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介绍了黄鳝腐皮病、水霉病、毛细线虫病、肠炎病、发烧病、感冒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2.
黄新华 《福建农业》2007,(11):12-14
蚕豆又名胡豆,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蚕豆不仅可作粮食,也是重要的副食品,新鲜嫩蚕豆,籽粒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成分,是蔬菜中的佳肴。蚕豆秸秆和荚叶中的蛋白质含量达6%至17.6%,粉碎后可作畜禽饲料。鲜豆苗在开  相似文献   
43.
百菌清等3种药剂防治油茶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油茶是我省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全省各地均有栽培 ,仅丰城市油茶面积就达3.49万 hm2 ,但是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却很低 ,除油茶品种混杂、树龄老化、管理粗放及虫害等因子外 ,油茶各种病害的危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据 1997年和 1998年测报调查 ,我市油茶炭疽病在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发生 ,其发生面积分别为 1.92万 hm2 和 2 .16万hm2 ,果实一般被害率为 2 0 %~ 30 %,严重地区达到 70 %~ 80 %,防治油茶炭疽病已是当前油茶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8年市森防站成立防治油茶炭疽病药效试验组 ,分别以 75 %百菌清、6 0 %百菌通和 5 0 %的甲…  相似文献   
44.
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多年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一套以新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技术体系 :即采用小象虫性诱测报技术 ;应用诱捕器诱杀技术 ;诱捕虫源人工感染白僵菌释放传病技术 ;Bb - 1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和应用低毒的混配杀虫剂化学防治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应用 ,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5.
黄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32-6133
阐述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意义,分析了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鸡公山实施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协调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之间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应用甘薯小象虫性诱剂的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占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历年来,甘薯小象虫一直是我县甘薯主要害虫。受害后甘薯品质降低,失去食用价值,一般损失10%~30%,重者40%~50%成以上。近年来,该虫发生危害程度日趋严重。1998年我们对性诱剂在防治甘薯小象虫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和观察,并在本县的黄塘、东岭、东桥、螺阳、东园、山霞、涂寨等乡镇部分村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试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1诱苗和诱捕器的制作诱志(性诱剂):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试产品,由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代供。诱…  相似文献   
47.
为促进中微量元素肥料在巨菌草及其他牧草中的推广应用,以巨菌草为供试品种,采用盆栽的方式,设计5个梯度的中微量元素施肥水平,通过测定巨菌草株高、叶茎比、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确定最佳的中微量元素施肥量.结果表明:当施肥条件为C3处理(450 g·盆-1)时,与对照组相比,施加中微量元素肥能显著提高巨菌草株高、叶茎比、产量...  相似文献   
48.
月季扦插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月季的生态习性和栽培要求,从生产实际出发论述了月季的几种扦插繁殖方法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9.
丰城市高产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丰城市高产油茶发展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在栽培技术上特别提出"两把稻草一棵苗"的做法,较好地解决了油茶栽培中头年栽植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客观反映油茶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0.
龙眼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果蛀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实,造成大量落果;也可蛀食花穗和嫩梢、幼叶,造成落花枯梢等。据调查,龙眼蒂蛀虫在惠安县各乡镇龙眼果场发生严重,重发年份常造成"十果九蛀",对龙眼的产量和质量均造成较大损失。由于幼虫孵化后直接从卵壳底钻入植株组织蛀食为害,隐蔽性强,防治困难。选择最佳防治适期及时进行防治,成为控制该虫危害的关键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