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以早实核桃‘鲁果1号’、‘绿岭’、‘上宋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日灼程度(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对果实青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灼对核桃青皮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鲁果1号’、‘绿岭’、‘上宋6号’青皮SOD活性分别以Ⅰ、Ⅱ、Ⅰ级最高;POD活性均以Ⅳ级最高;CAT活性以Ⅲ、Ⅱ、Ⅱ级最高;MDA含量以Ⅲ、Ⅰ、Ⅰ级最高.‘鲁果1号’、‘绿岭’和‘上宋6号’Ⅳ级日灼果的出仁率分别比未日灼果降低了3.97%、11.27%、9.09%,差异极显著.‘绿岭’Ⅱ、Ⅲ、Ⅳ级日灼果核仁总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来日灼果;‘上宋6号’日灼果均极显著低于未日灼果;‘鲁果1号’Ⅲ、Ⅳ级日灼果显著低于未日灼果.‘绿岭’Ⅲ级日灼果核仁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日灼果;‘上宋6号’日灼果均极显著高于未日灼果;‘鲁果1号’Ⅰ、Ⅱ级日灼果极显著高于未日灼果.3个品种中,仅‘绿岭’Ⅳ级日灼果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来日灼果.3个品种Ⅳ级日灼果日灼部位核仁颜色为黑褐色,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92.
以河南省许昌市3个类型5个品系的蜡梅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不同类型蜡梅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生产实践中科学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是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关键因素,当培养基中没有聚乙二醇时,花粉不能萌发;蔗糖不是蜡梅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因素,高浓度蔗糖还会抑制花粉萌发;硼酸和硝酸钙能够有效促进花粉萌发,在花粉萌发中起辅助作用;素心和红心类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3)2·4H2O 10 mg·L-1+H3BO3 20 mg·L-1,豫素1号、豫素2号、豫红1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5.38%、25.34%、23.4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02.31、297.64、285.68 μm;乔种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3)2·4H2O 5 mg·L-1+H3BO3 15 mg·L-1,豫乔1号、豫乔2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4.43%和24.93%,花粉管长度分别为288.27 μm和286.37 μm。综合比较,5种花粉受培养基中相同因素影响的趋势相同,但在最适宜条件下,素心类型蜡梅的花粉活力较好,其萌发情况略好于其他2种类型。  相似文献   
93.
土壤pH是土壤在其形成过程中受生物、气候、地质、水文等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重要属性,是土壤化学与肥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空间插值分析2008(2005—2008)年和2018(2015—2018)年两个时间段中大量的吉林省土壤样品数据,明确了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pH的时空变异特征,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1978年)进行对比,分析了土壤pH的变化趋势。时间上看,从1980年至今的近40年间,土壤平均pH从pH1978-pH2008的每年下降0.03个单位变化至pH2008-pH2018的每年下降0.02个单位,2008—2018年的10年间虽然农田土壤的平均pH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前30年(1978—2008年)时间相比较,酸化趋势有一定的减缓。不同类型的农田土壤的pH下降程度不同,草甸土、水稻土的pH下降较大,降低了1.3、1.6个单位;黑土的pH下降了大约0.4个单位;白浆土和暗棕壤酸化程度相对较小;而盐碱土pH却上升了1.5个单位,从pH1978-pH2008的每年增长0.01个单位变化为pH2008-pH2018的每年增长0.12个单位,盐碱耕地盐碱化有加重趋势。在空间上,吉林农田各耕层土壤pH整体上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酸性土壤占耕地总面积的5.7%,弱酸性土壤占36.9%,中性土壤占32.4%,弱碱性占24.3%,碱性土壤占0.7%。与2008年相比较,酸性土壤下降了1.6个百分点,弱酸性土壤上升了2.9个百分点,中性土壤上升了2.5个百分点,弱碱性土壤下降了4.2个百分点,碱性土壤上升了0.4个百分点。在农业上应该积极地控制化肥的过量施用并合理添加有机物料如秸秆和有机肥,从而缓解土壤酸化和碱化的趋势,以实现吉林省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养分平衡的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94.
通过查阅文献、人物访谈、专家咨询等方法,借助KJ法汇总整理得到大学生对高校宿舍家具的现有问题和功能需求,同时引入FAST模型对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建立FAST功能树,将功能需求映射为21项相应的功能项目,以便对宿舍家具设计进行指导。使用Kano模型对高校宿舍家具21项功能项目进行分析,得到其所对应的质量类别,并对其依据满足需求、生产加工和成本控制等条件进行优先级的排序,且优先级层级会发生动态的变化。高校宿舍家具的功能要素配置需充分考虑不断变化着的用户需求,以期为宿舍家具的功能设计及指导生产提供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盆栽条件下不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品种的光合特性,为蜡梅盆栽(景)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以2个不同花色、叶形的蜡梅品种‘鄢陵素心’(C. praecox’Yanlingsuxin’)和‘鸿运’(C. praecox’Hongyun’)4年生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在4—11月对其光响应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蜡梅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无明显差异;初始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等数据表明,2个蜡梅品种均有一定的耐荫性,较适宜盆栽。  相似文献   
96.
【目的】4氯酚(4-CP)是典型的环境有毒有害污染物,拟制备高效灵敏的4-CP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方法】基于不同的纳米碳基材料[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石墨烯(Thin graphene, GR)]进行组合,结合纳米金颗粒(Gold nanoparticles, GNPs),以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为辅助粘合剂进行玻碳电极(Glass carbon electrode GCE)的修饰,比较所得修饰电极对4-CP的电化学检测性能。【结果】通过分析修饰电极对4-氯酚(4-Chloro phenol, 4-CP)电化学峰电位及峰电流,与纳米碳基材料的关系,构建氯酚在纳米碳基材料表面的动力学传质路径,借助电镜表征手段,表征纳米碳基材料对有机氯酚可能的催化作用机理,获得高效稳定的氯酚电化学传感器,并对纳米碳材料与催化机理关系形成新颖的认识。【结论】所获得纳米碳基与纳米金复合材料制备的氯酚电化学传感器在pH为3的溶液中采用CV法对4-CP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0~480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