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沟灌方式和水氮对玉米产量与水分传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美国Dynamax公司生产的高压流速仪(High Pressure Flow Meter, 简称HPFM)的瞬时法原位测定大田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和蜡熟期的根系及冠层水分传导(简称根及冠层水导),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玉米水分传导、产量和植株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根系或冠层水导最大值均在拔节期取得,均随生育期的推移逐渐变小。通过对玉米产量和水分传导综合比较得出最优组合处理是隔沟交替灌(简称交替沟灌)中水高肥:即沟灌方式为交替沟灌、灌溉量为282 mm、施氮量为240 Kg?hm-2的处理。可见,交替沟灌在根区两侧反复的对干燥侧根系进行灌水,促进根系和冠层水导增大,提高了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利用和传输效率,使得植株氮含量较高,产量较大。  相似文献   
92.
通过试验验证8%好米得颗粒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情况,结果表明:好米得颗粒剂1000g/40盘防效较好、残效期60~70d,在水稻抽穗期再用一遍2%加收米防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3.
遮阴下滴灌施肥对小粒种咖啡土壤质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遮阴下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小粒种咖啡根区土壤质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小粒种咖啡为研究对象,在30%遮阴度下,试验设2因素(灌水和施肥)3水平完全设计,共9个处理。3个灌水水平:高水(WH:1.2 Ep)、中水(WM:1.0 Ep)和低水(WL:0.8 Ep);3个施肥水平:高肥(FH:530.00 kg·hm-2)、中肥(FM:353.33 kg·hm-2)和低肥(FL:176.67 kg·hm-2)。分析小粒种咖啡根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干物质量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对水肥调控的响应规律,通过隶属函数和因子分析相结合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再以TOPSIS法综合分析,找出小粒种咖啡最佳水肥耦合模式。【结果】灌水水平和施肥水平对小粒种咖啡根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除秋季过氧化氢酶)、根干物质量、树干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FH...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亏缺灌溉和施氮对小桐子幼树根区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4种供水水平(W1:100%ET(ET为蒸散量);W2:80%W1;W3:60%W1;W4:40%W1)和3种施氮水平(N0:0;N1:0.4g;N2:0.8g)。结果表明:在W1、W2和W3处理中表土层5cm处的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均低于表土层10和15cm处,而W4处理中表土层5cm处的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均高于表土层10和15cm处;W2处理的平均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均低于W1、W3和W4处理。与W1N2相比,节约灌溉量达10.7%时,W2N2处理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质量分数及蒸散量分别显著降低22.8%、12.1%和9.6%。而茎粗/株高和壮苗指数分别显著增加24.7%和27.6%,根系、冠层和总干物质质量分别显著增加22.3%、18.3%和19.2%,因此,W2N2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总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36.6%和35.0%。可见,在节约灌溉用水的同时,采用W2N2处理提高了小桐子的干物质质量、茎粗/株高和根冠比,而降低了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和蒸散量,从而使得壮苗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5.
符娜  刘小刚  杨启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14-12316,12331
设施蔬菜栽培由于受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灌溉频繁、耕作制度和环境条件特殊的影响,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结构破坏、酸化板结和养分不协调等问题,不仅影响蔬菜商品效益和品质,而且严重损害土壤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所以,加强设施蔬菜的节水灌溉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水肥管理,合理调控水肥供应,提高土壤生态环境与质量,是实现设施蔬菜水肥最佳模式与配比和优质稳产的前提。概述了设施蔬菜的节水节肥和水肥调控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要实现设施蔬菜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还需重点研究的几个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6.
基于灌溉需求指数的滇中地区烤烟需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云南省滇中地区4个国家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和烤烟不同生育期作物系数,根据FAO 56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计算了滇中地区近58 a(1956—2013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烤烟净灌溉需水量及净灌溉需求指数,分析了滇中地区烤烟生育期净灌溉需水变异特征;利用GIS普通克里金法,对滇中地区烤烟需水量、净灌溉需水量和净灌溉需求指数进行空间分布分析;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灌溉需求指数变化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滇中地区烤烟净灌溉需求指数随生育期变化逐渐减少,即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其中,净灌溉需求指数大于零的年数占54%,表明烤烟区在平水年条件下需人工灌溉补给;影响净灌溉需水量最主要的气象因子为降水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营养限饲及补偿对羔羊小肠黏膜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个试验组,即对照组(CG)、限制Ⅰ组(RG1)、限制Ⅱ组(RG2)和限制Ⅲ组(RG3)。营养限制期(0—60 d)4组对应日粮能氮水平分别为ME:10.61、10.49、8.36和8.10 MJ•kg-1;CP:150.8、92.4、150.1和62.7 g•kg-1。营养补偿期(60—150 d)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日粮(ME:9.77 MJ•kg-1;CP:124.8 g•kg-1)。试验期间每周称重并在限制期开始、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分别从各组选取4只与组内平均体重相近的羔羊,屠宰后迅速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用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固定。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结果】营养限制结束,RG1、RG2组羔羊平均体重显著低于CG组(P<0.05),RG3组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CG组(P<0.01);在补偿期后60 d,RG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率。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制饲养后对小肠结构发育有影响,限制能量(RG2)比限制蛋白(RG1)表现出更高的补偿效应。【结论】乌珠穆沁羔羊受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饲后,羔羊体重和小肠黏膜发育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而且低能高氮限饲羔羊比高能低氮限饲羔羊表现出更强的补偿效应,限饲蛋白对小肠黏膜发育影响更大。当以ME(8.36 MJ•kg-1)和CP(150.1 g•kg-1)限饲60 d并经过90 d的营养恢复后,羔羊小肠黏膜发育实现了完全补偿,小肠吸收功能增强,生长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98.
以夏玉米为材料,设4个灌水水平:337.5、6751、012.5、1 350 m3/hm2;4个施氮水平:75、150、225、300 kg N/hm2,研究限量灌溉和施氮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干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在玉米苗期,充分供水和高氮对玉米的生长不利,轻度亏缺与中氮组合使玉米苗期处于最佳生长状态,水氮共同作用对玉米的光合速率有促进作用;玉米苗期适度经受水分亏缺,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处理的根冠比(R/S)大于充分供水的处理。玉米苗期叶水势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灌水量相同时,叶水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干旱会使玉米光合速率下降,但适量增施氮肥可增加玉米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99.
脉冲式蒸发器水面蒸发量手机在线检测装置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水面蒸发量的智能检测水平,研制了一种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水面蒸发量在线检测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整体结构稳定装置、传感器位置固定装置、调节装置、检测和脉冲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及上位机控制计算显示存储软件、物联网服务器、数据传输模块组成。采用水位检测传感器探头接触水面后,通过传感器探头的电平状态变化,对单片机所发出的脉冲进行计数,推算水面蒸发量,进行灌溉区间的动态计算,实现了水面蒸发量的在线检测。结果表明:1)装置运行可靠:水位传感器回到初始位置的成功率和单片机开发板接收到检测指令的成功率均为100%;2)装置运行稳定,检测精度较高:试验测定的脉冲数的最大极差为3,与人工测量值相比,该装置测定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04%;3)单片机所发出的脉冲数和水位高度呈现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达到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适应性较好,性能良好,最小相对误差为0.85%,最大相对误差为2.68%。可见,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测量精度较高,不仅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数据,而且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检测过程,提高了水面蒸发量在线检测的智能化水平,研究可为智能化节水灌溉的灌溉定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水肥耦合对芒果光合特性和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明干热区芒果高效生产的水肥耦合模式。以4a生芒果树(贵妃芒)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共9个处理。试验4因素为3个生育期施肥量(花芽分化期:F_Ⅰ、开花期:F_Ⅱ、果实膨大期:F_Ⅳ)和灌水水平。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F_(75))、中肥(F_(50))和低肥(F_(25)),3个灌溉水平分别为充分灌溉(F_Ⅰ)、轻度亏水灌溉(DI_M)和重度亏水灌溉(DI_S)。分析芒果冠层结构、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对水肥调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相比,重度亏水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15:00除外)、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P0.05)。在果实膨大期施肥之后,T8处理(F_ⅠF_(Ⅰ50)F_(Ⅱ25)F_(Ⅳ75))叶面积指数和蒸腾速率最大;T6处理(DI_MF_(Ⅰ75)F_(Ⅱ25)F_(Ⅳ50))11:00的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均高于其余处理;此外,大多轻度亏水灌溉下11:00的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充分灌溉(P0.05)。在全生育期定量施肥条件下,增加芒果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肥料占比,充分灌溉能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而轻度亏水灌溉能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T8处理的产量(14 480.46 kg/hm~2)和肥料偏生产力(96.54 kg/kg)最大,T6处理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6.67kg/m~3)最高。由极差分析可知综合影响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各因素依次为:灌溉水平、开花期施肥、果实膨大期施肥和花芽分化期施肥。综合评分法表明,水肥耦合的最优模式为轻度亏水灌溉、花芽分化期高肥、开花期低肥和果实膨大期中肥组合(DI_MF_(Ⅰ75)F_(Ⅱ25)F_(Ⅳ50))。该研究结果可为干热区芒果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