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64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40篇
  57篇
综合类   446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69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常建国那会珍吴建桉(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大庆石化总厂)(黑龙江省松花江森工产品经销公司1前言我国种植玉米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为215230千hm2,总产量992770万t。玉米是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医药...  相似文献   
142.
螺旋藻养殖中害虫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藻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活性成分,80年代国外已进入生产开发阶段,国内仅进行基础研究和小规模试验。90年代初,由于国际螺旋藻市场需求增大,给我国螺旋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993年后我国螺旋藻养殖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随着螺旋藻养殖面积的扩大,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虫害是其中突出的问题。危害严重的害虫有轮虫、原生动物、水蝇。其中以轮虫危害最重,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下面分别介绍各害虫的危害情况和防治措施。1 轮虫危害螺旋藻的常见轮虫为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体形球状,表…  相似文献   
143.
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冬小麦的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耐盐冬小麦,是提高盐碱地生产力,收复弃耕三地,开垦盐碱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的一最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办法。本文是“科技兴阿”项目中“石冬五号耐盐冬小麦在阿克苏地区盐碱地推广示范”的工作总结。石冬五号耐盐冬小麦在阿克苏地区盐碱地上种植,表现出较好的耐盐,丰产等生态特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晚播,利于轮作倒茬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4.
影响螺旋藻生长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中影响螺旋藻生长的因素很多,了解和认识各方面的原因对指导生产很有必要,现根据我们十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结合许多单位碰到的问题分几个主要方面与大家探讨。一、气候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螺旋藻正常生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螺旋藻最佳的生长温度为25-32T,白天32T左右的温度螺旋藻生长最快,夜间25℃的温度使藻体能进行正常的生理呼吸和代谢,并不会消耗过多的能量,保持一定的物质积累。在温度较高的一段时间,藻体生长良好,藻液浓度(OD成高,藻粉产量提高。相反温度低,藻液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5.
选用杜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各3只作为父本,母本为小尾寒羊、蒙古羊各60只,对其杂交一代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1代杜寒羔羊和杜蒙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F1代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5);F1代杜寒羊与杜蒙羊育肥末期的体高显著低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5),胸深显著高于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0.05),杜寒羊、杜蒙羊和小尾寒羊胸围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经过90 d育肥后,杜寒羊和杜蒙羊末重、ADG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1);F1代杜寒羊和杜蒙羊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1),F1代杜蒙羊屠宰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杜寒羊和小尾寒羊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通过研究发现,F1代杜寒羊和杜蒙羊生产性能总体上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  相似文献   
146.
五个小菊品种(或种)的耐热性鉴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叶绿素相对含量、POD酶活性和电导率测定,对毛华菊、南京3、京11、北林红、红十月5个小菊品种(或种)的耐热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毛华菊叶片叶绿素下降速度最小、电导率上升最慢、POD酶活性表现最高,是一最耐热的各类,其次是南京3;耐热性最差的是京11;红十月和北林红的耐热性介于毛华菊与京11之间。  相似文献   
147.
【目的】了解水氮控制对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进而从土壤动物角度解读全球变化对荒漠草原的生态效应。【方法】2014年植物生长季,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自然降雨状态)、减雨(R)、增雨(W)、施氮(N)、减雨施氮(R+N)和增雨施氮(WN)6个处理,观测不同处理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和土壤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33 079.5只/m~2,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4纲10目47科,主要为弹尾纲(Collembola)、蛛形纲(Arachnida)和昆虫纲(Insecta);优势类群为疣虫兆科(Neanoridae)和等节科(Isotomidae),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构成了研究样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增雨、增雨施氮有助于提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减雨、减雨施氮处理减少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且水氮交互作用对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影响表现显著,而对类群数无显著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表聚性,各处理下0~10cm土层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高于10~20cm土层(P0.05)。【结论】在未来降雨增加和氮沉降的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的变化可能会更大。  相似文献   
148.
正贯彻落实农机监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推进农业安全发展。但根据新疆伊犁新源县农机监理站对当地农机监理工作状况的分析,发现农机监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文章将新疆伊犁新源县农机监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时期农机监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有所帮助。新时期背景下,伴随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绩,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其中,农业机械数量与质量都明显提高,有必要配备更多的农业机械管  相似文献   
149.
以黑龙江省30份主栽水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设置17℃冷水灌溉处理(20d),以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分析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水胁迫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并根据相对结实率将试材耐冷性分为1、3、5、7和9级,以7和9级最多,1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30%和10%。在冷水处理下,全部材料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基角、剑叶和倒2叶与倒3叶披垂度均下降,但高效叶面积率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冷水处理的相对结实率与收获指数(r=0.96**)、产量(r=0.91**)、粒叶比(r=0.84**)和干物质积累量(r=0.48**)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体生长率(r=0.44*)、净同化率(r=0.44*)和干物质积累比例(r=0.43*)的CRI显著正相关。综上,孕穗期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冷水胁迫下耐冷性极强品种(系)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对冷水反应迟钝,这是耐冷性极强品种(系)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形态特征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50.
模拟增温、施氮对荒漠草原土壤中小型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动物的影响,以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增温、施氮、增温施氮和对照处理,观测土壤中小型动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土壤动物不同类群对增温、施氮的响应不同:1)增温显著降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鞘翅目幼虫类群数,对其它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施氮显著提高弹尾目昆虫的密度以及中气门亚目昆虫的密度和类群数,对其它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增温施氮显著降低鞘翅目幼虫密度和类群数,对其它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2)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中小型动物有明显表聚性,其中增温施氮0-10cm密度显著高于10-20cm;施氮0-10cm密度和类群数均显著高于10-20cm。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氮沉降有可能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和垂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