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0篇
  55篇
综合类   81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总结了柞树叶芽主要害虫天幕毛虫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刘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57-16559
皖中宋村的土地流转实践,呈现出流转态度差异化、日常生活货币化、代际失衡显性化、社区管理简单化、资本下乡强势化的"意外"问题。流转实践突出了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而忽视了土地承载的复杂功能,需要在回归多元的土地功能认识基础上对土地问题保持足够的耐心。  相似文献   
63.
锯链的使用寿命是锯链机械性能正常发挥的关键。它与制作材料、几何参数、热处理工艺、作业和润滑条件等诸因素有关。本文从锯链破断原因分析入手,力图找出锯链设计、制造、使用中应遵循的原则,供同行业参考与商榷。  相似文献   
64.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孙星  刘勤  王德建  张斌 《土壤》2007,39(5):782-78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别在江苏常熟和江西进贤布置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乌栅土及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乌栅土还是红壤性水稻土,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下,土壤全N、全P、速效P和速效K含量与不施肥的CK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另外,红壤性水稻土的秸秆还田土壤全N、全P、速效P含量与单一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P<0.05).同样,上述两种土壤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单一施用化肥的处理显著增加,而且从腐殖质的组分分析可知:腐殖酸C、胡敏酸C与富里酸C的比值均显著提高,表明土壤有机质品质得以改善.因此,长期的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5.
二化一放蚕区柞蚕杂交种呼伦贝尔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分离和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二化一放蚕区(主要为高寒地区)放养的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伦贝尔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千粒茧重11.24 kg,茧层量1.28 g,平均每把产茧量1461.12 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8.91%、16.67%和39.87%;茧丝长1246.42 m,解舒丝长656.46 m,分别比对照种增长165.21 m和177.70 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6.
本文分析了震后都江堰市虹口乡旅游区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指出灾后重建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隐患,结合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和重建的现状中提出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年的不同耕作措施处理的长期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等不同耕作措施对0~40 cm土壤有机碳有显著影响,而对40 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小.免耕覆盖处理可以提高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但1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低于秸秆还田和常规耕作处理.与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相比,连续5年秸秆还田和免耕覆盖可显著提高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同时,不同耕作措施也影响活性有机碳含量,在0~5 cm土层中,免耕覆盖处理的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秸秆还田、浅旋耕和常规耕作处理.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 20~40 cm土层的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分别提高了7.3%~121.8%、31.8%~49.3%和44.2%~84.6%.  相似文献   
68.
大型彩钢板保温型房式仓,具有建仓造价低、工期短、坚固耐用、储粮隔热保冷效果好等特点。 我库于2004年-2005年先后建设4幢大型彩钢板结构的保温包存仓,200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入库装粮。通过两年的实仓应用,我们发现,冬季适时通风做好降温蓄冷工作,春、夏季节做好仓房的密闭和隔热保冷工作。  相似文献   
69.
准确掌握黑土层厚度分布信息对于黑土资源评价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土层厚度测定方法包括土壤剖面法、插钎法和钻孔法等对于大范围的土壤厚度测定效率较低且连续性较差。本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探测了东北黑土区直型、凸型和凹型3种坡型坡面的黑土层厚度。室内模拟试验对黑土及黄土母质土壤分别设置不同的容重和含水量,探究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对土壤介电常数的影响以及探地雷达测定黑土厚度的可行性。野外试验通过开挖剖面和预埋标识物,验证了探地雷达测量黑土厚度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土壤介电常数随容重的增大而增大,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黑土和黄土母质层土壤含水量、容重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对数方程来描述,其精确度为95.26%~99.66%。探地雷达测量黑土厚度与剖面实测厚度相比,精确度为87.05%~95.58%。3个坡面的黑土厚度空间分布不同,且坡脚发生沉积处的黑土厚度较大,坡肩和坡背土壤侵蚀较严重处的黑土厚度较薄。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明和保护黑土资源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土壤厚度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0.
刘勤 《北方蚕业》2003,24(1):10-10,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蚕丝业发展很快,在加快国家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安排劳动就业、扩大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蚕业生产呈现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蚕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北方、西部各省又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