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理论与实践教学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提出利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普通植物病理学理论的精华,在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与人合作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2.
树莓(Rubes idaeus L.)是蔷薇科多年生小灌木落叶果树.其浆果柔嫩、多汁,色泽宜人,已经成为辽宁果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沈阳市东陵区树莓主产区发生1种新病害--树莓黏菌病,引起当地农民的恐慌.近3年来,笔者对树莓黏菌病的田间发生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室内病原鉴定.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对辽宁地区与小叶锦鸡儿共生的根瘤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采自5个不同地区样品的根瘤,通过分离、纯化、回接验证等试验共获得65株供试根瘤菌菌株。进一步选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供试根瘤菌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其系统发育地位位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spp.),并在96%相似性水平上分为5个不同的类群,分别由相应的rDNA图谱组合代表。丰富度及频度分析表明,组合15是辽宁省的优势群,组合18丰富度居第二位,但频度最高,也是辽宁省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5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时间流行动态分析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在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病流行中,病情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用Weibull模型拟合较好,病情曲线下面积(AUDPC)随接种后天数的变化情况则可用直线模型来描述。同时,该病害产量损失研究表明,该病对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有影响,百粒重损失率明显高于穗粒数损失率,为穗粒数损失率2~3倍。  相似文献   
55.
草莓褐色轮斑病是辽宁省草莓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经鉴定,其病原菌为草莓褐色轮斑病菌(PhomopsisobscuranceElletEV.)。笔者系统研究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0℃。全暗和全光照处理下的菌落生长情况好于12h光暗交替。病菌对碳源葡萄糖的利用率最高;对氮源甘氨酸的利用率最高。供试的6种药剂中,以20%叶病速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56.
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红灯的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选用随机六聚体引物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李矮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设计2对特异引物,分别从感病样品中扩增出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目的片段.通过对RT-PCR反应体系中引物、模板浓度和退火温度的优化,改进了现有的李矮缩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成功用于山东泰安地区甜樱桃果园的病毒调查.另外,还可以扩增18 sRNA,实现对李矮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7.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人参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将茉莉酸甲酯(MeJA)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为了明确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和病害严重度的影响,测定了0~800μg· mL-1不同浓度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μg· mL-1)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处理后2d接种人参锈腐病菌(1×106onidia· mL-1),测定参根内防御酶系活性,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低浓度MeJA溶液(0~200Lg· mL-1)对人参锈腐病菌无直接毒害作用,但是高浓度MeJA溶液强烈抑制锈腐病菌的生长.当浓度为800μg· mL-1时,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都被完全抑制.经MeJA处理的人参植株锈腐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显著降低,发病率较只接种锈腐菌的处理下降了31.8%.人参根系PAL、PPO和POD活性较对照均表现上升趋势.这说明低浓度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无影响,但是可以提高人参根部防御酶系的活性,减轻人参锈腐病的发生.因此,MeJA处理提高人参植株的抗病性可能是通过激活人参的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8.
探讨外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人参抗锈腐病的效果,以期通过施入外源物质来提高人参植株的抗性.测定了0~800mg·L-1不同浓度SA和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 mg· L-1)处理二年生人参移栽苗,接种人参锈腐菌,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浓度为200 mg· L-1的SA和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无直接毒害作用,而经SA和MeJA处理的人参植株锈腐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显著降低,SA的诱抗效果优于MeJA.  相似文献   
59.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不同菌源梯度人工接种的方法,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不同的18个发病小区,分析各期病情指数与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对玉米面粒重、单穗重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产量损失率最高可达38.24%,而病情指数对穗数没有直接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两个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1)关键期病情模型(CPM),L=2.8219+0.7402x1(R=0.8799,SD=5.2149,N=18)。(2)多期病情模型(MPM):L=1.073+0.426x1+0.170x2(R=0.892,SD=5.2898,N=18)。式中:L为玉米产量损失率;x1为授粉期病情指数;x2为灌浆后期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60.
长白山沿脉参类锈腐病菌比较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白山沿脉是我国人参和西洋参的主要栽培区,长期以来,参根锈腐病一直是该地区参类栽培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有关参类锈腐病菌具体种类的报道不尽相同,为此,作者分离了长白山沿脉不同地区的12个人参和西洋参锈腐病菌株,在病原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测试比较了各菌株对温度、pH、光照等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异同,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并辅助形态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