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2004年3月15日,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接到万州区龙驹检查站的电话,称所辖西部片区专职检疫组检疫员曹某某。签发运往湖北宜昌的110头生猪中,有7头无耳标的“合格”出县境检疫证明。  相似文献   
112.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及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的抗性机制、抗性机制的生化基础、抗性基因的研究以及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3.
唐初阳  傅强 《蚕桑通报》2007,38(3):13-14
根据桑树枝条或新梢节部的根原体压入土中可形成新根的原理.把母株上的枝条压入土中.露出新梢,即可使枝条节部生根,新梢成长。经过一定的生长阶段.然后割断压条枝与母株的联系.便成为独立的苗木。生产上利用压条补植缺株效果很好,已被广泛应用。为探索以繁育桑苗为目的成林桑压条繁苗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睢宁县蚕桑站于2005~2006年,派驻4名蚕桑技术人员。在姚集镇程刘村负责示范、指导,组织部分蚕农帮助实施.进行多种形式的压条繁苗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 重庆市天城兽医站自建站以来.长期实行的是企业管理模式.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多数职工的工资无着落。有办法的职工跳槽、外出打工.没有办法的留下来.也是上班的叫.退休的要.家属不停地闹。农办领导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多次向管委会领导汇报.并与社保局协商,工夫不负有心人.  相似文献   
115.
在养猪生产中,咬尾是主要的行为问题之一。一旦爆发,会降低动物福利,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图1)。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和采取了相应措施以解决这一问题,但问题仍然存在。北欧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对该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稻田水、土壤和稻秆中的消解动态,测定了多菌灵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甲醇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田水、土壤、稻秆、谷壳、糙米中多菌灵添加浓度为0.05~1.0mg·kg-1时,平均回收率为83.16%~95.44%,变异系数在1.23%~5.32%之间,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田水0.005mg·L-1,土壤0.005mg·kg-1,稻秆0.050mg·kg-1,谷壳0.050mg·kg-1,糙米0.025mg·kg-1。多菌灵在田水、土壤和稻秆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53~3.41d、6.20~7.27d、3.27~3.91d,原始沉积量与施药量、施药次数密切相关。以231g·hm-2和346.5g·hm-2间隔7d施用多菌灵2次和3次,末次施药21d后多菌灵的最高残留量为:土壤未检出(≤0.005mg·kg-1),稻秆0.524mg·kg-1,谷壳0.528mg·kg-1,糙米未检出(≤0.025mg·kg-1)。多菌灵在稻秆和谷壳中的残留量相对较高,以该稻秆和谷壳作为饲料有一定的风险;多菌灵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日本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相似文献   
117.
蒋波  杨仁斌  傅强  邹蓉  许爽  黄尧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065-2069
为了评价烯啶虫胺在水稻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和环境安全性,2010-2011年在湖南、吉林、河北3地进行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并采用HPLC检测水稻环境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在稻田水、土壤和稻杆中的消解速率非常快,其半衰期分别为:5.77 h、28.52 h、1.60~2.09 d;按推荐剂量在稻田环境中施用烯啶虫胺50%可湿性粉剂3次,距末次施药后14 d以上,收获的稻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为未检出(<0.05 mg/kg),此时收获的稻米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8.
比利时杜鹃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利时杜鹃不同扦插时间、插穗所用IBA浓度及扦插介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武汉市,比利时杜鹃的最佳扦插时间为4~6月份;IBA的适宜浓度为0~150mg/L;最佳扦插介质为珍珠岩。加强扦插后的管理,60d生根率基本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9.
生猪疫病防制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生猪疫病防制工作自建国以来,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的指引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本从着实际出发,围绕这一方针,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养猪业的平稳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在防疫面前,只是起到了防御的作用,未能消灭一种生猪疫病,且还有扩展的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步伐显得太慢,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已消灭某些猪的传染病的国家,为保本国养猪利益,以提高技术壁垒为门槛,将他国猪肉产品拒之门外,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出入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影响。不能不引起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改进工作方法迎头赶上,让我们的猪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地位,否则我们的养猪业就要受到他国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0.
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浙江省高校学生上网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特别是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应信息时代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