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湿地水文功能评价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模型对黑龙江洪河国家级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的湿地水文功能进行评价,若把功能状态由优到劣分为1、2、3、4、5共5个级别,则该保护区湿地水文功能在1980年属2.296级,1988年属2.937级,2002年属3.586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2.
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湿地功能一般可分为水文功能、生境功能和生物地化学循环功能3种类型,3类功能各包括若干子功能,各子功能的强弱由可以量化、相互独立、能够表示其本质特征的评价指标表示,指标总和即为湿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功能所具有的模糊属性决定了模糊数学方法在湿地功能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湿地功能评价的实质就是确定待评价湿地属于哪个事先划分好的模糊集合,或描述它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原理是通过确定评价对象对最优、最劣2种状态的隶属程度,从而定量判断评价对象的优劣状况。对于任意一块待评价的湿地,以其原始状况下指标最大可能特征值作为最优标准值,以其在人类干扰下指标可能达到的最小特征值作为最劣标准值。运用模型对黑龙江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湿地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湿地功能对最优状态的隶属度在1980、1988和2002年分别为0.9743、0.8573和0.7030,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3.
以三江平原不同开垦年限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稻田耕层土壤铁随开垦年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开垦年限增加,水稻田耕层土壤全铁呈指数形式递增;游离态铁以波动形式增加,3和11a时为波谷,5和14 a时为波峰;络合态铁开垦前期逐年增加,8 a后增加到1 562.41 mg/kg,随后逐渐减少;无定形态铁呈指数递减趋势。氧化铁的游离度先升高后降低,开垦8 a时达到最高值0.46;络合度在开垦前8 a逐年上升,5~8 a增速降低,8 a时达到最高值0.18,之后逐年下降;活化度则呈指数形式下降。土壤淹水状况和耕作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水稻田和大豆田氧化铁游离度、络合度和活化度随开垦年限变化趋势的差异。水田开发使湿地表土游离态铁、络合态铁和无定形态铁含量增加,氧化铁游离度升高,水稻田耕层土壤氧化铁络合度和活化度低于天然湿地,高于大豆田。 相似文献
54.
毛果苔草湿地开垦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垂直分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及其开垦后的农田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差异及垂直分异。结果表明 ,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要远高于农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 (土壤表层 K元素除外 ) ,其中 ,全 N含量相差 2 0多倍 ;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异显著 ,都在 4 0 %以上 ,其中全 N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 ,达到 81.32 % ,而农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异不太显著 ,都在 2 4 %以下 ,主要受水分条件和有机质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55.
分解袋法在湿地枯落物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解袋法是研究湿地植物枯落物分解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在研究湿地挺水植物枯落物分解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容易忽视挺水植物立枯分解阶段;其次,在研究不同类型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的分解功能时,不同网孔的分解袋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无脊椎动物,而且不同网袋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等生态性质不一定相同,因而分解袋法不利于区分不同功能群的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另外,分解袋法实验周期长,工作量大,枯落物残留量测量不准确。今后要加强湿地挺水植物枯落物分解的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6.
采用自然湿地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漂筏苔草的株高随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从7月开始)。株高的变化在生长后期(9月)极其明显,深水处理(50 cm)的株高(160 cm)远高于其他水分处理,增幅较大;浅水处理(<30 cm)的株高增幅较小;干旱状态(土壤含水量20%)的株高没有增加。漂筏苔草无性株地上茎茎粗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生长季茎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6月份,其次是5月份和7月份,8月份茎粗变化微小(在50 cm淹水状态下)。不同水分状态下茎粗停止增长的时期也有很大差异。同株漂筏苔草地上茎茎粗变化为茎基部变化较大,中部较稳定一致,靠近生长点的1~2节茎粗又变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