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6篇
  免费   2533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林业   780篇
农学   438篇
基础科学   397篇
  1119篇
综合类   5432篇
农作物   680篇
水产渔业   480篇
畜牧兽医   1729篇
园艺   964篇
植物保护   480篇
  2025年   148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999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953篇
  2009年   792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AHP,从社会、经济、生态和景观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5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江华县涛圩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较好,应尽快实施;其他4个项目综合效益一般,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实施.  相似文献   
122.
以普通淀粉、可溶性淀粉和水溶性淀粉为原料,研究其制备可食性包装膜的性能,考察3种淀粉膜液的糊化特性、接触角和膜的力学性能、透过性、结晶度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膜液和水溶性淀粉膜液不表现糊化特性;随着溶解性的增大,3种淀粉膜液和塑料板的接触角逐渐减小;3种淀粉膜的拉伸强度随淀粉分子量的降低先增加后急剧降低,断裂延伸率逐渐增加;对色拉油、水蒸气、CO2和O2的透过性研究发现,水溶性淀粉膜的透过性最低,其透油系数、水蒸气透过系数、CO2透过系数和O2透过系数分别为0.084 g·m/(m2·d)、2.360 g·mm/(m2·d·kPa)、0.320 g/d和0.023 g/d;从结晶度和微观结构分析3种淀粉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淀粉分子的改性显著影响其产品的性能,为淀粉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甜脆1号盛花初期打顶和不打顶处理,以之豇28-2为对照,对甜脆1号的抗病、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甜脆1号具有抗病性强、高产、质优的特点,打顶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豇豆的产量和产值,但对品质和抗病性影响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4.
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IG-Ⅰ)为RLRs受体家族的成员,是比较关键的细胞质内病原体识别受体,可识别细胞内的单链、双链等RNA病毒成分,被激活的RIG-Ⅰ受体及其CARD在TRIM25的作用下连接泛素链使其寡聚化,通过与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相互作用,激活MAVS及下游转录因子IRF3和NF-κB,从而诱导Ⅰ型干扰素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最终介导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鉴于RIG-Ⅰ持续激活可导致炎性因子对自身细胞的损伤,因此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受到宿主严格的调控。而某些病毒为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进化出多种机制靶向调节RIG-Ⅰ及MAVS,从而阻断信号通路。论文从RIG-Ⅰ识别病毒机制、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宿主细胞对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以及病毒逃避机制等方面重点阐述RIG-Ⅰ所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5.
氮磷的不同供应比例和频度对藻类水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氮磷的不同供应比例和频度对藻类水华形成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7种氮磷添加比例(质量比):只添加氮(以+N表示)、50:1、20:1、7:1,1:1、1:7和只添加磷(以+P表示);2种添加频度:频度较大的L系列(实验前期每日均进行添加),频度较小的S系列(只在实验过程中添加1次)。两种添加频度下,相同添加比例的处理的营养盐添加量相近。在处理+N、50:1、20:1、7:1和1:1中以N浓度为基准进行相应比例的P添加,在处理1:1、1:7和+P中以P浓度为基准进行相应比例的N添加。在1:1处理缸中N、P净增加均约为2.4mg·L-1。实验水体来自一个浮游植物丰富但没有微囊藻水华的天然富营养池塘。实验于2007年8月1日—8月13日在室外采用玻璃缸进行。结果表明,两种添加频度以及不同氮磷添加比例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水华种类均为微囊藻(Microcysti sspp.)水华,没有固氮藻类水华出现。在两种不同添加频度下,微囊藻水华在处理+N、50:1、20:1、7:1和1:1中明显形成,而处理+P和1:7中,微囊藻水华的出现会晚几天或者水华现象不明显,这表明本实验中单独添加氮比单独添加磷对微囊藻水华形成的促进作用要明显些。水体中微囊藻水华的出现与适宜的氮磷比例添加有关,氮磷添加比例适宜时,两种不同的添加频度下均可出现微囊藻水华,但氮磷营养盐的不同添加比例和频度均没有导致固氮藻类水华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6.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活性分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O对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有一定作用.本文就种子萌发过程中NO的来源,以及NO促进种子萌发可能存在的生理机制进行概述,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7.
用0.05%、0.10%、0.15%3种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24、48、72 h 3个不同处理时间,对日本矮紫薇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05%、0.10%、0.15%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日本紫薇种子24、48、72 h,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均有降低的现象,0.15%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日本矮紫薇种子72 h时出苗率低于10%.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表现出矮化、根部变短、叶片变厚的趋势.该研究获得了3株矮化的变异植株及2株株型变异的幼苗,对日本矮紫薇突变体产生、筛选及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8.
截根芽和施肥对麻栎容器苗培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栎截根芽和施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可明显抑制主根伸长,减少穿袋率37.83%。增加侧根数52.26%;促进苗高生长和地下,地上生物量积累,提高苗木合格率25.70%。除主根长度外,苗木各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9.
在分析石门茶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石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当前中国普通乡村居住环境的适老化建设情况,选取南昌市新建区9个乡镇的乡村居住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以1个目标层、6个准则层和36个指标层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创新性使用改进AHP法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9个调查乡镇的乡村居住环境适老性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序为招贤镇(3.8705分)>经开区(3.7672分)>梅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