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3篇
  29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油桐林生物量和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生育期的油桐林生物量和大量营养元素(N、P、K、Ca、Mg)的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桐林的生物量随树龄的增大逐渐积累,从幼龄期开始到20年生的桐林,其生物量的积累值为79,61t/ha。桐林不同生育期的光合产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经济产量(果生物量或种仁生物量)随树龄的动态变化服从二次抛物线函数:W_(FR)=-2.11398+0.82471(t-1)-0.03540(t-1)~2W_S=-1.37257+0.38539t-0.01706t~2不同生育期,桐林中大量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和输出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22.
油桐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订说明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用油料树种。桐油是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誉满全球。油脂碘价在130即为干性油。桐油碘价高达160以上,是优质干性油。为规范油桐生产和桐油等级及适应外贸出口的需要,必须制订油桐产品质量等级标准。本标准包括桐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桐油质量等级2部分。  相似文献   
23.
生态经济林经营模式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我国丘陵山区开展以经济林为骨干项目的多种经营,是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生态经济林业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方法,组织经济林生产建设事业。它的任务是为制定经济林生产发展战略规划:为经济林栽培经营提供指导理论和方法。生态经济林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区划和规划。生态经济林经营模式,有网络结构模式和立体经营模式之分。前者是一个地域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中,经济林作为一个子系统的位置,后者是具体林分结构的立体经营模式,两者是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24.
森林与环境     
森林是加拿大最突出的风景。从大西洋到太平洋3,000哩广阔的土地上处处是森林。森林工业现在使用着多种多样的资源。每一年的造林面积是2.5百万亩。(1英亩=6.072市亩=0.447公顷—译者)森林不仅仅影响着环境的性质,并且有适合于各种用途的资源。  相似文献   
25.
何方永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2):93-95,81
林区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但是,由于市场观念的缺乏,其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产品优势与经济优势,旅游资源产品化成为林区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剖析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关系,在分析林区旅游资源产品化的背景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区旅游资源产品化的战略构想与策略。  相似文献   
26.
沅江普丰公社位于洞庭湖畔,总面积近5万亩,其中农田3万余亩,境内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重要的粮、鱼、莲产区。这里历史上从未种过乌桕,也未见过乌桕。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焕发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要求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大力发展了乌桕  相似文献   
27.
油茶林生物量与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何方  张才学 《林业科学》1996,32(5):403-410
对不同发育期油茶林生物量与养分的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幼龄期至盛果期油茶林生物量逐步积累,盛果期生物量达到16.139t/hm2,其中经济生物量为1.798t/hm2;不同发育期油茶林分的生产力不同,盛果期油茶林太阳能利用率最高,为0.2%;不同发育期油茶林光合产物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不同;不同发育期油茶林系统大量元素(N、P、K、Ca、Mg)的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及输出量不同。并提出了油茶林系统施肥的监界量。  相似文献   
28.
长期免耕对不同土层土壤结构与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长期翻耕与免耕条件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在长期定位试验中分层(0~10 cm、10~20 cm、…、90~100 cm)采集免耕和常规耕作处理下混合土样和原状土样进行土壤结构与有机碳的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的加深,0.5~2.0 mm和大于2.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其他粒级团聚体含量呈增加趋势。免耕更利于提高大粒级团聚体(0.5 mm)的含量,且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作用深度在50 cm以上。(2)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趋于稳定的趋势。免耕处理在0~80 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高于常规耕作处理。(3)随着土层的加深,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大粒级团聚体中含有较高的有机碳。免耕更利于0~40 cm土层不同粒级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的提高。随着土壤团聚体粒级的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呈降低趋势。与常规耕作相比,除0.053~0.250 mm粒级团聚体外,免耕提高了0~20 cm土层各粒级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4)随着土层的加深,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大于2.0 mm和小于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在0~100 cm土层均低于其他粒级团聚体。在0~20 cm、30~40 cm和90~100 cm土层,免耕处理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累积贡献率均高于常规耕作。  相似文献   
29.
本文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及酶联反应放大作用原理,建立了喹乙醇药物残留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对象涉及饲料及动物性食品,检测灵敏度达到0.5 ng.g-1,准确度可达85%,检测时间仅需75 min,能够满足灵敏、快速、简便、低成本、大批量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30.
锥栗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Ⅰ.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福建省建瓯市3 ̄10年生锥栗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锥栗Castanea henryi人工林在未结果期,结果初期和盛果初期3个不同的发育时期的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生长年龄的增大,生物量呈明显积累,分别为2.7427t/hm^2,8.2064t/hm^2和33.7801t/hm^2;随着锥栗生长发育年龄的增加,地上部分所占的生物量比例也增大;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地表60cm内的土层中,侧根发达,主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