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56篇
  50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61.
通过对永吉县森林资源惨遭破坏原因的调查,找到了破坏森林资源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蚕食森林、招商引资、多种经营、管理不善、采伐限额和违法犯罪等六大结症,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出了加强政策宣传、坚持依法治林和犯罪依林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强广大林农爱林、护林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2.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的进步,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长期的使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玉米的正常播种。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免耕播种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得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3.
杨明  吴迪 《现代农业科技》2008,(4):238-238,240
介绍了睢宁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指出了当地生态公益林的发展优势,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公益林发展的思路,以期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4.
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及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奶牛乳房炎是制约奶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因此,找到一种较为有效且能彻底解决乳房炎的方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动物学家们提出了动物育种新的策略,即动物分子育种,其中SNP技术作为分子育种技术中的一种,本文主要介绍了SNP技术在预防乳房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5.
废弃铅锌矿区优势植物中镉、镍、铜含量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赤霉病严重危害中国乃至世界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Fhb1是国内外公认的抗赤霉病主效基因,通过筛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抗赤霉病品种,探明Fhb1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影响,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来源。【方法】 选取历年来长江中下游广泛种植的75份小麦改良品种和18份地方品种,2016—2018年连续3年采用单花滴注结合弥雾保湿进行供试品种的赤霉病抗扩展鉴定,根据3年平均病小穗率和严重度分级,将供试品种分成抗病(R级)、中抗(MR级)、中感(MS级)和感病(S级),并利用Fhb1的KASP标记检测;2019年调查筛选出的平均赤霉病抗性水平达到中感及以上小麦品种的株高、穗粒数、小穗数、穗长和千粒重。【结果】3年赤霉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有2个品种平均赤霉病抗性达到R级,平均病小穗率范围为7.8%—9.7%,65个品种达到中抗至中感,平均病小穗率范围为13.2%—49.5%,26个品种达到S级,平均病小穗率范围为53.6%—78.5%。22个小麦品种在Fhb1位点呈抗病基因型(简称Fhb1+),71个品种在该位点呈感病基因型(简称Fhb1-),Fhb1+品种平均病小穗率显著低于Fhb1-品种(P<0.05)。赤霉病鉴定筛选得到67个抗性达到中感及以上水平的品种,考察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发现宁麦19、扬麦29、扬麦16、扬麦23、扬糯麦1号、扬麦20、宁麦12和扬辐麦4号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亲本选用。【结论】除苏麦3号和望水白外,供试材料中未发现其他高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筛选得到的赤霉病抗性与综合农艺性状结合较好的小麦品种以扬麦品种为主,其中只有扬辐麦4号携带Fhb1抗病基因。利用Fhb1抗病基因并不是解决小麦赤霉病危害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67.
本研究以大棚延后栽培的‘南丰蜜橘’作为研究材料,结合覆盖材料与保水剂做树盘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树盘处理对浮皮程度、果实品质和树盘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的11月,树盘覆盖处理可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反光膜+保水剂处理提升果实TSS和TA效果显著,分别较对照(CK)高2.30%、0.27%。果实浮皮程度与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负相关;在12月,CK和稻草处理果实TSS、TA含量低,浮皮趋于严重,浮皮程度分别高达1.67级、1.07级,而其他处理果实出现轻度浮皮,均为0.73级。浮皮程度与单果重、果实TA和维生素C含量有很大关联性;在翌年1月,浮皮程度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9),而TA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反光膜+保水剂处理土壤湿度一直处于最高,此时期TA迅速降低,浮皮程度呈加速趋势。因此,土壤湿度越高,浮皮程度越严重,果实的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越低。通过覆盖处理能降低土壤湿度,提升果实TSS、TA和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推迟‘南丰蜜橘’果实浮皮的发生,减轻果实浮皮程度。其中,地布覆盖处理防治果实浮皮效果最佳,反光膜、地毯、地布+保水剂处理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对10个种源沙松(Abies holophylla)苗期高生长量的连续观测,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表明:10个种源的沙松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但各种源的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其中不同种源间线性生长始期最多相差5 d,线性生长末期最多相差7 d,线性生长期持续时间最多相差9 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应在线性生长期内做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促进苗期苗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9.
170.
<正>小麦是世界上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收获后的小麦秸秆处理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持续关注。目前,常用的秸秆处理方式有多种,包括燃烧、生物发酵、饲养动物等。本文主要讨论小麦秸秆二次利用的不同处理方法及优劣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