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分组饲养7日龄鸡45只,翼下静脉采血,用经典血细胞计数法,在显微镜下计数,同时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由于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而使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经统计分析不同光照组间的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说明内源性褪黑素水平对鸡的外周血细胞数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清水县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实证研究法,对清水县土地的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Ⅰ、Ⅱ评价单元的适宜性分值分别为 SⅠ=3.81、 SⅡ=2.60,土地适宜性程度分别为较适宜、中度适宜,这与评价单元选取对象土壤的实际相吻合,表明综合指数模型法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筛选出制作泡菜的优良发酵剂。[方法]将肠膜明串珠菌、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不同组合接种发酵萝卜以筛选出优良发酵剂,并将筛选出的优良发酵剂发酵和自然发酵对比,研究了不同发酵过程中泡菜汁乳酸菌数及发酵萝卜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脆度和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有肠膜明串珠菌的组合发酵初期产酸快,有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种组合发酵中后期产酸快且产酸量大。发酵风味以肠膜明串珠菌单独接种发酵或3种菌株混合接种发酵时最好。筛选出②号(肠膜明串珠菌)和瑏瑥号(肠膜明串珠菌∶戊糖如杆菌∶植物乳杆菌=2∶1∶1)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时风味好,产品质量稳定,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50 mg/kg,VC含量可达0.060 0 mg/g,脆性好,抗氧化性好。[结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和自然发酵对比,发酵速度明显加快,亚硝酸盐含量更低,VC含量保存率高,脆度更好。  相似文献   
104.
为了阐明不同营养水平限制饲养妊娠期母羊后,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蒙古绵羊生长激素受体(GHR)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根据GenBank中绵羊的GHR序列,设计1对预计扩增产物为395 bp的引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蒙古绵羊在不同营养水平条件下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限制采食阶段,低营养水平组即营养限制组(RG1组)和阈值组(RG2组)肝脏的GHR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营养的对照组(CG组),而背最长肌的GHR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限制营养对绵羊GHR水平的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补偿生长结束阶段,RG1组和RG2组绵羊的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 mRNA表达水平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水平对禽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光照条件分三组(分别是短光照组6h,对照组12h,长光照组18h)饲养鸡45只、鸭45只,采用翼下静脉采血,用经典血细胞计数法(WBC)测定鸡、鸭外周血白细胞数;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褪黑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中干扰素(γ-IFN)含量变化,研究不同褪黑素水平对鸡、鸭外周血白细胞消长规律和γ-IFN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光照组的鸡、鸭血中褪黑素水平明显升高,长光照组的血中褪黑素水平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短光照组的鸡、鸭血中白细胞数、γ-IFN含量由于褪黑素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长光照组的则明显下降,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由于控制光照时间使内源性褪黑素水平不同,褪黑素水平对鸡、鸭外周血白细胞数和γ-IFN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鸡的一种常发病,主要侵害出壳后2周内的雏鸡.雏鸡常呈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001年4月,呼和浩特市某鸡场饲养迪卡雏鸡1 500只,4日龄开始发病,每天死亡7~10只.病鸡表现精神沉郁,被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食欲减少,多数病鸡有腹泻;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影响排粪.取病死雏鸡16只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确定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绵羊肺腺瘤病毒内蒙古株的分离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某羊场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病肺组织4例和3月龄绵羊胎肺2例作为材料,对胎肺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并接种绵羊肺腺瘤病毒悬液,进行了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的分离,同时采用电镜负染色技术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对上述样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自然感染绵羊肺腺瘤病的4例病肺组织中都有散在的病毒粒子,其直径为100~125nm,接种病毒悬液的胎肺细胞从第2代到第9代均出现细胞病变,但对绵羊胎肺培养的病毒悬液电镜负染色观察未发现典型的病毒粒子,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了病毒样粒子。  相似文献   
108.
真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对分解有机质、保育土壤肥力和促进养分循环等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天然和人工油松林下根际真菌多样性,为北京城区及周边山区松林的持续发展、根际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MMN固体平板培养法,通过一代测序技术分析了天然油松林根际和人工油松林根际真菌数量、种类及分布特征。(1)天然油松林根际真菌种类比人工油松林丰富,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为优势真菌菌落。(2)青霉属(Penicillium)是天然油松林根际的主要优势菌落,伞状霉属(Umbelopsis)是人工油松林根际的主要优势菌落。(3)青霉属(Penicillium)、伞状霉属(Umbelopsis)、毛霉属(Mucor)、镰孢菌属(Fusar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等是油松林根际土壤优势真菌。(4)从根际真菌类群数量和个体数量上,天然油松林均高于人工油松林。本试验初步筛选、鉴定出2种油松林根际优势真菌,为根际真菌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旨在揭示感染JSRV病羊体内检测不到循环抗体的免疫学机理。用地高辛(DIG)标记制备enJS-RV-env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妊娠70 d的绵羊胎儿(免疫器官初步形成期)、妊娠130 d胎儿(即将出生的)和出生7日龄羔羊的胸腺、脾脏、肠淋巴结和肺脏内enJSRVmRNA表达情况。并利用Real-Ti me PCR法,对enJSRVmRNA在以上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组织内均有阳性信号出现,而阴性对照组均没有阳性信号;enJSRVmRNA在胎儿和初生羔羊各免疫器官高水平表达,特别是在妊娠130 d胎儿和初生7日龄羔羊的胸腺和脾脏中表达水平比较高,而在各时期的肺脏组织中都检测到低水平表达。本试验结果为机体对exJSRV的感染产生免疫耐受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0.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在南方根结线虫危害条件下,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蜜色无梗囊霉(A.mellea)及其混合接种的黄瓜与对照相比,黄瓜植株的株高、及地上部干重无显著差异;接种AM真菌可显著降低黄瓜根系虫瘿数和根结指数,进而降低根结线虫病的发病指数,防治效果最好的是G.mosseae(编号:BGC JX 01)以及G.mosseae(2种)、G.etunicatum和A.mellea4种AM真菌等量混和接种,防治效果均超过了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