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91.
2种泥鳅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脑垂体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到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生长激素(GH)基因cDNA,分析了其核苷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2种泥鳅生长激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均包括633个核苷酸,编码210个氨基酸,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在cDNA序列上2者有11个核苷酸的差异;在蛋白质水平上,2者的差异仅为1个氨基酸,位于信号肽中,在成熟多肽中,2者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把GH成熟肽的cDNA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 a,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其表达量超过细胞蛋白总量的50%,主要为不溶性的包含体.细菌裂解液沉淀溶于浓度为8mol/L的尿素后,用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分子量为24 kDa的单一蛋白带.  相似文献   
92.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是一种多食性植物检疫害虫,现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浙江、山东、重庆、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1995年该虫传入我市,由于防治措施没跟上,发生程度迅速上升,受害作物种类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连云港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有害生物。1危害持点美洲斑潜蝇主要危害豆科、葫芦科、菊科、十字花科、伞形科和茄科等蔬菜作物,以幼虫潜蛀叶片取食叶肉,在叶片内形成上下弯曲的蛇形蛀道,破坏海锦组织和叶绿素,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  相似文献   
93.
陈丽丽  孔令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26-11027,11029
[目的]探究20%烯啶虫胺水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方法]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研究了20%烯啶虫胺水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0%烯啶虫胺水剂对稻飞虱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天敌安全;生产上建议在稻飞虱初孵若虫高峰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商品用量为300—450ml/hm^2,对水量750kg/hm^2,用药时保持3-5cm水层,施药后保水5—7d。[结论]为稻田稻飞虱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
以江西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为试验材料,从温度、培养基养分水平、培养基物理状态、渗透压调节剂、生长抑制剂、活性炭等方面对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进行离体保存,从DNA分子标记、气孔参数、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方面衡量江西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离体保存后的遗传稳定性,并对江西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离体保存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qRT-PCR检测.结果表明,5℃低温、1 mg/L多效唑(PP333)、18 g/L蔗糖、0.6 g/L琼脂、1/8 MS、2 g/L活性炭、20 g/L甘露醇、0.5 mg/L脱落酸均有利于江西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的离体保存,并且可以显著提高其离体保存过程中蔗糖合成酶、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过氧化物酶、多胺氧化酶、衰老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L-抗坏血酸氧化酶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常温继代苗对照组相比,江西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离体保存后复苏苗经SSR检测,电泳峰型一致,遗传距离为0,遗传相似系数为1,可以聚为一类;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离体保存后复苏苗和常温继代苗对照组的气孔长径、短径、周长、气孔数量、气孔密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捕获激发能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铅山红芽芋超低温疗法脱毒苗离体保存可以保证其种质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
为开展平凉红牛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育种值预计趋势研究,本实验以296头平凉红牛(274头母牛、22头公牛)的育种值预计趋势数据为基础,与美国主要肉牛品种育种值预计趋势进行对比,并开展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绘制生长性状与胴体性状标准化评分雷达图。研究结果显示,平凉红牛RFI、ADG、WWT、YWT育种值的遗传趋势较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及西门塔尔牛逊色,即各项生长性状的发育较其他品种肉牛慢;平凉红牛Marb、Fat育种值的预计趋势评分高于利木赞牛,但较安格斯与西门塔尔牛低;REA育种值的预计趋势评分较安格斯、西门塔尔及利木赞牛高;HCW育种值的预计趋势评分较安格斯、西门塔尔及利木赞牛低;生长性状中除RFI与胴体性状育种值预计趋势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外,其余指标与胴体性状均呈正相关。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凉红牛与其他品种肉牛相比,在胴体性状特别是眼肌面积方面表现优秀,因此今后平凉红牛选育工作重点可放在高档肉培育方面。  相似文献   
96.
 根据2007 2010年棉花品质检测结果,分析了江苏南通棉花品级、长度、比强度、整齐度及麦克隆值等指标,并对提高品质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
旨在通过RNA干扰技术揭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基因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对乳脂合成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扩增到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腺组织中PTEN基因(GenBank登录号:MK158074.1)的CDS区,进行序列分析和不同泌乳时期差异转录分析。合成靶向该基因的siRNA,由RT-qPCR结果筛选出有效siRNA,将其转染至奶山羊的乳腺上皮细胞,进一步检测干扰该基因后对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首次克隆到奶山羊(Capra hircusPTEN基因的CDS区,全长为1 212 bp;经序列比对发现,山羊的PTE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牛(Bos taurus)、猪(Sus scrofa)和人(Homo sapiens)的相似度分别为99%、98%和97%,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蛋白质结构预测发现:其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N端具有保守的磷酸酶功能区;该基因在奶山羊泌乳盛期乳腺组织中的转录量较干奶期下降51.5%;合成的siRNA转染至乳腺上皮细胞后,成功筛选出理想的siRNA,干扰效率达到94%(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扰PTEN基因后显著上调SREBP1、FASN、ACACASCD1基因转录量(P<0.01或P<0.05),显著下调LPLFABP3、ACOX1、CPT1B、GPAMDGAT2和HSL基因转录量(P<0.01或P<0.05)。脂肪酸检测分析发现:干扰该基因能够显著上调C16:1的去饱和指数(P<0.05),但对C18:1的去饱和指数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PTEN基因能够调控乳腺上皮细胞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脂肪酸组成,在奶山羊乳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连续三年不同有机肥替代率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土壤养分含量、植株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土壤培肥提供科学施肥方案。  【方法】  2018—2020年,以新春38号小麦为供试作物,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连续进行了3年定点大田试验,试验土壤为灰漠土。试验设置不施肥 (CK),常规施化肥 (CF) 和以有机肥分别替代化肥氮磷投入量的6%、12%、18%、24%,共6个处理。有机肥全部基施,追施氮磷养分量不变,小麦收获后秸秆全部还田。于2020年,在6个小麦生育期取植株样,分析氮、磷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在收获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同时取0—20 cm土壤样品,分析速效氮、磷和有机质含量。  【结果】  连续3年施用不同量有机肥后,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均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肥替代率18%和24%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在灌浆期和收获期显著高于对照和CF。小麦扬花期、灌浆期和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养分积累量均随有机肥替代率提高而增加,有机肥替代率18%和24%处理显著高于CF处理。氮磷肥料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同样有所提高,有机肥替代率18%处理和24%处理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替代率6%、12%和24%处理的小麦穗数、千粒重、产量与CF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有机肥替代率18%显著高于CF。  【结论】  连续使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增加小麦生育后期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最终实现稳产甚至显著增产。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不能过低,本试验条件下,有机氮磷替代率为18%~24%时,可在实现作物高产稳产的同时,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但小麦产量受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影响较小。从肥料低投入高回报的角度,推荐有机肥替代18%的化肥氮磷养分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99.
一、农村土地改革面临问题防范分析 (一)防止在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和非法征用土地.  相似文献   
100.
不同处理对蓖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打破种子休眠,寻找种子萌发指数最高的条件,对通蓖5号蓖麻种子进行低温、高温、激素和化学物质等预处理,测定不同条件对蓖麻种子萌发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蓖麻种子吸水率为36.1%的前提下,在不同温度处理时,4℃处理10 d发芽率和发芽速率最高,分别为71.67%和9.44;在不同激素处理下,以50 mg·L-1 GA3处理后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最高,分别为90%和12.89;不同化学物质中,以10 mg·L-1 HgCl2溶液处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最高,分别为91.86%和13.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