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甜樱桃设施栽培温度测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宜的通用型电子测控仪表,经电路改进后研制成甜樱桃设施栽培温度测控系统,替代传统的水银柱、红汞柱、煤油柱玻璃棒温度计和机械感应式温度计等测温装置,用于甜樱桃栽培大棚和温室的棚温遥测,取得预期效果。与传统的测温方式相比,避免了频繁进出大棚观看温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棚温测控精度,特别是在夜间或雨雪天气,也能及时准确地观测棚温,适于甜樱桃设施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122.
抗生素对2个越橘品种叶片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unrise和Geo组培苗幼叶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越橘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用继代约20 d的新梢顶部新展开叶片制备外植体,Sunrise接种在WPM+ZT 4.0 mg/L+TDZ1.0 mg/L+IBA 0.3 mg/L+蔗糖20.0 g/L+琼脂6.0 g/L的再生培养基上,Geo接种在WPM+ZT4.0 ms/L+IBA 0.3 mg/L+蔗糖20.0 S/L+琼脂6.0 g/L的再生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结果表明:10 mg/L卡那霉素能极显著地抑制越橘叶片再生,600 mg/L头孢霉素能完全抑制叶片再生,500 mg/L羧苄青霉素能完全抑制叶片再生.  相似文献   
123.
在越橘的组织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再生不仅与植株的基因型、年龄及组织的来源、状态等有关,还受许多外界因素如激素的种类与配比的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越橘的遗传转化技术在几个品种上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李矮缩病毒(Prune dwarf virus,PDV)、樱桃小果病毒2(Little cherry virus-2,LChV-2)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以复合感染3种病毒的甜樱桃病株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样本总RNA,选用随机六聚体引物对植物样本总RNA进行反转录,所得cDNA作为多重RT-PCR的扩增模板。根据GenBank中PNRSV、PDV、LChV-2基因组序列共设计6对特异引物,分别通过单一RT-PCR和多重RT-PCR筛选出可用于同时检测3种甜樱桃病毒的引物组合。对多重RT-PCR的退火温度及循环数进行优化,以筛选出各引物组合的最适扩增条件。分别以单一感染PNRSV、PDV、LChV-2、复合感染3种病毒、单一感染樱桃病毒A(Cherry virus A,CVA)及甜樱桃无毒苗为样本,对多重RT-PCR引物的特异性进行分析。选取复合感染3种病毒的甜樱桃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初始模板,按照梯度稀释法依次将模板稀释为2、22、23、24、25倍,在相同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下分别对各引物组合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多重RT-PCR的扩增条带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后连接至pMD18-T vector,克隆测序,以验证多重RT-PCR检测的准确性。并应用该方法对山东泰安地区甜樱桃生产园中间隔栽培的中国樱桃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到2个可以应用的引物组合,组合1“PNRSV-S1/A1、PDV-S2/A2、LChV2-S1/A1”可分别特异性地扩增733、467、337 bp的片段。组合2“PNRSV-S1/A1、PDV-S3/A3、LChV2-S1/A1”可分别扩增得到733、265、337 bp的片段。扩增产物大小与预期相符。多重RT-PCR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退火温度52℃、35个循环条件下,2个引物组合的检测效果均较为理想。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2个引物组合均能特异性检测其各自的靶病毒。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2个引物组合在cDNA的23×稀释液中仍能特异性扩增,但扩增条带的强度稍有差异,其对植物总RNA的反转录产物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7.9 ng•μL-1。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2个引物组合对各自靶病毒的检测结果可靠。应用该方法对9个中国樱桃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测试样品均至少感染了2种病毒,其中5个样品复合感染了3种病毒,2个样品同时感染PDV和LChV-2,2个样品同时感染PNRSV和LChV-2。【结论】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可稳定、准确、灵敏的同时检测单一或复合侵染的3种甜樱桃病毒。  相似文献   
125.
一品红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江  刘庆忠  罗琦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64-65,156
以一品红(Eupgorbia Pulcherrima)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的试验,探讨了离体条件下影响一品红增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其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激素组合、糖浓度等因素能影响一品红离体增殖。适宜一品红无菌苗高效增殖的培养基为MS BA0.5mg/L NAA0.2mg/L 6%蔗糖;在1/2MS IBA0.5mg/L NAA0.5mg/L 3%蔗糖的生根培养基上,无菌苗生根率为75.4%。小苗移栽容易成活,成活率可达95.1%。  相似文献   
126.
ISSR标记对34份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SSR标记对34份樱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发现,ISSR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个引物可获得6~12条DNA片段,平均为8.76条;1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49条DNA片段,其中14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5.97%;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90;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14;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4~0.91,平均达0.73。通过聚类,从分子水平对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对34份资源进行分类,ISSR标记能将34份樱桃种质完全区分开,为樱桃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核桃品种‘香玲’叶片中克隆了一个脱水素基因JrCOR,其全长1 156 bp,具有74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2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LEA家族成员的特征多肽序列。以核桃18S rDNA为内参基因,对核桃品种‘香玲’JrCOR基因在4℃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诱导下叶片中JrCOR基因的表达增加,4℃处理4 h时达到最大值;自然越冬条件下,花芽中JrCOR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月份表达量最高,推测JrCOR基因在核桃对低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8.
为明确甜樱桃砧木脱水素基因特征及其在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以甜樱桃砧木Y1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甜樱桃砧木脱水素基因Pc DHN1,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蛋白特征,并采用qRT-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序列分析显示,甜樱桃砧木脱水素基因Pc DHN1的c DNA全长893 bp,编码225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分子量约为23.98 k D,理论等电点为8.65。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Pc DHN1含有2个Y-片段、1个S-片段和2个K-片段,具有植物脱水素蛋白的特征性结构,属于YnSK2型脱水素。表达特性分析显示,Pc DHN1在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条件下受胁迫诱导而上调表达,但对低温胁迫响应比较迟缓,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甜樱桃砧木对干旱和高盐胁迫的耐受调节过程。本研究结果为甜樱桃砧木抗逆基因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苹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是苹果进行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影响农杆菌转化苹果的各个因素,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新的转化方法的提出及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30.
甜樱桃流胶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甜樱桃流胶病的病原菌,采用普通细菌学方法从15个病样中分离获得10个代表性菌株,对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利用PCR对菌株的16S-23S 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属于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用MegAlign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 syringae pv. syringae)亲缘关系最近,两者最先聚在一起。分离菌株中均可检测到syr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P. syringae pv. syringae为甜樱桃流胶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