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化学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Pyricμ lariμ oryzae Cav.)孢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学药剂中以多菌灵抑制能力最强,毒力回归式为y=30.27 26.65x,EC50=5.50μL/L。生物药剂中以好米得抑制能力最强,毒力回归式为y=219.69 123.93x,EC50=150.00μL/L。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两栖动物资源调查,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G-F指数对泉州两栖动物多样性进行评估以及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泉州两栖动物共计32种,隶属2目7科11属;各地区的两栖类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德化两栖动物的种类最多,为27种,其次是永春,为17种,物种数最少的分别是鲤城和石狮,均为3种。其中德化两栖类的F指数达3.54,G指数达2.43,为泉州地区最高,鲤城和石狮的F指数(0.69)和G指数(0.33)均为泉州地区的最低值;聚类分析表明两栖动物在泉州地区的分布主要受地理位置、温度和气候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为泉州市两栖动物保护和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寒地水稻鞘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鞘腐病主要危害水稻植株的剑叶鞘部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黑龙江省该病病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刀菌。本文报道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0%爱苗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爱苗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能力较强,其毒力回归式为:y=4.026 5 0.788 1 x,EC50=17.19 μL·L-1;田间试验表明,爱苗乳油用量为22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可达62.4%,与对照相比增产13.4%.  相似文献   
15.
于田间甜叶菊生长发育时期,系统调查黑斑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表明:甜叶菊黑斑病田间发生动态呈“S”型生长曲型,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病情发展出现两个高峰。甜叶菊黑斑病发生轻重主要受当年气象条件,尤其是降雨量的影响。药剂防治甜叶菊黑斑病以70%百菌清和70%复方甲基拖布津最好,使用浓度为500倍液,尤其是70%百菌清残效期长,防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甜叶菊斑枯病感病生理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斑枯病菌发生侵染时,在侵染点周围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增强;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病斑出现时脯氨酸含量大量积累,其后又有所下降;随病害的加重,丙二醛的含量呈直线上升;叶绿素的含量随病害的加重而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犬剖腹产的全身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剖腹产中,麻醉是确保母犬安全和仔犬存活的关键因素.剖腹产麻醉要求对活的胎儿影响最小,对母体的抑制作用最小,为剖腹产的实施提供麻醉.剖腹产可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多采用后者.  相似文献   
18.
19.
黑龙江东部稻区水稻立枯病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9~2001年从黑龙江省密山351株水稻立枯病病苗样品中分离获得478个分离物,经鉴定归属5个属10个种,对分离频率较高的种类进行回接验证,均能引起水稻立枯病,其中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和 Fusarium semitectum Brek & Rav两种菌可导致水稻立枯病为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20.
寒地水稻秆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水稻秆腐病在黑龙江省的分布与危害情况、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的侵染循环及田间的发病规律,指出了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并提出了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