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抗倒耐密品种中单909亲本郑58和HD568创建重组自交系群体,使用茎杆强度测定仪测量在不同环境下7个时期群体家系茎秆穿刺强度,通过表型分析、联合方差分析以及多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茎秆穿刺强度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茎秆穿刺强度狭义遗传率为75.58%,其遗传符合3对加性一上位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即G-1模型)。不同环境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6.63%和65.75%,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8.14%和10.37%,两者在控制茎秆强度遗传特性上均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杭倒伏材料的选择提供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探明小桐子幼树水分高效利用管理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周期(5,10,15 d)和3种保水剂用法(环施、半环施、穴施)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相同时,保水剂环施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半环施的次之,穴施的最小;保水剂用法相同时,灌水周期为10 d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5 d的次之,15 d的最小.保水剂环施时,与灌溉周期为5 d和15 d相比,灌溉周期为10 d能明显降低蒸散量,增加根区土壤含水量,同时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增加总干物质累积量分别为12.89%和51.83%,同时提高总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51.81%和58.28%.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保水剂环施和灌水周期为10 d组合具有促进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提高水分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盐胁迫下小桐子的生长和水分利用,通过水盐处理种植小桐子进行试验.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共设3种盐分处理(风干土中分别加入NaCl分析纯的质量比为S0:0 g/kg;S1:2.5 g/kg;S2:5g/kg)和3种灌水处理(W1:0.9 L;W2:1.8 L;W3:2.4 L)对小桐子进行63 d的试验处理.结果表明:施盐分处理相同时,与W1和W2水平相比,W3水平小桐子的株高、茎粗、壮苗指数、干物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因此,试验中小桐子最优的灌水量为W3.当灌水量为W3时,与W3相比较,处理W3S1促进小桐子的干物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而处理W3S2的小桐子的干物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下降甚微(P>0.05).可见,土壤含盐量较低时,适宜的土壤水分调控有助于提高小桐子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含盐量较高时,适宜的土壤水分调控有助于提高小桐子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不同盐分胁迫条件下施氮处理后小桐子幼树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温室小区试验,设置3种NaCl水平(土壤含盐率分别为S1: 0.2%, S2: 0.4%, S3: 0.6%),2种施氮水平(N1∶30 g/株, N2∶60 g/株)对小桐子幼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小桐子具有一定的抗盐胁迫能力,但其光合能力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小桐子光合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大,增施氮肥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小桐子光合生理的伤害,S3盐分处理下增施氮肥的缓解作用下降;经历短暂干旱期后灌水处理可有效提高小桐子光合速率;小桐子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S2和S3处理的日平均光合速率较S1处理分别降低23.51%和37.97%,而N2处理较N1处理提高39.89%.试验3种盐分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均有利于小桐子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有利于提高小桐子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优组合为N2S1.  相似文献   
75.
阿维菌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维菌素(avermectin),又称阿佛曼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环结构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体内、外寄生虫具有极强的杀伤活性,无抗真菌和细菌活性。可用作家畜驱虫剂,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家畜体内、外寄生虫病。阿维菌素具有结构新颖、  相似文献   
76.
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量对微润灌溉入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对微润灌溉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的方法,设置3个肥液质量浓度水平(清水F0:0 mg/L,低浓度FL:200 mg/L,高浓度FH:400 mg/L)和4个生物质掺混质量比水平(自然风干土B0:0 g/kg,低掺混量BL:15 g/kg,中掺混量BM:30 g/kg,高掺混量BH:45 g/kg),以发酵腐熟花生壳粉末为掺混生物质,研究微润灌溉的水分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湿润体体积以及湿润体质量含水率的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对微润灌溉的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体质量含水率均值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水平F0B0相比,增加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可提高初始入渗速率13.02%~44.85%、稳定入渗速率13.50%~48.78%、累积入渗量5.65%~56.62%和湿润体质量含水率均值6.62%~30.09%;不同入渗时间内的累积入渗量符合Kostiakov模型;湿润体体积随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增大而增大,且湿润体体积与入渗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湿润体剖面面积和灌水均匀系数随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7.
为探索小粒咖啡幼树的水光耦合模式,通过小区试验研究青枣荫蔽栽培条件下微润灌溉压力水头对小粒咖啡根区土壤水分分布、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3个压力水头:低水头(H1.0:1.0 m)、中水头(H1.5:1.5 m)和高水头(H2.0:2.0 m);3个青枣荫蔽栽培程度:无荫蔽(S0:100%自然光照)、轻度荫蔽(S1:65%~75%自然光照)、重度荫蔽(S2:45%~55%自然光照).研究结果表明:微润灌溉压力水头和荫蔽栽培水平对小粒咖啡根区土壤湿润体内水分含量均值影响显著,湿润体剖面面积随着压力水头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荫蔽程度的增大略有减小;压力水头增大,微润灌湿润体内含水率均值与均匀度显著增大,荫蔽程度增大,湿润体及体内含水率均值与均匀度略有减小;与S0相比,S1的小粒咖啡株高、茎粗、冠幅和叶片数分别增大20.31%,12.44%,24.45%和52.00%;与H1.0相比,增加微润灌压力水头使小粒咖啡叶片日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大22.10%~60.75%,28.02%~70.49%,35.51%~81.65%和26.42%~39.61%,而叶片胞间CO2浓度减少14.16%~31.32%;与S0相比,增大荫蔽栽培程度,日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大12.20%~26.10%和5.37%~26.28%,胞间CO2浓度减小5.88%~11.97%;S1下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大15.02%和15.53%,而S2下分别减小5.88%和11.97%;H2.0S1处理的小粒咖啡幼树生长、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光能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为适宜的灌溉和青枣荫蔽栽培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78.
水氮处理对玉米根区水氮迁移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研究灌水和施氮位置对玉米根区水氮迁移和利用的影响,通过春玉米水氮同区、异区隔沟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根区土壤水氮迁移和水氮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同区低水处理和异区高水处理收获时根区土壤硝态氮残留量较大,同区高水处理更容易导致硝态氮的淋失。异区高氮低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最大为9953kg/hm2,并且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为6.70kg/m3,比同区高氮高水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2.68%。高水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小于低水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高氮处理玉米的氮素累积总量大于低氮处理的氮素累积总量,作物的氮素累积总量和施氮量呈正相关;其中异区高氮低水的氮素累积总量最大,同区低氮高水处理的最小。最佳的水氮耦合处理是异区高氮低水。  相似文献   
79.
植物提取物可缓解抗生素导致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并且因其成本低、来源广等优点被认为是抗生素理想替代品之一。本文综述了几类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畜禽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木质素降解菌筛选及葡萄枝条木质素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刘小刚  罗华  杨光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5):302-305,311
从腐烂的葡萄枝条中,分离筛选出产木质素降解酶活高及对葡萄枝条木质素降解能力强的微生物.经分离纯化,获得24株在愈创木酚培养基平板上产生变色圈的真菌.通过PDA-愈创木酚平板显色和PDA-苯胺蓝平板退色反应,筛选出5株产木质素降解酶较高的菌株.对上述5菌株进行液态产酶和固态降解试验.结果表明,A-51-1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较高,其Lac和MnP酶活分别达9.20和21.6 U·mL-1;葡萄枝条经A-51-1处理30 d后,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