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38篇
  9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对4种不同果蔬的预冷热负荷计算,分别得出了制冷机组压缩机所需功率与预冷时间、预冷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影响换热器的因素,计算出不同压缩机功率下冷凝器与蒸发器的面积.  相似文献   
62.
葡萄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葡萄来后的呼吸代谢、采后脱粒机理、SO2伤害机制及褐变原因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葡萄采后生理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3.
白灵菇高效栽培及贮运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白灵菇的栽培工艺,包括选种、备料,原料配制、接种,采收等,另外还介绍了白灵菇的贮藏保鲜实用技术,在0℃条件下,贮藏3个月,无开伞,发霉、褐变等现象,风味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4.
对近年选育的津鲜豆3号、津鲜豆4号、2013-99、台75、95-1这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并对鲜食大豆鲜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筛选出较好的鲜食大豆品种及其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二粒荚数、一粒荚数、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重、蛋白质、葡萄糖、蒸煮损失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荚重与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和三粒荚数呈极度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负相关。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二粒荚数、一粒荚数和株高,建立的相关产量预测模型的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拟合性,适合用于鲜食大豆的产量预测。综合比较认为,津鲜豆3号为最适宜天津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65.
为探究LED红蓝光照射对采后西芹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将西芹置于温度为4℃、相对湿度为90%的10μmol·m-2·s-1光强和无光条件下,分析10μmol·m-2·s-1光强下迎光面和背光面以及黑暗条件下西芹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光和无光处理对西芹失重率的影响差异不大,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光照不会加大西芹的失重率。10μmol·m-2·s-1光强下迎光面西芹的叶绿素和VC含量显著高于背光面和无光处理组(P0.05),背光面和无光处理组的叶绿素损失率分别是迎光面西芹的1.56倍和1.5倍、VC损失率分别是迎光面下的1.67倍和1.86倍。10μmol·m-2·s-1光照处理可显著保持采后西芹的硬度。该结果可为LED光照在西芹采后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阿图什无花果贮藏保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果实成熟度以及不同的保鲜方式,对新疆阿图什无花果进行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初步确定了阿图什无花果保鲜技术方法与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在摇瓶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灰霉菌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土豆汁4%、硝酸钾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装液量100L/250L、pH值5.5、摇床转速120r/min。  相似文献   
68.
短波紫外线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短波紫外线的作用原理和对果蔬采后品质、切分果蔬品质及微生物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短波紫外线的安全性及未来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和机理研究发展方向,为短波紫外线在果蔬保鲜和安全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采用0.5 μg/mL 1-MCP熏蒸处理韭菜,研究1-MCP采后处理对20 ℃、RH 80%~85%贮藏期间韭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熏蒸组相比,1-MCP处理能维持韭菜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减缓可溶性固形物、VC、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抑制失重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在保持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韭菜衰老速度,维持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70.
不同芽孢杆菌处理对杏采后保鲜效果及诱导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芽孢杆菌对杏采后保鲜效果和诱导抗性机理,以"金太阳"杏果实为试材,营养肉汤(NB)培养基和无菌水作为对照,采用3种芽孢杆菌(HB-2、B1、B271)处理液分别对杏果实进行采前10天喷施处理和采后浸泡处理,并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及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采用芽孢杆菌采前喷施处理后的杏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采后浸泡芽孢杆菌处理也能有效降低腐烂率,HB-2和B1显著好于B271及对照组(P0.05)。在采前喷施和采后浸泡两种方式处理中,HB-2效果均好于其他处理。同时,芽孢杆菌能提高杏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果实抗病性,延缓果实衰老。在采后贮藏过程中,3种芽孢杆菌亦能显著减缓杏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降低(P0.05),有效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维持果实品质。综合来看,芽孢杆菌处理在杏采后贮藏保鲜中具有较好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