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依据1985—1989年陆地棉中熟品种规范化栽培模式研究结果(七元二次回归模型),经两年信息反馈试验,决选出豫棉四号高产优质最佳农艺措施组合。通过群体生育动态调查和产量结构的模拟研究,找出了该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最佳结构指标值。  相似文献   
12.
1、大蒜产量由亩株数,单株瓣数和平均瓣重三者构成、其中亩株数是群体性状,单株瓣数及平均瓣重是个体性状。在个体性状中,一般单株瓣数可塑性较小;而单瓣重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在试验处理范围内,增加密度,单株重虽有相应减少,但不呈倍数性降低,这样对亩产量有相应提高。2、植株高度,单株最大叶面积,单瓣重量及单株叶片数与单株产量之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所以,为个体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对提高群体产量有着重要意义。3、大蒜的生长及叶面积变化有年前及年后两个高峰,年前高峰出现在11月下旬,年后高峰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不同品种,不同密度间叶面积变化差异显著。晚熟品种在亩植六万的密度下后期光照不足。生长后期,在同一叶层内,叶面积每增加1,光强降低20%左右;同一叶面积系数下,光照每穿过20cm 厚叶层光强降低20%左右。4、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质量、用种量均不同,因而导致经济效益有较大差异。因此从全面考虑,品种不同密度也应有所差别。生长弱的临颖蒜亩密度可达6万株;晚熟的苍山蒜和早熟多瓣的苏联蒜。以亩植4万株为宜。  相似文献   
13.
麦棉套种棉花常因迟发晚熟导致减产降质 ,而其中麦棉共生期间存在的小麦对棉花遮光、争肥、争水等问题是棉苗形成迟发晚熟的重要原因。就目前情况看 :有关争肥争水问题的研究较多 ,但对于遮光问题有关研究很少。据试验 ,目前小麦棉花套种普遍采用的 3- 1、4- 2式以及麦垄点种等方式的预留行中一天的光照量分别相当于春白地的50 %、70 %、和 30 %左右。因此 ,本试验的重点旨在明确这几种光照条件下棉苗生长发育情况 ,以期为生产寻找较合理的麦棉套种方式以及如何解决棉花迟发晚熟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1 试验方法试验选用豫棉 1 5号品种 ,于 …  相似文献   
14.
小麦晚播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采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氮、磷底肥用量和化控时期对小麦产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欲夺取小麦晚播高产,应以抓亩穗数兼顾穗粒数为主,增施氮、磷底肥,力争早播,适增播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争取较多的冬前分蘖成穗率,确保亩穗数。经亩产量>450kg决策因素频率分析,置信区95%的农艺决策措施为:播期10月24~26日,播量每亩10.76~11.55kg,亩施底氮4.35~4.89kg,配合磷素1.22~1.63kg,追氮5.98kg,3月11~12日亩喷缩节胺(DPC)15g。  相似文献   
15.
棉花叶枝和主茎对无机营养(N)的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利用15N标记,在棉花叶枝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分期施肥、分期取茎顶部功能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枝在出生伸长阶段,对主茎有较强的无机营养竞争吸收优势;在叶枝打顶后,竞争吸收优势被解除;在叶枝结铃、棉株生长发育后期,留叶枝棉株对无机营养(N)的吸收利用强于去叶枝棉株.阐明了棉株主茎和叶枝在叶枝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无机营养(N)的吸收变化关系.对于指导棉花生产充分合理利用叶枝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长期以来,棉花下部烂铃、上部早衰,是生产上实现优质高产的两个主要限制因素。我们设想利用棉花成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采取人工和化学去除棉株下部果枝上的早蕾,使棉花在最佳成铃季节多结铃,以达到提高优质棉产量。根据霍坡乡试验基点1985—1986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药剂去早蕾,因技术难度较  相似文献   
17.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规范化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于1985~1989年在河南省6个试点进行。试验采用多因素旋转回归设计,根据全省各试点测得数据,经统计建模及模拟仿真,决选出棉花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措施优化方案,找出了高产棉田不同生育期的最佳结构指标、最佳产量结构及最佳成铃时、空分布。两年多点联合反馈试验,最高每亩皮棉产量97.68kg,增产幅度9.4~26.9%;经三年的生产示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92亿元,社会效益2.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