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林业   201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175篇
  169篇
综合类   1068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07篇
园艺   219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加工机械中一系列的因素会影响到加工精度,因此需要明确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工作的要求,实施一定的改进策略,使加工误差所影响到的加工精度得以降低.为此,文章阐述了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机械加工精度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粉煤灰、石灰和改性污泥3种改良剂对铜矿区污染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改良剂均可有效地钝化土壤中的Cu,使土壤重金属的TCLP浸出质量分数降至国际标准以下,其作用效果依次为石灰粉煤灰改性污泥。两种碱性物质显著提高土壤p H,通过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将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u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改性污泥通过络合和配位作用提高土壤Cu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比例。  相似文献   
993.
对内蒙古5种野生葱属植物砂韭、野韭、沙葱、青甘韭和细叶韭的可食用部位叶片和花的营养物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野生葱属植物的食用和饲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种野生葱属植物叶片和花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58.02×10~(-2)~72.77×10~(-2)、54.31×10~(-2)~61.86×10~(-2)mg/g;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79~4.32、3.62~4.73 mg/g;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06%~1.69%、3.25%~5.1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27.61%~37.04%、21.60%~29.2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36.16%~48.75%、25.91%~33.93%;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75%~5.25%、4.01%~6.6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1.44%~17.31%、20.48%~26.95%;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0.84%~16.83%、7.64%~9.48%。野韭、沙葱与韭菜食用性营养成分含量相近,可以优先作为蔬菜栽培食用;野韭、沙葱以及栽培种韭菜含有较低含量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较高含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是优质的牧草,可以作为饲料植物优先开发。根据隶属函数值法计算的平均隶属度可知:5种野生葱属植物花的营养价值均高于叶片;营养价值的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野韭、沙葱、细叶韭、青甘韭和砂韭。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9种除草剂对当前咸阳市渭城区夏玉米田常见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除草剂对当前咸阳市渭城区夏玉米田常见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烟嘧磺隆SC、33.6%苯吡唑草酮SC、22%硝·辛酰溴·烟SC、38%辛酰溴·莠·烟SC防除效果最好,均达到了90%以上;42%甲·乙·莠SC防效差,未达到70%;55%硝磺·莠去津SC狗尾草防效差,其他,3种药剂处理对于玉米田杂草药后30d目测防效、株防效在80%以上,对于试验地杂草鲜质量防效均在88%以上。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生态需求评价的北京市生态区位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需求角度从发,选择生态经济协调度、生态稀缺程度、人文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指标,在对分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条件判定法进行北京市生态需求程度评价,并据此划分了3个生态分区。结果显示,北京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较大,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生态资源愈来愈稀缺;生态经济协调度中,轻度协调的区域大多位于北京北部的生态涵养区,而首都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经济协调程度多属于轻度冲突;人文发展水平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逐渐降低;生态需求程度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逐步降低。根据生态分区的生态需求不同,针对不同区位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布局与调整、生态用地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驱动因素与空间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因素及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人口数量、人均GDP、绿化率、第三产业比重、万元GDP能耗和城市化率都是影响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中绿化率是正向影响,其他5个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负面影响,其中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率的负面影响最大。加入空间距离和局域空间联系因素,对分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北京市不同区的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各个驱动因素中,城市功能扩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影响要高于生态涵养发展区。通过对驱动因素的定量测算及分区空间异质性分析,提出了北京市不同区域的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97.
3QXZ-6型制种玉米去雄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制种玉米生产管理的机械化水平,设计了3QXZ-6型制种玉米去雄机,主要由仿形机构、液压传动系统和仿形控制系统等组成。仿形机构采用平行四连杆结构;抽雄滚轮旋转运动由负载敏感液压系统传动实现;仿形机构高度调节由比例控制液压系统驱动升降油缸实现;以一定距离内下光电信号连续无表示玉米植株低,一定距离内上光电信号连续有表示玉米植株高为控制依据,实现玉米植株高度仿形模糊控制。对抽雄滚轮转速同步性能及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升降油缸运动速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转速在2 300 r/min附近时,滚轮转速最大偏差率极值为4.4%,同步误差率小于3%;响应时间为0.04 s;油缸上升速度为0.21 m/s,下降速度为0.27 m/s,最后确定了控制信号t与抽雄部件垂直位移量间的函数关系。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3QXZ-6型制种玉米去雄机工作稳定,作业效率高,去雄率均值为87.7%,能够满足机械化去雄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谷物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清选性能是影响整机作业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清选装置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清选效率,降低清选损失率和含杂率。为此,通过从清选装置的结构、气流场、脱出物运动状态和清选试验等方面综述国内外谷物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谷物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为对某高空作业平台进行结构优化,利用理论力学知识建立该结构简化的力学模型,对结构中各构件所承受的约束反力进行计算,以计算结果为指导考虑到结构的实际情况及实际的应力状态确定测点位置,并进行应力测量。结果表明:高空作业平台在各种载荷工况下构件在下降过程中承受的应力值远大于上升过程,冲击作用不容忽视;各构件的最大应力值发生在构件中间位置铰链连接处;结构的最大应力值多发生在与液压装置连接的构件的中点处;静力计算结果可很好地指导测点的布局,减少测量工作量。应力测量结果为高空作业平台强度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应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00.
伊犁河谷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对碳源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伊犁河谷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变化趋势及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因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3年伊犁河谷农作物产量、播种面积、农业投入等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碳转化系数的方法对伊犁河谷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碳源汇进行测算。[结果](1)近10a来,伊犁河谷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由2004年的2.32×106 t升到2013年的4.48×106 t,平均增长率为7.57%,单位播种面积碳吸收量也由2004年的7.54t/hm2上升到2013年9.27t/hm2,提高了0.23倍。碳吸收量与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总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与胡麻总产量呈显著负相关。(2)碳排放总量由2004年的2.24×105 t增加到2013年的4.02×105t,10a间增加了0.80倍。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贡献最大的因素为柴油和化肥投入。(3)近10a间,净碳吸收总量由2004年的2.10×106 t增至2013年的4.07×106 t,单位播种面积净碳吸收量由2004年的6.81t/hm2上升至2013年的8.44t/hm2,年均增速2.41%。[结论]在伊犁河谷农业生产的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下,其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