芽苗培育生产用苗.经提纯复壮的苗木,具有优良品系的特征,麻田长势均匀、生长周期较长、经济效益好.剑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是搞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特别注意对新害虫——新菠萝粉蚧的防治,以及施用石灰,在每次麻片收割时保留其上部60张左右叶片,使麻杆粗壮、叶片大而厚,达到麻片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广西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探讨了我区大规模种植龙眼以后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原则和措施。结果表明,广西龙眼主要害虫近年来种类增加了两倍(由原来的11种增加到现在的23种);危害是加重的趋势;分布则带有地区性的特点。防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农民缺乏科学防害虫技术;缺乏植物检疫和生物防治意识;化学防治中存在着用药针对性不强,缺乏科学的防治指标和不注意合理轮换使用药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在防治工作中贯彻综合防治(IPM)的原则和措施,以期取得“三高二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