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快速无损鉴别家蚕Bombyx mori种茧茧壳内蚕蛹的雌雄,以提高育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方法】以芙9、9芙、湘7和7湘4个蚕品种为研究对象,采集比较了样本在可见和近红外区间的漫透射光谱,建立比较了各品种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以及支持向量机分类(SVM)判别模型,通过分类器特性(ROC)曲线研究了各模型的鲁棒性,采用差值法和遗传算法提取了特征波长。【结果】芙9、9芙、湘7和7湘品种利用450~900 nm光谱建模的雌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5.20%、95.65%、88.80%和87.50%,利用900~1 700 nm光谱建模的准确率分别为100%、96.00%、92.22%和94.21%;采用PLSDA、BPNN和SVM模型都能够对蚕蛹雌雄做出较好的无损鉴别,3种模型真雌性率分别为95.96%、95.83%和100%,真雄性率分别为98.98%、96.04%和82.18%,准确率分别为97.46%、95.94%和90.86%,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PLSDA模型效果最优,BPNN模型次之;手动提取20个波段建立PLSDA模型,鉴别真雌性率为93.75%,真雄性率为95.45%,准确率为94.57%。【结论】近红外波段900~1 700 nm的漫透射光谱比可见–近红外波段450~950 nm含有更丰富的蚕蛹雌雄分类信息;3种鉴别模型中,PLSDA模型效果最优;提取特征波段后,准确率能达到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2.
黄白茧蚕的叶黄素及不同颜色蚕茧丝胶、丝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家蚕食用桑叶后叶黄素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变化规律,以茧色限性品种为材料,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大蚕期蚕体血液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结黄茧的雌蚕血淋巴和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比结白茧的雄蚕高;白茧蚕血淋巴中的叶黄素含量约4μg/mL,丝腺的叶黄素含量约为5μg/mL,4~5龄全期无明显变化;黄血蚕血淋巴中的叶黄素含量随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多,在5龄的第3 d时最多(26.4μg/mL),丝腺中的叶黄素含量在5龄的第5 d时达到最大值,为228.4μg/g;不同颜色茧的丝胶含量顺序为黄茧>绿茧>白茧,脱胶率顺序为黄茧>绿茧>白茧.  相似文献   
63.
【目的】用盐酸刺激活化家蚕滞育卵的孵化,是蚕种生产长期沿用的一项人工孵化技术,但盐酸能活化滞育卵的机制却有许多未明之处,为此,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盐酸对蚕卵滞育解除的作用关系。【方法】用双向电泳技术和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比较分析冷藏45 d的滞育卵浸酸前后的难溶性卵蛋白的差异表达。【结果】根据双向电泳图谱分析,在浸酸前的图谱中共检测到296个蛋白点,浸酸后的检测到302个蛋白点,两者相匹配的蛋白斑点有265个,匹配率为88.6%。特异性的蛋白点,浸酸前有31个,浸酸后有37个。对浸酸前存在、经浸酸处理后消失的2个特异性差异的高丰度蛋白点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作分析,NO.1蛋白序列与浆膜蛋白(chorion protein [Bombyx mori])有55个氨基酸的肽段相匹配,NO.2蛋白序列与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19.9 [Bombyx mori])只有15个氨基酸的肽段相匹配,推测是一种未知蛋白。【结论】滞育性蚕卵经浸酸后,难溶性卵蛋白有差异表达,浸酸前后的一些蛋白种类或分子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4.
调查了粤西蚕区蚕沙理化性质、蚕沙堆沤方式及蚕沙肥质量,结果表明:蚕沙养分(N+P2O5+K2O)含量在37 g/kg以上,重金属含量低,pH值偏碱性,各地方间蚕沙氮、磷、钾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蚕农采用开放式进行蚕沙好氧堆肥,堆沤后的蚕沙肥,养分含量高于商品有机肥标准,pH值偏高,重金属含量远低于有机肥的限量标准,有些蚕区的蚕沙肥的有机质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65.
在家蚕5龄幼虫各个时期注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后,对幼虫血液中病毒浓度进行免疫法检测。通过对病毒增殖曲线的比较后发现,幼虫期病毒的增殖率在对数生长期几乎是恒定不变的,仅在病毒增殖的起始阶段有一些差异。虽然感染了NPV病毒的家蚕幼虫最后都会全部死亡,但感染后7天内的幼虫死亡率是随其时期不同而变化的。在  相似文献   
66.
昆虫体色是自然突变频率较高的性状之一,在昆虫的生存和进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色突变体的获得有利于研究生物着色和着色改变的分子机制。黑体色突变蚕发现于农户饲养的9.芙×7.湘中,后代经饲养调查显示:突变蚕后代体色分离复杂,出现黑色、灰色等彩色斑纹,其中灰色彩斑蚕个体发育良好,经济性状优良;而黑色彩斑蚕个体发育不齐,有畸变蚕,茧形不一,产卵量少。  相似文献   
67.
在室内自然条件下,用华广和夏广为材料,进行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区)与桑叶育(对照区)的对比试验,评定人工饲料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健康情况和茧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4h疏毛率,夏广与华广对照区与试验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幼虫龄期经过,夏广和华广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长6.17d、6.83do眠蚕体重,夏广一、二龄的对照区比试验区的高31.58%、65.00%,三龄对照区比试验区低11.05%;华广二龄对照区比试验区高126.99%,三龄对照区比试验区的低37.67%。单粒平均全茧量,夏广试验区比对照区重6.32%;华广试验区比对照区低21.55%。死笼率夏广和华广试验区比对照区分别低28.19%、38.45%。  相似文献   
68.
用比色法检测了4个品系21个桑品种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桑叶的GABA含量有较大差异,广东桑为0.862%、山桑为0.726%、白桑为0.640%、鲁桑为0.473%。其中广东桑的抗青10号GABA含量高达1.011%。通过对同一时期同一枝条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含量的测定可知,GABA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69.
蚕桑在广东粤西地区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茧丝价与国内其它地区的市场一样,下跌明显,广东省蚕茧的统茧收购价从最高的14.0~15.0元/kg跌至9.0~10.0元/kg;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却大幅上涨,肥料价格更是翻倍上涨,蚕农养蚕的比较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70.
对我系现存的部分家蚕品种进行摄食性的调查,家蚕品种间不同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表现出极大的差异,经筛选获得了一些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和摄食性好的基因类型,为选育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提供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