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东北矮紫杉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东北矮紫杉为东北红豆杉变种,是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为东北地区特有的常绿灌木。由于种子繁殖困难,组织培养技术复杂,扦插繁殖则是扩大其繁殖可行的、有效的、实用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是一种解毒酶。为明确柞蚕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heta(GSTT)在柞蚕丝素蛋白准备和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克隆了柞蚕GSTT基因,并分析其在5龄幼虫丝腺中的表达规律。根据家蚕GSTT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获得了柞蚕GSTT基因的cDNA序列(651 bp,编码21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EU541490)。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家蚕GSTT的同源性为89%。利用柞蚕18S核糖体蛋白基因作为内参,对柞蚕GSTT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柞蚕GSTT的mRNA表达量在5龄第4天达到最高,后期逐渐下降。研究表明,在柞蚕丝素蛋白合成的5龄期,GSTT表达量大量提高,推测其主要功能为帮助柞蚕排除体内过多的氨基酸,以达到排毒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VmiRNA不仅可以控制自身基因,还可调节宿主的稳定表达,研究VmiRNA的功能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说明核型多角体病毒与柞蚕的寄生关系,从而改进对病毒的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及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编码的miRNA及其作用的靶标基因进行研究。[结果]经预测和筛选得到了Ap NPV编码的miRNA MD217,与其有关的宿主靶基因14种,主要参与细胞组成、生化过程以及分子功能等途径,涉及到生物体细胞内一些催化、免疫反应等过程;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MD217在病毒感染后上调表达,脂肪体组织内的靶基因MAPKK7表达水平与MD21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iRNA MD217在病毒感染后诱导表达,推测很可能降低了宿主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并同时影响靶基因MAPKK7的功能表达,从而避免了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免疫清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深入挖掘凡纳滨对虾应答缺氧胁迫的生理调控机制,为凡纳滨对虾抗缺氧应激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营养素调控缺氧应激提供新的作用靶点。【方法】根据水体溶解氧(DO)含量,分别设对照组(5.00 mg/LDO)、低氧组(2.00 mg/L DO)和缺氧组(0.75 mg/L DO),观测急性缺氧胁迫下凡纳滨对虾的表观特征,于胁迫0、2、6、10和14 h采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样品,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LDH、GCK、PK、Cyt c、SOD和CS活性,利用RT-PCR扩增HIF1-α、GLUT、BNIP3、p53、c-fos、Kv1.2、PTEN和VEGF等8个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氧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急性缺氧胁迫下,凡纳滨对虾频繁游动,摄食量慢或不进食、蜕壳不遂,虾壳呈黄色或红色,生长速度缓慢并逐渐出现死亡。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HIF1-α、GLUT、BNIP3和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下同),Kv1.2和PTEN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下降趋势,c-fos和p53基因相对表达量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缺氧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LDH、PK和Cyt c的活性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始终低于低氧组,而GCK、SOD和CS的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凡纳滨对虾会通过产生各种生理生化调节策略来抵御急性缺氧胁迫,包括改变机体能量获取方式、增加能量积累、高表达糖代谢或有氧氧化过程的关键酶、抑制血红细胞凋亡、降低机体代谢率、刺激血管生成等,以降低机体对DO的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