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耕地对未来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农业生产功能的发挥十分重要。选取具有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地貌特征的子长县为研究对象,以农村居民点图斑为研究单元,基于核密度估计、GIS空间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结合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耕地利用条件及两者的空间组合特征划分4种整理区域并提出了差异化的土地利用对策。结果表明:集聚发展区应引导农户的集中居住,加强耕地的规模化利用;内部改造区应立足于自身的挖潜,加强土地的综合整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合并组建区应引导农村居民点跨界迁移和撤并,并引导耕地的集中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生态迁移区农村居民点应采取整体搬迁的形式进行整理,耕地利用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分区结果和差异化利用对策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和耕地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为揭示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了同一茶园习惯施肥(CF)、微生物有机肥配施控释复合肥(MC),在冬季至夏季3个时间点[11月14日(CF1、MC1)、3月1日(CF2、MC2)、5月15日(CF3、MC3)]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共获得311211956条高质量测序数据和1763759个Unigenes。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表明,MC1和CF1的土壤微生物基因丰度聚为一类,其他独聚一类。不同季节,CF和MC的细菌、古菌、真菌分别占微生物总数的88%~89%、0.8%~2.0%、0.02%~0.10%;古菌数量逐渐增加,真菌数量先增加后降低。CF2、CF3的古菌数量分别高于MC2、MC3,而真菌数量相反;CF2、CF3的细菌、真菌丰度分别显著低于MC2、MC3,古菌丰度相反。MC1、MC2、MC3之间的细菌、古菌、真菌丰度存在显著差异,而CF1与CF3的真菌丰度接近。相较于CF,MC提高了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装甲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疣微菌门、浮霉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古菌中的奇古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广古菌门、泉古菌门、深古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真菌中的毛霉门、捕虫霉门、隐真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总体上,CF和MC优势细菌门、优势古菌门、优势真菌门相对丰度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施肥方式性变化规律;微生物有机肥配施控释复合肥可以提高土壤细菌丰度、真菌数量和丰度,降低古菌数量和丰度,改变土壤优势菌群的组成,为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提高茶树养分利用率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本试验以中柑所5号及其亲本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适用于中柑所5号鉴定的核心引物9对,其中5对引物(CSS038、SS16、CSS052、SS9、CSS014)表现同父本带型,3对引物(CSS020、SS12、CSS037)则表现同母本带型,1对引物SS2出现父母本之外的新带型,建立了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中柑所5号的DNA指纹图谱。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和DNA指纹图谱,我们鉴定出两个分别来自资阳和简阳的某苗圃的未知苗木样本为中柑所5号。  相似文献   
54.
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长江中游监利江段四大家鱼繁殖行为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并了解水文过程刺激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指标量化范围,于2014—2016年的每年5—7月,在长江中游监利断面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同时,对采集到的四大家鱼卵苗与流量以及水温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在20~24℃,流量日增长率为1 125 m~3s~(-1)d~(-1)及以上,涨水持续时间为3 d及以上的涨水过程情况下,可刺激家鱼发生大规模繁殖。而两次涨水过程间隔仅为1 d时,涨水持续时间和流量日增长率无论高低,持续2次涨水过程对家鱼繁殖行为也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5.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成为动物养殖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动物疫病的存在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动物产品质量.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检疫和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阻断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动物养殖中,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依据疫情情况,制定明确...  相似文献   
56.
城市森林健康发展在城市品质提升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选择衡量城市森林健康发展和城市品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对城市森林健康发展指标进行分类,最后建立了我国城市森林健康发展与城市品质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健康发展指标可以分为城市森林规模发展、城市森林建设、城市森林价值衍伸3类;2)城市森林建设和城市森林价值衍伸对城市硬品质的提升有正向驱动效应,同时通过提升城市硬品质为中介变量可以间接提升城市软品质;城市森林规模发展可以提升城市软品质。  相似文献   
57.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包括猪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和外耳炎型等。1病原该病的病原为链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链状。多数无鞭毛,不形成芽孢,革兰氏阳性。该菌的抵抗力不强,60℃经30分钟即可杀死,常用的消毒  相似文献   
5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 (HC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死率高 ,传播迅速 ,蔓延地区广 ,对养猪业构成了极大威胁。本病自 1 83 3年在美国首先被发现〔1〕,迄今仍在世界上大多数养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 ,我国的猪瘟疫情在近 2 0年中也呈现新的发病趋势 ,表现为症状、病变的非典型化和复杂化 ,给猪瘟的控制带来了新的难度〔2〕。为了有效地控制猪瘟的发生 ,需要寻求一种可靠、准确、快易的诊断方法。而目前检测猪瘟病毒抗原的直接荧光抗体技术主观性强 ,需要特殊仪器 ,且对判定结果的解释难以标化 ,同时美国研制的单抗…  相似文献   
5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的建设也需要朝着多方面多角度发展,并要更加注重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更佳的生活环境。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和论述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技术,只有具有良好的栽植和养护技术,才能够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发挥其作用,创建绿色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60.
对羊破伤风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作一介绍,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