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1篇
  2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福优46晚籼早熟组合,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穗数是构成产量重要因素;形成产量的生物学指标是有合理叶面积指数和较强光能利用率,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增加,籽粒灌浆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林分状况的调查发现,该公园地带性植被为次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沟谷雨林,组成种类以桃金娘科、樟科、五加科等热带、亚热带特征较强的科属为主,形成以红鳞蒲桃、鸭脚木、浙江润楠、芳槁润楠、樟树等为优势种的几种森林群落。由于林分主要是由受严重干扰的植物群落恢复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普遍质量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研究分析了羊台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群落类型、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优势科及组成比等,提出了地带性乡土树种、景观和环境友好树种选择的建议,对森林公园的次生林改造和森林保育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3.
戴香华  于虹  崔超 《猪业科学》2021,38(5):122-123
做好后备公猪的培育是规模养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文章旨在从后备公猪培育的相关技术要点出发,综述了里岔黑猪规模养猪场后备公猪培育的环境、营养、管理和保健相关技术要点,以期为里岔黑猪规模养猪场培育后备公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张建波  戴香华  崔超 《猪业科学》2020,37(8):132-133
对母猪采取人工授精,使用不同精子数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试验选择里岔黑猪经产母猪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进行组合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精子数20亿和40亿的母猪情期受胎率、分娩率、平均产仔猪数、平均产活仔猪数、仔猪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5.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对9个组合材料的F2代进行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性状测定,其结果是:抗棉铃虫性能最好的是制1(F2代材料代号,后同)、制92、制97、制99、制100,均达到高抗级;制3、制99、制92、制97、制100为高产组合,子棉产量达到4 072.8~4 398.5 kg/hm2;皮棉产量以制3、制97和制99较高;纤维品质较好的是制3、制92、制93、制97;筛选出强优势组合是制3、制92、制97。  相似文献   
96.
The ability to detec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in a bi-allelic population is often limited. The power of QTL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most beneficial allele at each QTL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by comparing QTLs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connecting multi-parents. In this study, three sets of connected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derived from the crosses between Zhenshan 97 and Minghui 63 (PZM), Zhenshan 97 and Teqing (PZT), and Minghui 63 and Teqing (PMT), respectively, were used. QTL analyses for the number of spikelets per panicle (SPP) and 1,000-grain weight (TGW) were performed in PZT, and five SPP QTLs on chromosomes 1, 6, and 7 and two TGW QTLs on chromosome 1 were detected. QTL for SPP was also identified in PMT, and six QTLs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s 1, 2, 3, 6, and 7 in this population. In an earlier study, we identified five SPP QTLs and four TGW QTLs in PMT and nine TGW QTLs in PZM. Comparison of the QTL mapping results of these two studies showed that one QTL was common to the three populations, 11 QTLs were detected in two populations, and six QTLs were found in only one population. Comparison of genetic effect and the action direction of the QTLs detected in the three populations showed that additive effects of QTLs estimated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were also expressed additively among three parental alleles. Additive effects of SPP7a estimated in three near-isogenic line F2 populations supported this finding.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pyramiding the most beneficial alleles among the three parents could efficiently improve rice yield.  相似文献   
97.
元丰优组合不同季节栽培的稻米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抗稻瘟病、米质较优、优势较强的籼型三系水稻不育系‘元丰A’为亲本,从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三方面探讨26个元丰优组合分别在中稻和晚稻栽培条件下米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元丰优组合在不同季节栽培条件下,晚稻与中稻的稻米相关品质比较:(1)加工品质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都提高,平均分别提高了2.2%、3.5%和14.8%;(2)外观品质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平均分别下降了56.1%和69.5%;(3)食用品质的糊化温度均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提高了34.1%,最低提高了1.6%,平均提高了13.6%;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低的组合晚季种植时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组合晚季种植时含量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利用‘元丰A’的米质好的优势,通过安排好最佳播期,以避开灌浆期的高温,容易配制出垩白度在5%以内的三级米标准的优质食用稻米。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究彩叶观赏竹叶片结构与颜色之间的关系,以白纹阴阳竹(Hibanobambusa.tranquillans f. shiroshima H. Okaura)和白纹椎谷笹(Sasaella.glabra f. albo-striata Muroi)2种观赏竹的叶片为材料,制作叶表皮制片、叶片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2种竹子叶片表皮结构相似,均属于稻型叶,且二者叶片绿、白条带区域的表皮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叶肉细胞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叶绿体变异(基粒片层降解、产生大量嗜锇颗粒等)。其中,叶色为浅绿色的条纹中有1层或2层叶肉细胞叶绿体发生变异;叶色为白色或浅黄色的细胞内叶绿体全部变异;而叶色为绿色的细胞中叶绿体结构均正常。表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变异的程度可能是影响竹子叶片色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使叶片呈现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99.
一株朝鲜蓟内生菌降解苯酚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为筛选对苯酚耐受力较高的降解菌,获得降解苯酚的生物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苯酚降解菌富集、分离技术从朝鲜蓟分离筛选到一株植物内生细菌菌株CXJ-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CXJ-1菌株对不同浓度苯酚的降解率。【结果】结果发现,CXJ-1与土生拉乌尔菌 (Raoultella terrigena)(AB680714.1)16S rDNA保守性片段有100%的同源性,可以将该菌株鉴定为土生拉乌尔菌 (R. terrigena)。该菌株对苯酚的最高耐受浓度达2500 mg/L,当苯酚浓度为1500 mg/L时,菌株CXJ-1在48 h内能完全降解。【结论】菌株CXJ-1对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导致苯酚残留的土壤及污水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棉花苗期钾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分类及钾营养特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营养钵砂培法,将相对生物量及与之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6个养分相关辅助指标作为棉花苗期钾营养效率差异评价指标。并基于上述指标,利用SAS软件对38个品种(系)的钾营养效率进行聚类分析,最后综合归纳,将其划分为4种钾效率类型,分别为耐低钾型、较耐低钾型、中间型及低钾敏感型,各包括3个、4个、26个及5个品种,总体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型分布,表明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各品种间钾营养效率的差异。此外,对两极端钾效率类型间的营养特性进行了差异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耐低钾基因型的相对生物量高,具有在低钾下对钾素吸收积累能力强和利用指数高的特点,且二者缺一不可;而低钾敏感型恰恰相反,表现为低钾下相对生物量低,对钾吸收积累能力差、利用指数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