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21.
苏菜豆4号是以81-6为母本,以苏地豆1号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早熟,花紫色,嫩荚扁棍形,荚绿白色,平均荚长13.4cm,宽0.8cm,平均单荚质量7.7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56.1d(天)。每667m~2鲜荚产量800~1200kg。田间对叶霉病和根腐病的抗性强。种子为扁椭圆形,平均千粒重为333.0g。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22.
苏青豇1号是以早熟的青豇80为母本,抗病性强的苏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植株蔓生,株高3.0 m左右。早熟,出苗至始收49 d左右,全生育期92 d左右。花紫色,种子红色。商品荚油青色,荚长65~75 cm,单荚质量29.7 g。豆荚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 kg左右。2018年通过江苏省园艺学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23.
中国南方菜用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豌豆是我国南方主要冷季食用豆品种,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适合中国南方栽培的高产、优质菜用豌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
油莎豆新品种苏油莎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喜温耐旱,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能源作物.通过对从国内外引进的8个油莎豆新品种在江苏沿海地区射阳县沿海滩涂的种植表现,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油莎豆新品种苏油莎1号.该品种具有高产、耐旱、含油量高、病虫害少等特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能源和饲料兼用的植物之一.总结了该品种在江苏沿海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5.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也是高效设施农业中的主要作物。常年栽培面积为4.67 万~6.00 万hm2(70 万~90 万亩),其中有10%左右用于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每年可创造1亿元经济效益。虽然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得到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仍缺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苏豇2 号是以早豇1号为母本,以苏豇78-29 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蔓生型豇豆新品种。2012 年7 月20 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26.
国内外小豆病虫害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豆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在出口创汇中占据一定比重。病虫害是限制小豆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对国内外小豆病虫害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7.
<正>苏菜豆3号具有中熟、高产、抗病等优点,花白色,荚绿白色,结荚集中,荚长22~30cm,单荚质量12.5g。播种至采收嫩荚约60d(天),采收期20~25d(天),一般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菜豆具有播期弹性相对较大,品种适应性较广,鲜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我国出口速冻豆类蔬菜主要品种之一。江苏省菜豆年种植面积2.7万hm2(40万亩)左右,每年的市场供应时  相似文献   
28.
陕西省地灵花叶病害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寄主鉴定、介体鉴定、电镜观察和生理性病害鉴定等方法,对陕西省地灵花叶病害进行了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灵花叶病害不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而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29.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行为教育角度,阐述了当前在我国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并结合当代未成年人的身心和行为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0.
高温浸泡土壤对连作大棚土体修复和病害防治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011年分别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泗水市和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开展塑料大棚内淹水的高温闷棚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使土壤容重、土壤毛管空隙比例极显著上升,土壤非毛管空隙比例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值极显著下降,土壤pH值下降,由弱碱性向中性水平发展;根腐病、立枯病、青枯病发病率分别下降了88.36%、76.33%、86.62%,纹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株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4.91%、73.51%、81.29%;高温浸泡土壤处理后的供试作物生长势均明显增强,原因可能是高温闷棚依靠温度和缺氧的双重作用,能够杀死大部分土传病原生物,尤其是高温的作用;地上部病害减轻的原因可能是水分浸泡土壤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优化,作物长势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力上升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