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有效评价生防菌对香蕉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FOC4)B2的防病能力,通过对收集的生防菌资源进行抗性筛选,对筛选到的3株拮抗菌进行了抑菌观察、抗病谱测定、土壤抑菌能力监测及盆栽苗拮抗能力测定,并对测试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和16 r D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249个测试菌中有109个菌株在对峙培养中表现拮抗能力,其中有三个菌株A5-6, D7-16和CL7的抑菌效果较为稳定。显微观察显示:三个拮抗菌会导致病原菌B2的菌丝发育畸形、膨胀、胞壁增厚、部分形成泡状、内容物外渗生长,以及抑制孢子的萌发等显著影响。抑菌谱测试表明,菌株对包括FOC以内的其它真菌性病害抑菌率在60%以上,但对尖孢镰刀菌其它专化型抑菌率较低,仅在40%-50%之间。土壤拮抗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拮抗菌单独对土壤中FOC数量的控制有限,只能降低一个数量级,但对盆栽苗中镰刀菌的数量控制能下降到2个数量级。盆栽实验表明,菌株A5-6以72.3%的防病效果较D7-16、CL7 45.4% 、50.0%的防效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三个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鉴定表明D7-16为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A5-6和CL7也属于芽胞杆菌,三个菌株都是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潜在的良好生防资源,可作为生防菌做进一步的开发性研究。  相似文献   
22.
绿僵菌农药助剂的筛选及混配防治荔枝蝽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化学杀虫剂与绿僵菌菌株MA4、JF-813的相容性以及菌药混用的增效作用。[方法]以荔枝蝽蟓为供试昆虫,绿僵菌MA4、JF-813为供试菌株,研究5种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菌药混用防治荔枝蝽蟓的效果。[结果]供试的5种化学药剂对MA4、JF-813菌株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乳油氰戊菊酯与MA4、JF-813菌株的相容性最好,低剂量20%乳油氰戊菊酯对菌落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其他4种化学药剂。低剂量的农药与绿僵菌混合使用对绿僵菌的致病力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绿僵菌JF-813和次亚致死剂量的2.5%溴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绿僵菌MA4和4.5%高效氯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绿僵菌混合制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SIX蛋白编码基因最早由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入侵的番茄木质部蛋白质组中发现,且成功用于区分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的3个生理小种。一些SIX编码基因亦在引起香蕉枯萎病的Fusarium.oxysporum f. sp. cubense(简称Foc)中有报道,为区分Foc不同生理小种或亚型,比较分析了Foc中的SIX7基因序列及其特异性。以现有的SIX7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PCR扩增并测序,比较分析国内不同地理区域及来源于澳大利亚与南非的Foc1、Foc2、Foc3、Foc4共56株菌株中的SIX7基因,并以8个以上其他专化型或其他种或属病原菌共39株菌株分析了SIX7基因序列的特异性。研究发现所设计合成的SIX7基因引物序列仅能从供试的亚热带4号生理小种(ST4)中扩增出663 bp的目的条带。亚热带4号生理小种(ST4)中仅有的SIX7基因序列结合Foc4特异性引物Foc-1/Foc-2可快速区分Foc4亚型,提供了快速区分香蕉枯萎病病样内的Foc4亚型的分子鉴定手段,可指导蕉农及时采取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4.
依据侵染的香蕉品种范围不同,引起香蕉枯萎病的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分为4个生理小种。Foc在寄主植物木质部分泌的SIX(secreted in xylem)蛋白可能与不同生理小种侵染的香蕉品种范围不同存在密切关系,找到Foc 4号生理小种(Foc4)特有的SIX蛋白编码基因将有利于进一步分析Foc4寄主范围更广的原因,从而开展抗病育种工作。采用PCR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内不同地理区域及来源于澳大利亚与南非的Foc1、Foc2、Foc3、Foc4共56株菌株中的SIX2基因,并以8个以上其他专化型或其他种或属的热带作物病原菌共39株菌株分析了Foc4 SIX2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分析了SIX2基因的灵敏度及利用其检测感病植株。仅从供试的Foc4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IX2基因序列,检测的DNA灵敏度达5pg/25μL,并可用于检测感病的球茎组织。Foc4中特有的SIX2基因序列为特异性鉴定感病植株病原菌种类提供了快速分子检测技术,为明确该基因是否决定性影响Foc4对寄主差异性的选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绿僵菌对荔枝椿象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室内用喷雾法测定了4株绿僵菌对荔枝椿象3~4龄若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绿僵菌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种类和接种剂量有密切关系.菌株对荔枝椿象若虫致病力的强弱顺序为J813MA4J86CMA3.在接种菌株J813孢子浓度为1×108个/mL的情况下,对荔枝椿象若虫的LT50为7.63 d.J813菌株对荔枝椿象若虫具有很强的二次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26.
响应面法优化绿色木霉H06产孢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法对绿色木霉H06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孢的3个主要因素:玉米粉、大豆粕和KH2PO4。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蔗糖10 g/L、玉米粉12.75 g/L、NH4NO32 g/L、大豆粕4.65 g/L、MgSO4·7H2O 1 g/L、KH2PO43.32 g/L、H06最大理论孢子含量为3.29×109个/mL。经3次平行实验验证,实际平均孢子含量与预测孢子含量相近,比之前的孢子含量提高了197%。  相似文献   
27.
为鉴定香蕉枯萎病病原菌Six同源基因,通过BLASTP分析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生理小种菌株N2基因组中鉴定了Six1和Six6同源基因,从4号生理小种B2菌株基因组中鉴定了Six1、Six2、Six6和Six8同源基因。采用PCR扩增从亚热带4号生理小种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到Six7同源基因,并从其它一些1号和4号生理小种菌株基因组DNA中也扩增到了Six2和Six8同源基因。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古巴专化型菌株Six基因组成可能不同。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Six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球囊霉属3种AM真菌对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巴西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cv.Baxi)试管苗为材料,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mosseae(Nicol.&Gerd.)Gerdemann、G.aggregatum(Schenck&Smith)Koske和G.etunicatum Becker&Gerdemann对香蕉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banana)的影响。结果表明:巴西蕉植株的菌根侵染率为23.13%~44.72%,接种AM真菌促进了巴西蕉植株的营养生长,显著地增加地上部分和根系的干重,显著减少根际土壤周围镰刀菌数量,对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和叶片长度略有提高;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减轻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单接种AM真菌显著促进巴西蕉植株地上和根部分P和K含量和吸收量;与单接种镰刀菌的植株相比,双接种混合AM真菌与镰刀菌处理能显著提高植株地上部分P的含量和吸收量及根系部分K的含量和吸收量。结果还表明,混合接种剂的生长防病效果好于单一接种剂。  相似文献   
29.
香蕉枯萎病田间发病株的高效灭菌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防控香蕉枯萎病菌扩散蔓延的灭菌方法,采用含毒介质培养法测定咪鲜胺和多菌灵不同配比对枯萎病菌的毒力作用以筛选最佳混配液,比较最佳混配液与生石灰、草甘膦、咪鲜胺的平板抑菌和大田灭菌效果,并研究了大田不同施用方式对最佳混配液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与多菌灵体积比为10∶1时得最佳混配液,可显著提高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增效系数为1.53,EC50值最小,为0.025 mg/L;4种药剂的EC50值由大到小为草甘膦生石灰咪鲜胺最佳混配液。1 000 mg/L最佳混配液喷施于大田病株5 d后根际土壤病菌含量下降了95.93%,10 d后球茎病菌含量减少了71.88%,综合灭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处理。此外,应用打孔灌药法可显著提高最佳混配液对大田病株的灭菌效果,施用5 d后球茎病菌含量减少了95.95%。表明以打孔灌药法施用1 000 mg/L最佳混配液灭菌效果显著且操作便捷,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绿僵菌发酵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液体深层发酵、固体发酵和液固双相发酵这三种发酵工艺。介绍每种发酵工艺的发酵流程、培养基质、影响因素、应用情况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