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5篇
  13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61.
十天养蚕模式是比传统养蚕模式具有一定优势的桑蚕生产方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十天养蚕模式在贵州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介绍该模式在经济效益、技术要求、稳定共育人员队伍、提高养蚕成功率等方面的优势,并从蚕室选址及规模、蚕前和蚕期消毒、小蚕运输、饷食处理、匀蚕扩座、人员安排、看蚕给桑、上蔟、回山消毒等方面总结该模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62.
惠州西湖作为岭南州府园林的典型个例,在跨越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逐渐沉淀出与时间的显性关系,是历时演进的州府风景。基于岭南州府园林视角,运用历史研究法,引入“层积”概念,以古代惠州西湖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延续性特征的基础为历代州府接续建管与“发现—建设—游赏—传颂”风景营建迭代循环;总结其延续性特征的结果为单要素演变和各要素整体状态叠合的空间层积与跨越时空情景“逝反”的文化层积。  相似文献   
363.
为了更好地建立单木三维彩色模型,获得准确表型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 v2相机和激光雷达的单木点云信息融合检测方法。首先由激光雷达采集樱树单木所在区域的完整环境点云,生成点云地图;由Kinect相机采集樱树单木多视角点云得到完整的三维彩色点云;然后以激光雷达点云位置为基准,通过选取对应同名点的方式对2种点云进行初始配准,使点云之间具有良好的初始位置关系,再使用最近点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算法对点云进行精配准;最后使用彩色点云对雷达点云进行点云着色融合处理,实现樱树单木的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与只使用Kinect v2相机生成的樱树单木表型参数对比,融合后的樱树单木的株高、冠幅和胸径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52、6.46和18.17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Kinect v2深度彩色相机和激光雷达在单木三维重建上能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点云配准精度,同时,既能降低光照气候条件的影响,又能增加测量距离,单木表型参数更准确。  相似文献   
364.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振兴,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全面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建设发展好农村经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又是全面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对当前的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5.
  目的  研究震后滑坡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及环境解释。  方法  以北川县凤凰山滑坡迹地土壤和植物群落为对象,将滑坡迹地分为滑坡区、过渡区和未滑坡区,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法对3个区域植被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植物群落分布进行环境解释。  结果  ①2013—2019年,滑坡区和过渡区总体上植物科属种数量增加了4.00%~483.33%,未滑坡区减少了2.00%~37.50%。②滑坡区和过渡区的植物多样性增加了0.02%~483.33%,未滑坡区减少了2.00%~52.94%,且均匀度也有降低。③乔灌草层的CCA排序前2轴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60%~80%,表明前2轴包含了排序的大部分信息。④土壤pH和团聚体特征对植被分布的影响较大。  结论  滑坡迹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有所提高,且环境因子对植物群落有重要影响。图2表5参33  相似文献   
366.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摄食器官,是研究头足类摄食生态的重要材料.为研究北方拟黵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特性,根据2018年9-11月中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268尾北方拟黵乌贼样本,对其渔业生物学数据进行测定,对其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进行划分,分析色素沉积等级是否存在性别间差异,并拟合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质量和...  相似文献   
367.
以六年生枸杞‘宁杞7号’植株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β-氨基丁酸(BABA)的方法,研究了BABA对枸杞果实失重率、自然发病率、MDA含量、主要活性氧、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的影响,以期为增强枸杞鲜果采后抗病能力,减少果实的腐烂,延长保鲜时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1.0 mg·mL-1 BABA诱导21 d后,可明显降低采后枸杞果实的失重率和自然腐烂率;抑制果实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的产生,显著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提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提高抗坏血酸(AsA)和脱氧抗坏血酸还原酶(DHA)等非酶促抗氧化剂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枸杞第1茬坐果后开始施用1 mg·mL-1 BABA,每7 d施用1次,可通过激活枸杞果实抗氧化酶活性,提升非酶促抗氧化剂的含量,将果实氧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有效减少果实的腐烂,延长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368.
为探究木醋液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及其对病原菌的作用机制,试验通过测定菌落生长直径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评价木醋液对几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考察木醋液对供试敏感菌株孢子萌发、菌丝干重、细胞膜通透性、细胞壁完整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合电镜观察菌体超微结构变化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木醋液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的抑菌作用表现最为显著,其EC50值为4.98μL·mL-1,在5.5μL·mL-1时,木醋液对其孢子萌发和生物量抑制率分别达90.09%和95.22%。经木醋液处理后,F.culmorum的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其菌丝细胞壁变薄且不完整,细胞器结构紊乱,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菌丝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ATP含量显著降低;碘化丙啶染色孢子后,孢子荧光强度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木醋液主要通过破坏真菌细胞...  相似文献   
369.
<正>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央、省、市、县自上而下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政策合力。2021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通江县成为四川省实施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四个县之一,中央投资达4 200万元。良好的政策基础为巴山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肉牛已成为全县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70.
为筛选对枸杞根腐病主要致病菌Fusarium solani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生防菌株,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健康枸杞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其分类地位;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比较不同培养液处理的内生真菌对F.solani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在分离得到的106株内生真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F.Solani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菌株,编号YBG8,经鉴定其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YBG8原液体积分数为20%时,对F.solani菌丝生长抑制率最强,达70.49%,且具有浓度依赖性;YBG8滤液体积分数50%时,对F.solani孢子萌发抑制率最大,达82.4%;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先接种A.alternata再接种F.solani,可有效降低枸杞根腐病的发病率,其相对防效可达50%。研究结果可以为有效利用内生真菌防治枸杞根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