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辽宁轮叶党参斑枯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辽宁省药用植物轮叶党参斑枯病的发生危害、症状描述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轮叶党参斑枯病是由真菌党参壳针孢(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侵染所致。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2.
人参锈腐病拮抗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参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具有拮抗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生物活性的生防菌3株,其中菌株BS015和菌株HN01为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mm和21.9mm.菌株Tri41为木霉菌,抑菌率达76.6%.对人参几种常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对人参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人参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人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hinseng)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对3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S01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HN01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Tri41为哈茨木霉(Trichdema harzianum).  相似文献   
43.
茉莉酸甲酯对人参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人参抗人参锈腐病过程中的作用,试验设4个处理:MeJA、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MeJA+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CK。MeJA浓度为200 mg/L。处理后3,6,9,12,15,20,25,30天测定酶活。结果表明,经MeJ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菌,人参根系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较对照增强。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第12天达到峰值,是对照的1.39倍;几丁质酶活性在第15天达到峰值,是对照的1.51倍。这表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MeJA诱导人参抗人参锈腐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龙胆草斑枯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胆草 (GentianascabraBunge)属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 ,具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作用 ,属辽东山区特产药材。由于龙胆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1985年辽宁省清原县将龙胆草从山上野生状态引种归圃人工栽培成功 ,现已成为当地农民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两高一优”的重要致富项目。随着栽培环境的变化和栽培面积的扩大 ,龙胆草斑枯病逐年加重并造成毁灭性损失 ,成为龙胆草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1 病害症状龙胆草斑枯病由龙胆壳针孢 (Septoria gen tianaeTh櫣m)所致 ,该菌属半知菌亚门 ,腔孢纲 ,球壳孢目真菌 ,主…  相似文献   
45.
辽宁省发生穿山龙锈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又名穿龙薯蓣、穿地龙等, 为薯蓣科, 薯蓣属缠绕藤本药用植物, 主产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1].其根茎入药, 具有舒筋活血, 消食利水, 祛风止痛功效.有效成份皂素是止痛药、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我国穿山龙主要源于野生, 由于国内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迅猛发展, 穿山龙需求量迅速增长, 近年来辽宁东部山区为了发挥野生资源优势, 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穿山龙.在人工栽培条件下, 穿山龙锈病发生危害严重.   相似文献   
46.
树莓灰斑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莓灰斑病病菌(Cercospora.rosicola Pas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合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此温度亦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H 4~9条件下均能很好生长.  相似文献   
47.
以树莓生产上常发生的树莓灰霉病为调查对象,对辽宁省树莓主栽区的5个树莓种植基地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辽宁树莓灰霉病发生严重.笔者通过了解树莓灰霉病发生流行的特点,结合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该病严重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8.
草莓褐色轮斑病是辽宁省草莓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经鉴定,其病原菌为草莓褐色轮斑病菌(PhomopsisobscuranceElletEV.)。笔者系统研究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50℃。全暗和全光照处理下的菌落生长情况好于12h光暗交替。病菌对碳源葡萄糖的利用率最高;对氮源甘氨酸的利用率最高。供试的6种药剂中,以20%叶病速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49.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人参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将茉莉酸甲酯(MeJA)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为了明确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和病害严重度的影响,测定了0~800μg· mL-1不同浓度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μg· mL-1)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处理后2d接种人参锈腐病菌(1×106onidia· mL-1),测定参根内防御酶系活性,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低浓度MeJA溶液(0~200Lg· mL-1)对人参锈腐病菌无直接毒害作用,但是高浓度MeJA溶液强烈抑制锈腐病菌的生长.当浓度为800μg· mL-1时,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都被完全抑制.经MeJA处理的人参植株锈腐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显著降低,发病率较只接种锈腐菌的处理下降了31.8%.人参根系PAL、PPO和POD活性较对照均表现上升趋势.这说明低浓度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无影响,但是可以提高人参根部防御酶系的活性,减轻人参锈腐病的发生.因此,MeJA处理提高人参植株的抗病性可能是通过激活人参的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0.
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红灯的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选用随机六聚体引物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李矮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设计2对特异引物,分别从感病样品中扩增出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目的片段.通过对RT-PCR反应体系中引物、模板浓度和退火温度的优化,改进了现有的李矮缩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成功用于山东泰安地区甜樱桃果园的病毒调查.另外,还可以扩增18 sRNA,实现对李矮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