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筛选和评价防治辣椒根腐病的药剂,对供试药剂1.5%嘧菌酯.咯菌腈颗粒剂进行了防治辣椒根腐病的田间药效评价,其中对照药剂选用的是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以及两种原药1%嘧菌酯颗粒剂和2%咯菌腈颗粒剂。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药剂1.5%嘧菌酯.咯菌腈颗粒剂商品用量337.5 g/hm2 ~450 g/hm2防效达82.19%~87.75%;对照药剂1%嘧菌酯颗粒剂商品用量450 g/hm2防效达84.62%,2%咯菌腈颗粒剂商品用量150g/hm2防效达84.97%,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防效达81.4%。供试药剂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生产上推荐采用1.5%嘧菌酯.咯菌腈颗粒剂商品用量337.5 g/hm2 ~450 g/hm2进行辣椒根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2.
为建立简便、快速和灵敏的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以BGT96224V316_LOCUS1725基因(GenBank:VCU40465.1)为靶标序列,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建立小麦白粉菌的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应用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基于筛选出的1套特异性引物建立的LAMP方法能够从8种白粉菌属菌株和1种腐生菌中特异性地检测到小麦白粉菌;对小麦白粉菌DNA样品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00 fg/μL;对发病叶片的检测显示该LAMP方法能从人工接种的小麦叶片中准确检测出小麦白粉菌,检出时间为接种4 h及以上。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小麦白粉菌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特点,丰富了小麦白粉菌的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43.
为评价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抗药性风险,本试验于2020年-2021年在吉林、江西、湖北、山东、北京、湖南等地区的草莓、辣椒、四季豆、茄子和番茄上采集病叶、病茎、病花和病果,经单孢分离获得117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有4株灰葡萄孢BJ14、BJ45、BJ46和BJ47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显著降低,EC50在0.113 7~0.394 6μg/mL,抗性倍数为4.7~16.3,MIC值>4μg/mL。其余113个菌株对氟啶胺的平均EC50为0.025 1μg/mL。敏感性降低的4个菌株继代培养10代后,抗药性状稳定。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对氟啶胺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对腐霉利和咯菌腈2种杀菌剂表现为敏感,氟啶胺与腐霉利或咯菌腈没有交互抗性。生物学性状研究表明,4株敏感性下降菌株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和在番茄果实上的致病力都显著低于敏感菌株,而菌丝生物量、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已存在对氟啶胺敏感性降低的菌株,鉴于灰葡萄孢属于高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