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梅艳  阮培均  马俊 《华北农学报》2005,20(Z1):27-29
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1-2002年度进行了有机生物复合肥不同底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20kg/667m2有机生物复合肥作底肥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纯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40kg/667m2,施用量超过80kg/667m2后,玉米的产量显著下降,产值降低.  相似文献   
62.
采用大区对比法,在27度左右轻度石漠化坡耕地上进行小麦套玉米横坡聚垄配王地埂绿肥、小麦套玉米横坡聚垄及小麦套玉米顺坡聚垄的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套玉米横坡聚垄配置地埂绿肥处理的小麦产量2 619.75kg/hm~2、玉米产量7170.90kg/hm~2,小麦 玉米复合产量9790.65 kg/hm~2、复合产值12858.90元,与顺坡聚垄种植处理相比,分剐增长13.62%、10.11%、11.02%及11.05%;且能减轻土壤养分、水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63.
小麦套作菊苣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小麦套作菊苣密度及施氮量对菊苣产量的效应关系,建立了菊苣产量与密度、施氮量的教学模型。解析模型得知,影响菊苣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其次为施氮量。经优化组合频数分析与模拟选择,得出菊苣产量≥150t/hm2的种植密度为(177645-223035株/hm^2),每次刈割后施氮量5922-107.85kg/hm^2。经济效益分析种植牧草菊苣纯收入为13743.08.'L/hm。,产投比1.946。  相似文献   
64.
在威宁县对鱼腥草进行硫酸钾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探讨鱼腥草的适宜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硫酸钾施用量为450kg/hm^2的鱼腥草茎叶、根茎产量最高;施硫酸钾450kg/hm^2、675kg/hm^2的处理雨1225kg/hm^2的处理之间鱼腥草茎叶、撤茎产量差异不大;钾肥施用量增加有利于鱼腥学攀叶水浸出物的积累,还呵增加根茎蛋白质和纤维索含量;脂肪和水溶性糖的含量则以施钾225~450kg/hm^2的处理较高。为兼顾鱼腥草产帚与晶质,建议在高寒山区,鱼腥草栽培中硫酸钾施用量为45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种植密度及肥料施用量对半夏产量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以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为目标,种植密度及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4因素中,对半夏块茎鲜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施P2O5量>施有机肥量>施N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施有机肥量>施N量>施P2O5量>种植密度;通过对试验4因素与半夏产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并兼顾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积累,提出了半夏块茎鲜产量分别为≥1 300 g/m2、≥1 400 g/m2和≥1 500 g/m2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6.
玉米育苗移栽防治丝黑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培均 《畜牧市场》1992,4(1):68-68
  相似文献   
67.
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种茎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考察半夏不同种茎栽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半夏栽培种茎,选用0.5 cm<半夏种茎≤1.0cm、1.0 cm<半夏种茎≤1.5 cm、1.5 cm<半夏种茎≤2.0 cm、半夏种茎>2.0 cm等4个半夏不同种茎进行试验,以半夏干产和粒数、粒重为指标,计算增产百分率,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半夏产量随着种茎的增大而增加,4个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茎大于2.0 cm栽培的半夏产量可达2 333.3 kg/hm2,但净增产量却出现负增长;种茎1.0~1.5 cm栽培的半夏净增加量最多,可达973.5 kg/hm2;种茎1.0~1.5cm栽培的半夏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0.051%。因此,人工栽培半夏,宜采用直径1.0~1.5 cm的种茎。  相似文献   
68.
紫花苜蓿冬播次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播种量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冬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次年鲜草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立鲜草产量与试验因子间的数学模型,经效应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紫花苜蓿鲜草产量大于或等于95t/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播种量22.08~24.28kg/hm2、施P2O5量211.22~238.78kg/hm2、施K2O量177.04~197.96kg/hm2,每次刈割后施N量为133.28~166.73kg/hm2。  相似文献   
69.
为鉴选出适合贵州省毕节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品种供生产利用,引进9个牧草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个菊苣品种和苦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均高,可在毕节地区示范推广;高丹草乐食产量居中,但适于放牧、青饲、调制干草和青贮,可在毕节地区引进种植;紫花苜蓿虽然播种当年产量相对较低,但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且具有多年生、后续产量高、肥田增产、保持水土等具大的潜在价值。建议引进其中的WL525、WL414、维多利进一步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70.
黔苦3号苦荞新品种春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黔苦3号苦荞春播籽粒产量与其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间的关系,探索高产栽培优化方案。通过试验,建立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经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提出了黔苦3号籽粒产量高于255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63.63~70.38kg/hm^2,施N量30.62~38.38kg/hm^2,施P2O5量173.06~216.94kg/hm^2,施K2O量60.11~69.12kg/hm^2;各因子对籽粒产量影响的程度大小为播种量、施K2O量、施P2O5量、施N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