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7篇
  26篇
综合类   78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华西雨屏区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5种坡地利用方式,分别是裸地、农耕地(玉米)、荒草地、巨桉林地Ⅰ与巨桉林地Ⅱ,建立人工径流小区,对2006年6~11月各小区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差异显著(P<0.05),径流深依次是裸地(250.9 mm)>农耕地(232.9 mm)>荒草地(175.4 mm)>巨桉林地Ⅰ(170.5 mm)>巨桉林地Ⅱ(141.3 mm);产沙量大小依次为:农耕地(313.63 t/km2)>裸地(176.80 t/km2)>荒草地(94.45 t/km2)>巨桉林地Ⅰ(90.58 t/km2)>巨桉林地Ⅱ(36.37 t/km2).(2)5种坡地利用方式养分流失差异显著(P<0.05),其流失量大小顺序均为钾素>磷素>氮素.其中,氮素与磷素流失以水溶态为主,平均为96.16%与69.45%;钾素以颗粒态(与泥沙结合态)为主,平均为74.93%.(3)不同坡地产流产沙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裸地与农耕地受降雨影响较大,而荒草地与巨桉林地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4)调整农事活动、改善经营措施与减少人为干扰对防止坡地产流产沙以及养分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光谱特征信息的分析,应用ETM 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研究了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在植被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尝试对高山峡谷区的森林资源调查提出较为完善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分类方法。对道孚县台站林场和麻孜林场地类的分类结果表明:运用TM453波段融合能够达到较好的图像增强效果;运用无监督分类方法提取森林面积能达到较高的分类精度;NDVI比RVI更能突出植被信息和消除山体阴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21世纪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按照我国新时期对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培养目标、素质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近年来对课程体系、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铅胁迫对草木樨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盆栽法研究了重金属铅胁迫对草木樨Melilotus suavena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体内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500 mg/kg铅浓度梯度处理范围内,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随铅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植株体内各器官的铅含量随外源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根系铅含量与铅处理浓度呈正相关(R2=0.972**)。草木樨在29.942 g/kg的土壤铅浓度下仍能正常生长,体内最大铅积累量达654.93 mg/kg。根部铅的含量大于地上部总的含量,茎中的含量高于叶的含量。  相似文献   
25.
在模拟遮荫条件下对扁穗牛鞭草的净光合速率、生长指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自然光强1 200μmol/(m2.s)左右时达到饱和点,遮荫48%~79%的光强下很难达到光饱和状态;在中、低光强辐射时,遮荫16%~79%的净光合速率仅为全光下的33.8%~86.4%,高光强辐射下,不同遮荫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为其全光照的35.0%~94.7%;不同光照强度或者同一光照强度的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净光合速率都表现出显著差异[F遮荫=44.09>F0.05(3.84),Pv<0.05;F光照=11.72>F0.05(4.46),Pv<0.05];遮荫改变了光照条件,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进而抑制了扁穗牛鞭草的茎粗生长、植株萌发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对株高生长则表现为抑制和促进2个方面;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产值下降幅度为35.0%~83.1%,年产出0.512 3万元/hm2为扁穗牛鞭草种植的临界值,林(竹)-扁穗牛鞭草模式的冠层遮荫度需等于或小于43%,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川早3号’是以‘云新7926’为母本,‘硕星’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果实较大,壳薄,光滑。种仁饱满,仁色较浅。平均风干单果质量15.0 g,坚果壳厚0.84 mm。出仁率61.0%,粗脂肪含量56.73%,粗蛋白含量26.4%。4年生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达380 g · m-2。早实,优质,丰产,抗春寒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27.
川南地区不同退耕地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川南坡地退耕5年后的慈竹林地、杂交竹林地、桤木+慈竹混交林地和弃耕地土壤抗蚀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抗蚀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物理稳定性指数和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各退耕地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为-4.466~3.436,呈现出慈竹林地杂交竹林地桤木+慈竹混交林地弃耕地对照的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大多数抗蚀性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与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坡地退耕后土壤有机质增加是土壤抗蚀性增强的关键,坡地退耕成慈竹林地更有利于增强研究区土壤抗蚀性。  相似文献   
28.
干旱胁迫对桢楠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桢楠幼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桢楠幼树栽培的立地条件选择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桢楠幼树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试验共设7组处理,每隔5d依次对其中1组处理停止浇水,即分别持续干旱0(正常供水,对照),5,10,15,20,25,30d,30d后形成了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之后测定桢楠幼树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持续干旱0,5,10,15,20,25,30d后,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分别为20.50%,9.26%,7.55%,5.34%,3.86%,2.80%,2.57%。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干旱胁迫程度较轻(处理0~20d)时,桢楠幼树的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无显著变化;重度干旱胁迫(处理20~30d)时,LRWC显著降低(P0.05)。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桢楠幼树的树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显著降低(P0.05),桢楠幼树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前期(干旱时间≤15d),桢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显著降低(P0.05);干旱胁迫后期(干旱时间15d),Pn、Gs和Tr继续降低,而Ci显著升高,光合活性下降。干旱胁迫下桢楠幼树的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RuBP羧化速率、CO2饱和点均减小,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减弱。【结论】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土壤体积含水量,从而使桢楠幼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减少,导致气孔关闭,阻碍了桢楠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减弱了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进而抑制了桢楠幼树树高和地径的生长,当土壤体积含水量降至3.0%以下时,植株处于枯死状态。  相似文献   
29.
扁穗牛鞭草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扁穗牛鞭草在不施肥条件下的生物量、生长因子以及对土壤pH值、有机质、全量元素、水解N、有效P和速效K等测定,了解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加,生物量显著降低,年均下降50.41%。株高和茎粗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茎长有升有降。而密度增加,年均上升13.74%。土壤pH略有下降,表层土壤有机质、全量元素、水解N、有效P和速效K均表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水解N、有效P和速效K等土壤有效养分降幅明显,年均分别下降26.73%,23.71%和7.31%,引起地力衰退,供肥力降低,导致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30.
华西雨屏区人工竹林凋落物及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后形成的人工竹林(慈竹林、苦竹林、撑绿杂交竹林、苦竹 光皮桦混交林)为对象,对其凋落物及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几种竹林凋落物蓄积量的大小顺序是:撑绿杂交竹林>混交林>苦竹林>慈竹林,且都大于光皮桦林。叶凋落物持水量的大小关系为:慈竹林>混交林>苦竹林>杂交竹林,光皮桦林的持水量介于慈竹林和混交林之间。几种叶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的模型、持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的模型。不同林地的表层土壤容重在1.27~1.34 g/cm3之间,总孔隙度48.08%~55.96%,不同林地表层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