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7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102.
黑龙江省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黑龙江省18个地区选择熟期适宜的18份大豆品种为材料,结合当地8个主要环境因素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大豆品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无霜期负相关,与年日照时数、降水量正相关.油分含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无霜期正相关,与年日照时数、降水量负相关.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无霜期等环境指标的提高对蛋白质含量形成和提高不利,却对油分含量的形成和提高有利;年日照时数、积温、降水量等环境指标的提高对蛋白质含量形成和提高有利,却不利于油分含量的形成和提高.这样的结论表明同一环境因素对蛋白质和油分形成可能具有互逆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以3个高油大豆品种(绥农14、红丰9、东农47)为试验材料,在2002年与2003年不同年份间探讨高油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在不同年份间,脂肪含量的相对排序保持不变.在不利脂肪形成的年份,蛋白质形成呈上升的趋势;在有利脂肪形成的年份,蛋白质含量积累呈现了凹型的曲线分布,而种子成熟后的蛋白质含量要小于大豆开花后50天时形成的蛋白质含量.脂肪的积累,在不利脂肪形成的年份,各品种由于其遗传特点变化较大,在大豆开花后70天是形成一个平衡的趋势与下降的趋势;在有利脂肪形成的年份,高油品种呈现了相同趋势的脂肪积累过程,都由开始的低,逐步上升,达到一个最高值以后,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4.
红丰12既是高油品种,又适合密植栽培,符合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与国家优势农产品布局,对国家大豆振兴有着积极意义,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红丰12(代号钢9178-2)是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科研所大豆研究室于1991年以钢8460-19为母本,以农大8170-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  相似文献   
105.
大豆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豆110 cm垄上三行"大垄密"栽培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垄平结合、宽窄结合、旱涝综防的大豆栽培模式。主要解决阶段性降雨多或是土壤库容小,不能存放多余水的大豆栽培技术。在旱年比70 cm的三垄栽培能增产10%以上,在涝年比其他的大垄密栽培技术增产6%以上,常年其大豆产量能稳定保持在3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06.
107.
利用153个株系组成的源自美国半矮秆有限性品种Charleston和亚有限性品种东农594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试验站与东北农业大学校内试验田进行了两年三点的试验.采用国际标准对大豆营养生长期进行划分,对观察株系从破土开始记录,每日跟踪调查,直到群体全部成熟.结果表明生育期在群体中呈正态分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个体间有差异.采用QTLmaper2.0统计软件对生育期进行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共检测到主效应的QTL59个,上位性的QTL61对.涉及到A1、C2、D1a、D1b、B1、I、N、G等七条连锁群,上位性分析也首次揭示出不同位点间的互作关系.揭示了大豆营养生长过程中,其QTL的发育特点,找到了可以在不同环境下稳定存在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108.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粮食农作物,大豆的多数农艺性状均为重要的数量性状,对大豆的数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以美国半矮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与高蛋白品系东农594杂交得到的154株RILs群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在亲本之间表现多态的SSR引物对群体进行分析,在群体开花期,利用数码相机获取花的图片,再利用Photoshop7.0软件测其色度值,根据已有的遗传图谱,利用浙江大学朱军的QTLmaper2.0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LOD值的大小,确定与大豆花色有关的两个QTLs主要分布在F连锁群上,其相关QTL在GMRUBP和Satt030,Satt030和Satt146引物之间出现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109.
矮秆品系在窄距密植条件下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大豆新品种红丰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丰11是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科研所大豆研究室于1988年以钢82128为母本,以B152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1998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中熟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生育期120天,需活动积温≥2350℃;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