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0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631篇
林业   635篇
农学   701篇
基础科学   489篇
  925篇
综合类   1471篇
农作物   263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737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3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1.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to find polymorphic sites and elucid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NPs in the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1 (NCOA1) gene and reproductive traits. 2. SNPs were detected by PCR-SSCP and DNA sequencing. Four SNPs were detected, including T10155007A, T10125838C, G10118492A and G10109315T. Three polymorphisms were associated with total egg production at the age of 300 d and the G10109315T polymorphism was associated with age at first egg. 3. In conclusion, the NCOA1 gene can be used as a molecular marker for reproductive traits in hens.  相似文献   
992.
993.
The heads of 12 White yaks (four castrated, four male and four female, 3-8 years old) were dissected to study the shape, location and branches of the cranial cervical ganglion macroscopically. The ganglion was a greyish arciform structure, with a mean length of 17.3 mm, a width of 8.0 mm and a thickness of 3.9 mm, located on the rostrolateral surface of m. longus capitis. Approximately 5% of the ganglion was covered laterally by the tympanic bulla and the rest by the m. stylohyoideus. The branches of the cranial cervical ganglion includ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nerves, the sympathetic trunk and communicating branches to the glossopharyngeal nerve, the pharyngeal branch of the vagus nerve and the hypoglossal nerve. In one specimen, the left cranial cervical ganglion was fusiform and only covered by the m. stylohyoideus. Gender differences of the cranial cervical ganglion in the White yak were not observed.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在昆明地区搭建的一种间接式强制循环分体承压阳台壁挂式平板型太阳热水器的分析,建立了热水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冬季晴天天气情况下的得热量、平均日效率、瞬时效率、贮热水箱热损系数、系统平均热损因数等热水器热性能参数进行了多天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太阳热水器的热性能良好,符合家庭生活用水的要求,适合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太阳辐照量是影响太阳热水器热性能最显著的因素;分体承压立式贮热水箱的保温性能良好,但还需继续对这种贮热水箱的温度分层情况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从影响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中按照影响强度、影响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及可观测性选出农机总动力、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投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户农机经营总收入、农机化培训5个主要因素;介绍了灰色关联法概念和计算步骤;采用这5个主要影响因素从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在农机总动力不增加的情况下,现阶段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广东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出现的新形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农机大户和农机股份合作组织及农机协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分析了这几种形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总结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广东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机制在制约着变量的运动,使二者之间短期内的偏离不会太远,长期则会走向均衡;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耕地数量变化与是耕地保护政策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保护政策不是耕地数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表明,耕地数量变化对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为持续的促进作用,且作用程度随着滞后期的加大而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强的惯性,主要受其自身以前水平的影响,因此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政策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因此,应制定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理论研究,加大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力度,这是解决耕地过快减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基于GIS的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并流区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地带,是中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在分析泥石流灾害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岩性、断裂、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通过对各评价因子归一、分级和赋权处理,建立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对三江并流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危险性区划图。研究结果与实际灾情吻合,可为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灾措施,制定减灾决策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地下沼气池池壁土压力取值方法及池盖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地下沼气池结构的安全性,采用Rankine土压力理论比较了3种常见土质的静止、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并确定了地下钢筋混凝土圆形沼气池池壁土压力取值方法;根据线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平板、球壳和圆锥台3种不同形状的沼气池池盖受力性能。结果表明:地下沼气池池壁土压力宜取其静止土压力计算;环梁的设置可以使中部开圆形洞口的圆锥台形池盖的最大应力减小约40%,宜为其设置环梁。  相似文献   
1000.
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农牧交错带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以农牧交错区未扰动自然土壤的天然草地和扰动自然土壤的开垦农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0~5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在8.21~11.30 kg/m2之间,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减小。未扰动自然土壤的天然草地,0~5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高于扰动自然土壤的开垦农田及撂荒地,以草地围封刈割利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草地自由放牧利用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扰动自然土壤的农田撂荒10 a后与开垦农田相比,0~5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显著提高。土地利用及管理方式的变化改变了土壤体积质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围封割草或控制放牧,是适宜农牧交错区增加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