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31.
我场在1992年秋购进二台叶尼塞1200P全履带联合收割机。1993年麦收过程中一台发动机发生粘缸事故。事故发生时计时器仅工作163小时,经过拆检鉴定二、三缸活塞,缸套,活塞环,缸盖及汽门报废,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元。 经过拆检分析,造成该机粘缸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2.
甘肃黑垆土低吸力段持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张力计对甘肃4个不同地点的黑垆土持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黑垆土低吸力段水分特征曲线可用指数式、幂函数以及双曲线表达,相关系数均达极显着水平.土壤质地与结构显着地影响水分特征曲线,但结构的影响主要在30~40kPa之前.供试的几种黑垆土当吸力为80kPa时,其比水容量基本都达到10-2,80kPa以下的有效水均为易效水.土壤有效水量为88~170g/kg,易效水量为35~63g/kg,易效水占全部有效水的25.0%~53.9%.  相似文献   
133.
本研究旨在克隆绵羊SUN2(Sad1 and UNC84 domain containing 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根据绵羊SUN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15095026.2)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绵羊SUN2基因CDS序列,测序鉴定后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pEGFP-C1-SUN2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EGFP-C1-SUN2重组质粒转染至A549细胞并检测其表达。结果显示,绵羊SUN2基因CDS区序列全长2 187 bp,编码72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81.06 ku,分子式为C3593H5639N1031O1110S14,等电点(pI)为6.20,总原子数为11 387,不稳定系数为56.88,属于不稳定蛋白。绵羊SUN2基因序列与山羊、牛、猪、马、家犬、大鼠、小鼠及人的相似性分别为98.9%、97.2%、91.6%、90.6%、87.1%、82.4%、82.1%和86.1%,不同物种间基因相似性较高,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绵羊SUN2基因与山羊、牛、猪、马和家犬等哺乳动物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与鸡的遗传距离较远。结构域及跨膜结构域预测显示,绵羊SUN2蛋白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SUN结构域,且存在跨膜结构域。信号肽预测显示其不存在信号肽位点,疏水性分析为亲水性蛋白,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51.65%),其余为无规则卷曲(31.46%)、延伸链(12.36%)和β-转角(4.53%)。试验成功构建了绵羊SUN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SUN2,将其转染至A549细胞并检测到蛋白表达。本试验结果为绵羊SUN2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后续探究SUN2基因在绵羊肺腺瘤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究甘肃省广河县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方法】基于GIS平台,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诊断曲线,研究了2009-2014年广河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变化的特征,分析了影响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布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2009-2014年间,广河县耕地、草地、林地面积有所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中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的面积占总转移量的51.14%,草地向耕地转移的面积占总转移量的33.17%.通过ROC检验得到各种土地类型的拟合度分别为:耕地0.645,林地0.717,草地0.797,建设用地0.954,水域0.942,未利用地0.978,拟和结果较满意.【结论】广河县以耕地与草地为主,呈西南耕东北草分布.2009-2014年间,呈现各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转移的趋势,其中耕地是建设用地主要转入源,草地是耕地主要补给源.影响耕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坡度、高程和人口密度;影响林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地形位、坡度和人均纯收入;影响草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地形位;影响建设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距村庄距离;影响水域分布的关键因素是高程;影响未利用地分布的关键因素是地形位、高程、人均纯收入、距建制镇的距离和距采矿用地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5.
兰州市安宁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盐分的含量及其剖面分布规律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连续2年的测试研究表明,兰州市安宁区蔬菜保护土壤盐分浓度在10~30g/kg之间,属于盐渍化土壤;土壤盐分在2个年度间差异不明显;0~20cm表层盐分浓度达到178g/kg,超过了土壤盐分浓度15g/kg的临界值,表层盐分浓度显著地高于20~80cm土体的平均值148g/kg。盐分在土壤剖面中有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136.
兰州市安宁区保护地蔬菜施肥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兰州市安宁区保护地蔬菜施肥现状和养分平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蔬菜生产上肥料养分投入结构极不合理,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N∶P2O5∶K2O为1009∶414∶1;氮磷施用量过大,其投入量分别是需要量的5~10倍和4~15倍,而钾素养分投入量少,呈亏缺状态。肥料利用率很低,N、P利用率均不足15%。  相似文献   
137.
为了探究1例荷斯坦育成母牛结核性脑膜脑炎病例的病理变化并鉴定病原,本试验对1头24月龄病死荷斯坦育成母牛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随后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通过抗酸染色和多位点PCR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发病牛临床表现共济失调、转圈、四肢及全身肌肉抽搐、眼球球结膜外突和角弓反张,病程数月;尸检可见脑底部表面、脑室内表面、肺脏、肾脏及后纵膈淋巴结表面和切面散在或密布大小不等的粟粒状黄白色结节;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大脑、小脑、脑干、侧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蛛网膜下腔内和局部脑实质内,以及肺脏、肾脏和后纵膈淋巴结内均有大小不等的典型结核性肉芽肿;将分离和纯培养的结核杆菌菌落制备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观察到散在或成簇红染的细长的分枝状小杆菌;分离菌株经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的特异性多位点PCR鉴定为牛分枝杆菌。本试验在国内首次描述了由牛分枝杆菌引起荷斯坦育成母牛结核性脑膜脑炎病例的病理变化,为牛结核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为实现对梅迪-维斯纳病毒(MVV)的快速检测,根据MVV gag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MVV的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并通过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及样品复核检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39℃,用时短,20 min即可完成检测;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10-1 pg/μL,比常规PCR检测结果灵敏约104倍;特异性强,与小反刍兽疫病毒、羊败血性链球菌、牛肠道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肺炎支原体等继发呼吸系统症状病原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对于相同质量浓度的模板DNA检测变异系数均小于10%;可有效检测出MVV,与PCR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MVV荧光RPA检测方法适用于MVV的临床快速检测,可为该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为实现对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xJSRV)的快速检测,根据基因组中序列保守的env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exJSRV的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并通过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样品检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40℃,用时短,仅需20 min即可完成扩增;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106 ng/L的cDNA模板,纯化后的cDNA模板最低可检测到10 ng/L,与PCR结果一致;特异性强,能准确检测到exJSRV,与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败血性链球菌(OSS)、牛肠道病毒(BEV)、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肺炎支原体(MO)等继发呼吸道症状的病原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对于相同质量浓度的模板cDNA检测结果一致;可有效检测出病羊肺组织、鼻液及外周血白细胞内的exJSRV,与PCR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exJSRV的快速检测,为绵羊肺腺瘤病(OPA)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0.
为探究生物炭与木醋液对盐土尿素氮的硝化过程、N2O排放和NH3挥发的影响,以甘肃中度盐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尿素对照(CK)、单施尿素(N)、尿素+生物炭(N+B)、尿素+木醋液(N+WV)和尿素+生物炭+木醋液(N+B+WV)5个处理,开展室内好气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在培养0~14 d的表观硝化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N+B+WV处理较其他处理铵态氮含量最高、表观硝化率最低,培养后期表观硝化率明显提高;培养结束N+B+WV处理氨氧化细菌(AOB)amoA基因丰度较N处理显著提高,增幅为76.5%,氨氧化古菌(AOA)amoA基因丰度较CK显著降低,降幅为51.5%。(2)与CK相比,N处理N2O和NH3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与N处理相比,N+WV、N+B和N+B+WV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10.0%、减少9.5%和减少18.2%,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基因丰度分别降低9.3%、26.1%和37.7%,NH3累积挥发量分别减少30.5%、28.9%和49.0%。(3)综合计算各处理N2O和NH3排放的温室效应潜能发现,与N处理相比,N+B+WV处理降低温室效应潜能20.0%,减排效果最显著。综上,在中度盐土区采用生物炭与木醋液配施可以有效减少盐土中N2O和NH3排放,有利于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并降低温室效应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